李險峰
摘 ?要:小學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固然重要,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對學習質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現如今,在小學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已經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技術,在這些信息技術的影響和支撐之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轉變。本文根據目前小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信息技術如何支撐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轉變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就我國目前的小學課堂教學來說,大量的新興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學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之下,學生過去單一的學習方式必然會發生轉變,在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使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轉變之后還能夠保持原有的學習狀態,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師要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和信息教學設備,使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提高并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提高。
一、信息技術支撐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教學與學習觀念不斷變化的今天,信息技術在教學當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只是把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平臺和渠道去進行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觀念,拋棄過去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生進行教學的方式,要把信息技術當成幫助學生易于認知和激勵學生情感的有效工具,這樣,信息技術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學生也會更加愿意用信息技術去更新自己的學習方式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學生的學習需要大量有效的資源,將有效的資源作為教學的基礎,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的過程。在過去,信息技術的發展原沒有達到今天的水平,所以學生想要獲得大量的資源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但是,如今數字化資源已經獲得了非常成功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想要獲得一些資源和資料已經并非難事。學生在學習許多教材當中規定的學習任務時可以通過自己獲得資源來進行自主學習,如果有難以理解的部分再總結出來在課堂上向老師進行集中的請教,就這樣,在無形中轉變了學習的方式。
除了學習資料之外,信息化教學還會為學生帶來更加方便的學習工具。以往學生要獲取學習資料一定要查找相關的書籍和教輔書,這個過程會花費許多時間。但是,如果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學習資料的查找,就會大大簡化過程,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他們想要的資料來進行更好地學習,這個過程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不僅如此,運用信息技術還能夠構建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講述使學生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的弊端就是有些抽象的知識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如果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那么學生就可以根據情境完成更好的學習。
二、運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具體方法
(一)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能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一些與教學的內容有關的圖片,并在此基礎之上完成問題情境的創設。
信息技術在幫助學生理解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以適當的方式將信息技術和教學的內容有效融合到一起,這樣學生一定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的內容,其學習質量一定能夠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果完成了信息化的轉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變得更強,學生也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
例如在進行《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的課堂之上,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描述和自己閱讀課文來感受雙龍洞的美景,很難有深刻的感受。教師如果能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雙龍洞的圖片,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景以及作者語言的美妙,這樣學習的效果就會得到提高,學生也會感受到語言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加主動地去進行語文學習。
(二)播放生動活潑的視頻,使學生思維更活躍
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生動活潑的視頻,在視頻直觀的刺激之下,學生們的思維一定會變得更加活躍。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再生動、再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情節也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述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很難在心中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時播放一些反映教學內容的視頻資料,那么學生就可以獲得直接的感覺,這樣抽象的教學內容就會變得更加具體。信息技術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景陽岡》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這是小說《水滸傳》當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情節非常扣人心弦,所以光靠老師的描述學生很難產生驚心動魄的感覺。為了讓學生產生更加真實的體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學生播放經典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當中有關景陽岡武松打虎的片段,調出關鍵的點讓學生在觀看時注意。學生如果在觀看之后再閱讀課文,將文中最生動的詞匯與視頻當中的片段進行對照,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和非同尋常的感覺。
(三)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學習方式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只能夠通過老師的講解來獲得知識,但是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難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會錯過一些知識,在教學結束之后還會遺忘一些知識,這也是傳統教學當中的弊端。如果教師把自己講課的課件或者講課的視頻拿到網絡平臺之上,與需要復習的同學完成資源共享,學生就可以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自由地進行復習和鞏固,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再次學習的機會,還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不僅如此,現在的即時通訊軟件非常發達,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建立QQ群和微信群,方便學生向教師提問并與同學進行討論。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原有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轉變,在信息技術下的學習方式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例如在進行《圓柱與圓錐》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因為這一節內容涉及的計算體積和表面積的公式比較多,所以學生在課后容易遺忘。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當把自己的教學課件發布到校園網上進行資源共享,這樣學生就能夠自由地進行獨立自主的復習。教師還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讓學生提問和討論問題變得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在小學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更加廣泛地運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必然會受到影響并出現轉變。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要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方式轉變之后不會影響學習效果,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之下使學習質量逐步提高。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孫唯,董雙威. 小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支撐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5(02):89-92.
[2]楊志堅,李賢陽,廖必峰.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理論與策略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6(18):161-162.
[3]徐紅玲.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J]. 成功(教育),2015(09):227.
[4]姜莉,牛麟. 信息技術教育對中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影響[J].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0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