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勇強 李露


摘? 要:在對悉尼大學以研究生課程平臺、開放學習環境平臺、學習中心為依托的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體系和清華大學由綜合講座與前沿熱點、學術素養、職業素養3大模塊組成的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體系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文章對兩種課程體系在目標、結構、課程分配、課程實施方面進行對比,并為我國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學術素養;課程體系;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64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3-0001-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postgraduate academic literacy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which included High Degree Research,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Learning Centre three platform and the postgraduate academic literacy curriculum system in Tsinghua University, which composed of comprehensive lectures and frontier hot courses, academic literacy and occupation literac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objectives, structure, curriculum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s for the establish of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literacy curriculum system in China.
Keywords: academic literacy; curriculum system; graduate student
開設學術素養課程是增強研究生的學術規范意識、推動學術誠信、形成良好學術風氣的有效途徑,更是為國家建設與發展培養有道德、有能力、有責任高水平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學術素養課程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研究他國高校課程體系并借鑒其合理創新之處,將促進我國學術素養課程向前發展。
一、悉尼大學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體系分析
悉尼大學素來推崇嚴謹負責的研究精神,極其重視對研究生學術素養的培養,自2011年頒發《更高學位(HDR)規則》[1],便開始集中精力建設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并在2015年基本形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建設涉及開設目標、整體結構、課程分類與分配、課程實施等內容,深入分析以上內容是全面解讀悉尼大學研究生學術素養課程體系的基礎。
(一)目標
悉尼大學學術素養課程體系的目標分為總體與具體兩部分,總體目標旨在發動學生傳承學術誠信文化,提高科研能力,爭做“正確的事”,即在謀求個人學術成就的同時保持誠信與道德態度。具體目標主要由三方面組成,第一,推動研究生創新研究方法、增進學術知識、提高研究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同時促進其遵守大學倫理道德與法規[2];第二,引導研究生自由探索獨特領域,提升個人素質[3];第三,通過各類研討課程協助研究生發展學術溝通技巧、探索能力,并學會制定學習策略[4]。悉尼大學學術素養課程的目標既全面概括了課程體系的核心要求:學生應爭做“正確的事”,也清晰提出了學生在學術知識、研究能力、道德法規、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目標,整個體系方向明確、簡潔易懂。
(二)具體結構
學術素養由學術意識、學術知識、學術技能、學術規范與倫理道德組成[5],悉尼大學的學術素養課程由研究生課程平臺、開放學習環境平臺、學習中心三大平臺的課程構成,涵蓋了學術素養的主要內容。文章在分析該課程體系的整體結構、部分銜接及內容成分的基礎上歸納出以下特點:
1. 結構縝密,主次分明
悉尼大學學術素養課程體系以“理論知識教學-跨學科拓展-線上線下探討”為主線,通過3大平臺將157門學術素養課程呈現出來,其中專門學術素養課程115門、跨學科選修課程7門、實踐研討課程35門(見圖1),共同組成結構完整、框架清晰的學術素養課程體系。各平臺課程的知識體系承前啟后,又各有所長,研究生課程平臺以研究方法類課程為中心,以人文社科、學術規范與倫理道德課程為基礎;開放學習環境平臺以數據分析課程為核心,兼顧倫理與法律課程;學習中心以閱讀、寫作為特色,兼顧分析與批判技能。3大平臺以研究生課程平臺為主,開放學習環境平臺、學習中心平臺為輔,三種課程分工合理,將系統理論、綜合知識、實踐經驗相互協調,為提高研究生的學術素養構建了主次分明的課程體系。
2. 課程多樣,內容豐富
該課程體系涵蓋學術知識、技能、倫理、安全、法律等內容,研究生平臺的課程有學術知識課程101門、學術規范與倫理道德課程5門;并開設9門培訓課程,由5門倫理與4門安全課程組成[6]。開放學習環境平臺設有不同學院開設的7門課程,主要為學生提供探索其他學習領域的機會,可根據專業及學習需要選修不同課程,包含人文社科、倫理、法律知識等。學習中心設有工作坊,全年提供60多次研討課,課程以討論的形式開展,主要是學術閱讀寫作與技能課程[7]。豐富多樣的課程是提高研究生學術素養的基礎,也是該課程體系充分發揮作用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