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集貿市場迅速遍布城鄉各處,集貿市場作為城鄉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城鄉居民不可或缺的購物消費場所。集貿市場周邊公共設施較為陳舊,消防設施缺乏配套性和完善性,若有火災發生,則對公眾財產產生嚴重危害。基于此,本文以集貿市場為研究對象,對其消防隱患及安全現實狀況展開探討,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防范對策。
關鍵詞:集貿市場;消防安全;防范對策
一、集貿市場火災隱患分析
(一)消防設施齊全性不足
首先,建筑結構易引發消防隱患。集貿市場在施工建設的整個過程內,多以磚木或磚混為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建材,這種類型的建筑結構缺乏足夠的耐火性,加之建筑物內部設計的空間布局同樣存在不足及缺陷,缺乏應有的功能性防火分區,即使建有防火間也達不到目前我國對消防安全的現實要求。
正常而言,防火監督措施的高效落實是防范高集貿市場發生火災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我國多數集貿市場來說,在進行消防設計時更側重建筑本身功能的完善,忽略了對防火措施的充分考量,導致高集貿市場消防設計多存在嚴重缺陷。除此之外,集貿市場的整體施工要求工序煩瑣,會造成諸多消防安全隱患,使火情發生的潛在性增大。
(二)消防通道暢通性不夠
第一,集貿市場未配備足夠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室內消防安全配套設施均配置不夠,室外也未儲存充裕的消防水源用于滅火防災,這些消防安全隱患均會使火災發生率上升。
第二,消防救援通道缺失。我國各地集貿市場屬于城鄉交匯區的消費場地,多建設于20世紀,當時我國經濟不夠發達,這些區域在施工建設時未留有足夠的機動車位。而現今私家車增長迅速,這些集貿市場停車位少,導致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道,造成有火情發生時,救援隊伍和消防車輛難以及時、快速到達火場,導致消防救援最佳時機喪失。
(三)明火使用不規范
第一,各地集貿市場多數商鋪違規使用蜂窩煤、各類明火及電加熱設備進行食品的加熱,甚至選用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取暖,這些不規范的用火行為導致引發火災的可能性與危險性增大,為集貿市場消防安全帶來諸多隱患。第二,集貿市場存在過多的流動性商販,其使用蜂窩煤而導致市場內的交通過道變窄,加上蜂窩煤堆放占用通道,進一步增大集貿市場火情火警發生的危險性,同時人員逃生和疏散困難隨之加大。第三,集貿市場內少數商鋪使用早已報廢或質量不過關的民用鍋爐,加上這些民用鍋爐水質未達到相關標準,市場內特種設備監管缺失,導致集貿市場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四)易燃物品堆放混亂
因為集貿市場屬于城鄉日用品集散地,市場內存在各類鞋襪服飾、工藝品、紡織品及其他不同類型的可燃日用品。這些可燃物品占用空間大且多為密集、混亂擺放,加之集貿市場消防安全措施難以發揮出應有的防護作用,稍有不慎極易導致集貿市場發生火災,火情會蔓延得極為迅速,引發不可估量的潛在危害,人員及經濟等方面的損失難以評估。
(五)消防安全認識片面
就現實情況而言,現階段少部分集貿市場管理人員對消防安全認識片面,存在忽略消防安全漏洞、消防設施維護不及時、對消防管理不負責等諸多安全責任落實不力的現象,這使得集貿市場消防管理、監督及防范等工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集貿市場消防隱患及安全監管一定要確保多部門聯動,齊心協力抓管理方能穩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效率。然而現今各類與集貿市場消防隱患及安全監管工作相關的部門如消防、物管、安全監管、公安等不同職能部門,互相之間缺乏高效、科學的集貿市場消防安全監督的短期及長期聯運工作機制,導致以集貿市場為主的消防隱患及安全監管缺乏實際聯動,多個部門間未能發揮出協同監管效應。
二、集貿市場消除火災隱患的對策
(一)安裝齊全的消防設施
就真實現狀而言,我國多個城市的集貿市場依然存在著消防設施安裝不健全、質量不過關及配備不合格等安全漏洞,這些問題對集貿市場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等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現階段集貿市場應安裝火災智能預警系統設施、消火栓及自動型智能噴水系統等相應的消防設施,以確保集貿市場有著高效的防滅火手段。
(二)強化通道暢通性
根據集貿市場實際情況,其人流通道要與公共面積占用形成最佳比例,通常比例要超出1∶1。另外集貿市場要合理設置人員疏散及救援通道,在集貿市場內的安全出入口處設置明顯的疏散示意圖,確保疏散指示簡單明了,通道通暢無阻。另外也要在各出口及通道處張貼醒目的疏散逃生標志,確保通道及安全出口無物品堆放,保障人流暢行。
(三)規范市場明火使用
其一,集貿市場要設置顯著的“禁止吸煙”標識,確保市場內不出現明火。在集貿市場內的各商鋪中要嚴格確保防火分隔,對商家使用的蜂窩煤灶、電加熱器開展專項管理,確保這些明火火源與可燃物保持規范距離,符合相關建筑防火規定;其二,對集貿市場各種煤氣罐等開展全部排查,統一管理且明確相關人員的消防責任;其三,加大明火使用巡檢力度,避免集貿市場內個別商戶因自身認識欠缺而循環違規使用明火;其四,對存放大量易燃或可燃物品的商戶進行入冊登記,對其明火使用開展動態監控,杜絕煙花、爆竹等高危險性經營商戶隨意入駐集貿市場。
(四)治理易燃物品堆放
集貿市場顧客流量大且物品排放混亂,因此要規范并治理各類物品的堆放及存貯。相關消防部門要加強消防宣傳教育,針對集貿市場商戶宣傳易燃易爆物品混亂堆放的危險性,以此提升集貿市場商戶的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商戶重視防患防火于未然。同時,對集貿市場內物品隨意堆放的商鋪下放限期整改通知,整改期間未達標則按照相關管理辦法對其進行處罰。
另外,也要進一步推進對集貿市場消防產品器材質量的核查監管力度。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很多消防產品也在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這為集貿市場消防安全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在集貿市場消防安全檢查及管理工作中,合理使用智能化消防產品及安全器材,既可以提升安全監察管理工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維持建筑良性運行,對建筑的穩定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三、結語
近年我國新建集貿市場均配備有較完善的消防安全設施,但就部分集貿市場來說,因其建設時間較長,物業管理及消防設施不健全,致使這些集貿市場的消防安全水平難以跟上當前對消防安全的高標準要求。本文以集貿市場為對象,對其消防安全現實狀況及形成原因展開探討,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防范對策。
參考文獻:
[1]楊君濤,陳也.集貿市場建筑火災風險評估體系建立及應用實踐[J].現代職業安全,2020(02):28-29.
[2]李煒.集貿市場火災調查策略[J].江西化工,2017(03):218-219.
[3]莫凡.城鄉集貿市場的消防安全管理[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S1):89-91.
[4]王詩妤.集貿市場的火災隱患與整改治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01):251.
作者簡介:
趙康軍(1983.05.22—),男,漢族,江蘇儀征人,本科學歷,寶山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二科技術干部,初級專業技術,研究方向:消防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