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芳方
體育素質是個體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礎上,由后天獲得體育知識、技能,并經心理系統內化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體育個性特征和體育能力的總和,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能有效增進身體健康的手段,對人們的心理健康也同樣起到了良好的調節與促進作用。本文通過闡述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互動關系,旨在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促進身心的協調發展,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1 前言
提高國民體育素質是保障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也是我國目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發展大學生的體育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2013年8月開始改革并實施的大學生體育素質測試新辦法,也正是以此為目的而進行的改革與嘗試。
人是身心的統一體,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交互影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于健康的身體,而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樣依賴于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已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圍肆虐,在疫情陰霾籠罩下的現在,論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已無需多言;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也是對個體健康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素質的一個考驗。體育鍛煉完善與詮釋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以體育為手段的健身活動,既是人們主動參與正常的人體結構機能改造重組的過程,也是人們改善心理狀態、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過程。
2 心理健康的定義和結構
2.1 心理健康的定義
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所作的健康定義為:健康是整個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1988年,關于健康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詮釋:除了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外,還要加上道德健康。生理健康是人體結構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以及其他健康的基礎;心理健康是以生理健康為基礎的,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發展。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四個層次:(1)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2)心理與行為的整體性;(3)道德健康層次;(4)社會適應的健康層次。
由此可見,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的改善與自身身心的健康發展。
2.2 心理健康的結構
成年人為重點研究對象,結合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既重視心理健康中的“常態”水平,也關注高層次的“發展”水平,從挖掘心理潛能為出發點,我們構想出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結構:
(1)自主性。即把自己看作是學習、生活工作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一個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人,能明智地選擇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社會利益于一體的神圣的奮斗目標。(2)環境適應與控制。即個體有能力適應環境,并且有能力選擇和創設適合自身發展的環境。(3)成功體驗與控制感。即勇于克服困難、善于克己自制,并體會到由此而帶來的成功感。(4)自我接納。這一點在已有的研究中被認為是心理健康最常見的標準,它是人們對自己以及自己過去生活的認同和接納。(5)角色互換與合作。即善于換位思考和具有很強的同情心,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人際關系。(6)目標與方向感。心理健康把目標與方向感定義為使人感到有目標、生活有意義在內的信仰,表現為個人有著明確的生活目標,有方向感和目的性。(7)挑戰與表現自我。即敢于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善于自我表現和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3 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互動關系
人格特征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檢測指標,內向而不穩定性格的大學生容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研究發現,運動興趣、運動成績以及運動知覺能力等與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關系密切。運動鍛煉可以改變學生的個性特征,大學生的運動成績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顯著聯系,運動成績好的學生有著較適宜的心理健康水平,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而重要的調節作用。
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緩解緊張情緒,消除焦慮,塑造個體性格向外向型轉變。隨著個體的性格由內向外發展,個體的心理素質將出現明顯的優化趨勢。同時,隨著運動鍛煉的持續進行,個體的個性將逐步由內向外發展。不同穩定性人格特征的個體間存在極為顯著的心理健康差異,隨著穩定性性格的逐步形成,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將向更加適宜的方向發展,心理健康與情緒穩定性人格特征之間存在極強的互動關系。
運動知覺能力強的個體往往表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能正確面對現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而運動知覺能力弱的個體則往往表現出心理困擾的傾向,不安感強,具有顯著的不適行為。可見,運動鍛煉與個體的心理健康之間有著重要的互動關系,體育鍛煉促進了身體健康的同時,轉移了個體不愉快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增強了“變更意識狀態”、對應激的適應能力,從而提高了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4 大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發展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自2020年以來,因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對于體育課更是要貫徹停課不停練的原則。在疫情陰霾籠罩下的現在,論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已無需多言,我們廣大體育教師也在順應時代潮流,改變觀念、銳意創新,使線上、線下體育課盡量滿足大多數同學的喜好,以不同的方式與形式呈現出來,使同學們喜歡學、容易學,從而贏得廣大學生的認可和喜愛,我們設計的體育課內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內容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有趣、新穎且形式多樣易學,以零基礎減脂全身激活、全身循環、全身運動、全身刺激,配合太極養生八段錦和后期的室內健身操,以及體育基礎理論知識、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體育競賽分類與組織、體育競賽欣賞等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度,全面發展學生的體育素質,逐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習慣、態度、情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確保大多數同學參與其中,從而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我們近兩年來的教學實踐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學生的課堂簽到率幾乎是100%,在線上課堂中甚至有部分家長也參與其中,足見我們的課程內容的魅力與成效,真正做到了“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近幾年來,我校一直在著手進行教學改革,倡導教、學結合,教、體結合,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我們體育教師也在積極嘗試體育教學與學生所從事的專業技能相結合,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學為所用,預防并減少一些職業病的發生,引導和幫助廣大學生懂得運用科學的健身知識和適當的生活方式,調節自己的日常生活,保養自己的身體,盡最大可能的發揮體育的健身、娛樂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鍛煉效果,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體育素質,并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心理素質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使我們的學生更健康、更陽光!
5 結束語
我們體育工作者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轉變思路、銳意創新,使體育的發展具有“快樂”的生活情趣,“休閑”的生活情調和“閑暇”的生活充實,大力發展娛樂體育、休閑體育,從而有效地擴大大學生中的體育人口數量,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體育欣賞的能力、體育學習的能力、運用體育技能的能力和體育創新的能力,切實發揮體育鍛煉的功能,在發展大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的同時,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這也正是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整個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基金項目:2020年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課改項目:大學生體育素質發展目標在線上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編號:KGXM202016)。
(作者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