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鴻
高中體育作為一門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為基礎的學科,歷來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高中體育教學,不僅在于要增強學生的體質,全面提升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發展,更在于通過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學習知識之余,還能在未來始終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健康狀態。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高中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教師首先確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自己則作為教學輔助角色,成為教學中的參與者和互動者。根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應該認識到學生因為多種因素,如:生理、學習背景、興趣等因素,必然會存在多種學習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并認可到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化,從而在教學模式上進行變革。采用分層教學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客觀條件,做好體育教學工作。基于此,以下從筆者的教學經驗出發,簡析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以作為奮斗在一線的教育界同仁分享和交流。
1 將分層教學作為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根本方式
作為一種強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現代教學方法,開展分層教學時,需要首先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實際狀況來確定學習目標。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如:A、B、C、D等若干個層級,以3至5人為一個小組。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選擇自由選擇層級,或者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分配后的各個小組,為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法,采用相應的激勵機制來更好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成長。例如,進行籃球教學時,體育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先組織進行高難度動作,或者組織進行對抗賽。而技術不熟練的學生,可以先進行投籃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慢慢提高自身實力。在隨后的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重新進行分層教學劃分,目的在于可以動態化分析學生的進步過程,利用學生的差異性更好調整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分層教學,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便達到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目標。
2 以分層教學作為因材施教的具體要求
基于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為了強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學中獲得平等的學習體驗,都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得到相應的提高,所以在進行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強調的就是懂得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而選擇合適學生的學習方針,安排與之相應的教學目標,在彌補不足的同時使學生各有所長,找到利于自己的提升方式,充分挖掘自身的特長。例如在進行田徑運動時,應避免一刀切式教學,教師應該將善于長跑的學生分為一組,同時將擅長中長跑或短跑的學生再進行劃分,這樣便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或者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成為學生中的領隊,在訓練時可以作為教師的幫助,對其他學生進行一些針對性指導。對于體育基礎素質一般的學生,則可以為他們單獨劃分一個區域,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以此作為專項提升計劃,更加便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并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從而達到人人都能獲得提升,都能有所進步的教學目標。
3 實施分層教學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體育教學可以極大促進學生的身心成長,顯著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是,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時,會發現一些學生對體育課程不感興趣,或者認為體育課程擠占了文化課程的時間,存在明顯的消極情緒。通過在體育課上引入分層教學法,就可以對上述學生進行有力引導,同時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培養學生愛運動的好習慣,發展學生的各項基本體育活動能力。
例如,通過分層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擁有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并且形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對于那些經常缺席體育課的學生,分層教學法的存在,打破了原來一刀切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當獲得屬于自己的體育鍛煉后,就會避免產生各種消極情緒,從而更樂于參加體育課。而比較積極參與體育課的學生,可以將他們發展成學生中的組織者,每當有學生想退出體育課時,就由體育特長生進行適當鼓勵,并進行適當技術指導。因此,分層教學法,強調的是讓每位學生獲得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重視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自己的領域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分層教育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需求。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我們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就應當將分層教學作為滿足全體學生學習需求的基本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分層級指導,這不僅體現出現代化的教學需求,而且在貫徹因材施教思想的同時,滿足全體學生對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一中灃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