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允
身體素質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而我國當代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卻令人擔憂,因此身體素質訓練就成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國高中學校對學生體育鍛煉工作的開展也越來越重視。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生體育課程知識的同時,應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基礎上,就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做了簡單的探討。
體育課是高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和學習過程中不斷發展的必修課,但在我國,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體育課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受到很大影響。理論知識較多,對實踐性體育鍛煉的開展缺乏足夠的重視。事實上,體育鍛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十分顯著,它不僅有利于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調節學生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
1 做好熱身活動
在高校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能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由于體育鍛煉對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高中生而言,能加速其體內的新陳代謝,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身高體重等各方面的增高幅度,對學生素質的持續提高也有顯著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做好身體鍛煉之前,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一般而言,熱身運動,是指做好準備活動,也是一些全身活動的結合,好的熱身運動可以讓后續的身體鍛煉發揮很大的作用。在進行體力活動前,首先要進行肢體的運動,運動的量要小,為之后進行更強的體力活動做準備。一般體育課程中的熱身運動,包括頭部和肩膀、胸圍、腹部、膝、腕、踝等關節的運動。例如,在教學新高一學生學習廣播體操時。首先教師把體育課上最常見的幾種基本的熱身動作,從頭到腳,從左到右,依次是頭部動作、頸肩動作、胸腹動作、轉體動作,還有腹背道弓步壓腿,一步步活動,開身體的筋骨,打開身體之間的關節。首先要教學生做一些基本的熱身操,然后才能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身體鍛煉和廣播體操學習。由于高中學生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教室里學習,很少出來活動,所以偶爾出來做課間操或體育課,出來做些體能訓練會不太適應,需要一個做準備活動的過程,既要做準備活動,又要做鍛煉。
2 展開堅持不懈的訓練
同學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都希望自己的體能在訓練過程中得到顯著的提高,或者是使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不僅需要教師科學地安排指導學生的身體鍛煉,更需要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地展開身體鍛煉。由于體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能完成,而是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這種訓練在短時間內本來就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要有一定的訓練量,以及長期堅持的努力,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老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制定體育鍛煉計劃。例如,曾經在教師們高中的課間操時間,學校并不只是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做操。在做完操之后,學校又安排全校師生一起做跑操運動,以每班為單位,然后組成方陣,再往上跑,以一天跑三圈的方式進行慢跑,保證師生身體素質健康,體能訓練不間斷。如此長時間的堅持訓練,使教師們學校的師生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無論是在春季還是冬季流感高發季節,我校師生感染流感的人數都大大減少。
3 科學訓練方法
無論怎樣教育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科學的訓練方法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教師重視的。教師在教學前,首先需要了解每個高中生的體能素質基礎,了解學生的技術弱項,之后再為學生安排相應的體能訓練方案,從而使學生該方面的體能得到更好的鍛煉。教師在教學時,便先對學生進行了體能測試,對學生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韌性、靈敏度等體能素質進行了觀察,并了解每一位學生身體上的薄弱體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專項的訓練。如一位耐力比較差的學生,我便安排其做定時跑,讓學生在操場上從10分鐘開始圍繞操場慢跑,之后逐漸增加時長。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耐力后,為學生加重,讓學生在腳上綁上沙袋繼續慢跑,由此便能夠對學生的耐力進行訓練,使學生在長期的訓練中形成更好的耐力。這種具有科學針對性地的設計體能訓練,使學生能更好地在體育課堂上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
4 結束語
體育訓練與傳統體育教學的本質是截然不同的。體育鍛煉強調的是通過學生的運動量從而增強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不同于傳統教學,它只向學生灌輸訓練體育技能的知識,需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訓練模式。
(作者單位:博羅縣楊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