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剛
小學體育知識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科學、正確地認識體育,在此基礎上還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如果以傳統的方式向學生灌輸體育知識,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使其長期處于被動地學習狀態中。而探究式教學方式的融入,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他們之前消極的學習心態,教學氛圍也比較活躍,這樣才能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1 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合作探究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科知識大部分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體育教學活動的安排也可以以此為出發點,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為了實現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教師要充分了解探究式教學的特點、作用以及運用方式,然后在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融入方式和時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和優勢。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實踐的方式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真實體驗學習體育知識,掌握豐富的體育技能,體育學習水平也能得到不斷提升。而且實踐探究教學也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從根本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生活閱歷,彌補了他們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習籃球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比賽活動,讓學生盡快融入到教學中。如果只是簡單的語言和動作講解,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甚至是千篇一律,也不利于學生探究體育知識,其興趣的培養也難以實現。通過比賽可以激起學生的求勝心,從而懂得自主研究體育知識,為了取得最終勝利,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探究也更加深入。一直以來實踐教學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其對體育教學的興趣也更加濃厚,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比較活潑好動,如果只是開展枯燥的課堂教學,難以促進其主動探究知識,對于學科素養的培養也難以實現。
2 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展現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體育教學中,往往以教師為主,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體育知識,這樣不利于其體育技能的培養,而且對他們體育學習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策略,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以此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參與的積極性也能不斷提高。通過合作探究,學生不僅可以積極主動的研究知識,還能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最終提高了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合作探究也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有些體育項目需要兩人配合或者多人組隊才能完成,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這些知識的學習只依靠一個人來完成的話,學生也只會紙上談兵,難以發揮其真正的體育技能。以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可以推動學生勇于探究,積極合作參與,從而擁有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和學科素養。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合作的情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進行合理分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發揮團隊的力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合作探究還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通過不斷磨合和訓練還能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知識探究能力,為以后在體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3 借助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探究體育知識
小學是對學生進行的基礎性教育,體育教學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國都處于應試教育模式中,這使得有些教師沒有給予體育課程應有的關注,教學改革的推進也受到了阻礙。要想把探究式教學融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為教學方式的轉變奠定基礎。通過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應用的探討,希望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進一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其綜合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這也是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學生,使其全程參與到探究中,并高度集中注意力。對于有些體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如果只是文字或者語言講解,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也不利于其深入探究相關知識。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教學工具,然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起其探究的欲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準備的教學情境設計,要盡量貼近實際,以及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對于一些體育動作,像前滾翻起立,接球等,這些體育概念比較抽象,實施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就可以借助輔助工作圓球或者方塊等物體,讓學生進行詳細地觀察,然后再對比自身的動作,就可以實現體育技能的掌握,對這些知識的探究也能更高效地完成。
4 結束語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其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學習和發展中有強健的體魄和優異的表現。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探究式教學法也逐漸融入到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這樣更好地推動了他們體育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探究體育知識,以此來實現學習水平的提升,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海寧市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