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佩
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發展模式和改革方式一直是教育界普遍認為在新課改思潮推動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此基礎之上所進行的所有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改革都以促進和培養全方位發展的小學學生為主要目的,以此來進行全方位的發展變革。本文就通過立足于“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材為藍本,來進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改革的發展措施、舉措的提出。
1 淺析“教學做合一”思想與小學體育課程困境
在新課改思潮的影響下,國內的教育體制所追求的不再是簡單的培養應試教育下能夠拿高分的學生,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素質學生。在此基礎上就要求各個階段的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都能體現這一思想,在目前的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過程當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困境與模式的僵化。以下就通過淺析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來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了解。
1.1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淺談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思想一直被視為教育事業當中有效教學方式,很多的教育改革也是基于陶行知先生的各種教學思想為基礎和藍本。本文要提及的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就源于他所提出的一種培養轉化為發展學生的教學目的,以此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思想模式。
“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并不單單指某一種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方法,而是綜合發生在教務學階段的各個時期所進行的一種全方位貫徹的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看來,在玩耍的過程當中進行學習才是最有效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方式。因此他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就是在教的基礎上,讓學生一邊做一邊進行思想與行為的統一,以此來強調“教學做合一”是能夠獲得知識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模式。
簡單來說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是通過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來進行一種主觀上的教學培養,而不再是指重視知識的重要性,而把生活教育當作是知識的補充或者后續發展的幫助,而應該是整體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種模式。
1.2 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困境分析
小學階段在學生的整體學習和成長生涯當中,不僅是知識的基礎階段,更是處于身體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當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形成一種良好的體育習慣與運動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在后期成長的過程當中擁有更優質的身體素質,從而全方位發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模式。然而在國內應試教育體制下,卻長期存在著小學體育課程的各種教學困境,以下就通過三個層面的分析來進行簡單的討論。
1.2.1 教學模式僵化,對于學生缺乏吸引力
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僵化是存在于小學課程改革當中最重要的一塊阻力,由于小學體育教學模式與其他的學科教學模式有明顯的區別,它更注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課堂以外教學模式的傳授,以此所形成的一種特殊性的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壓制下逐漸僵化,對于學生來說也缺乏吸引力,課堂教學更為濃厚,缺乏自主性積極性以及輕松氛圍。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體育的教材中。“我們的身體”一課中,老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己身體的認識和了解,輕松化課堂氛圍。
1.2.2 小學體育教育的作用被忽視,應試教育思想禁錮化
在新課改思潮提出之前,小學體育的教育作用長期被教育界和學生家長所忽視,大家更加遵從的是一種能夠拿到高分的應試教育模式,小學教育的作用性在被忽視的同時,也讓體育教育思想更加的禁錮化。教師群體不再把小學體育教育作為培養學生良好健康身體素質的重要方式,而是寄希望于他們在課程外能夠自主的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知識的收入,這種方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會自小不愛運動,不熱愛體育,身體素質直線下降。
1.2.3 人才和資金投入不足,小學體育教育課程無現實立足點
教育活動要想成功開展,除了有指導性的教育思想之外,教育的基礎性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長期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活動當中,人才和資金的投入不足成為了阻礙的一方面。尤其是國內地區與地區之間,學校的學校之間所存在的教學差異,讓不同的地區將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沒辦法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發展。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缺乏現實的立足點,指談空有的教學改革思想,沒辦法進行深化性的教育體制改革。
2 基于“教學做合一”思想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舉措
面對目前國內教學體制下所存在的小學體育教學的困境,為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進行提升有效舉措的建議,希望能夠給正處于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改革過程當中的教學者和改革者一些建設性意見。
2.1 內化“教學做合一”思想模式,全方位革新小學體育教育
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舉措,第1項就是從思想層面上面做到“教學做合一”思想與原有的意識教育思想模式的內化,將二者進行完美融合。例如在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從教和學的統一上面就能夠將學生的主體作用擺在合適的位置,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當中的主角,而非被動的接受者。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體育課程的“走與跑”訓練當中,應當讓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充分體現,讓他們在自主活動中學會活動方式和技巧。
2.2 正視小學體育教學的地位,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能夠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指導下,應當首先重視小學體育教學的地位,不再將它作為邊緣化的教學課程來對待。
其次是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上面,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采用新模式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課程,教師通過全方位課程教材的解析,將生活當中的日常熱點和日常活動與教材的體育活動進行結合,比如在人教版小學體育教育的課程“跳繩、踢毽子”等訓練中加入流行的游戲方式,以此達到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目的。
3 結語
“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自提出至今已有幾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在此過程當中它不僅指導過眾多教學體制的改革,對于本文所提及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更有不可磨滅的作用。以此所衍生出來的相關研究和討論,將長期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
(作者單位: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嘉陵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