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

作為一名乒乓球運動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項技術,也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文對乒乓球運動員比賽中常見的心理變化、影響運動員比賽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來克服心理的變化,以此為廣大教練員在運動訓練中提供參考。
1 前言
乒乓球比賽不僅僅是比的技戰術,更加重要的是比賽中運動員心理的較量。心理素質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直接影響比賽中戰術發揮和比賽成績,在比賽中雙方身體、技、戰術等實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下,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研究如何使運動員通過訓練能夠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沈陽師范大學高水平運動隊的30名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平均年齡為18歲,具體情況見表1。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文獻,對相關資料進行檢索,分析和利用。
2.2.2 調查訪問法
對沈陽師范大學高水平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及教練進行的訪談,并對其訓練情況進行調查和統計。
2.2.3 數理統計法
對訪問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通過男女分組循環制的比賽方法,運動員對比賽的認識所產生的賽前情緒特點,賽前心理狀態的表現形勢,進行研究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乒乓球運動員比賽中常見的心理變化
3.1.1 對手的強弱
如果比賽時遇到對方實力較弱的情況下,運動員比較容易出現輕敵的情緒;意志力量不足的表現,一旦遇到困難,沒辦法及時調整,頭腦發熱,思路不清晰的狀態。
3.1.2 暫時有利
大部分運動員會發揮正常水平,乘勝追擊,揚自己所長,擊對方所短,讓對方沒有時間調整狀態,發揮出正常水平;而少部分運動員則會產生輕松情緒,放松自我,滿足于暫時的領先狀態,容易出現保守想贏,進攻不積極主動。
3.1.3 暫時不利
乒乓球比賽瞬息萬變,在比賽中出現不利的情況下,會出現兩種反應:一是生氣,激動。二是低落。緊張而又急躁,頭腦空白,思路上不清晰,對比賽沒有自信,無法貫徹教練的戰術意圖,無謂失誤明顯增多。
3.1.4 場上出現相持或決戰階段
當雙方運動員實力相當或雙方選手心理素質較好的情況,在比賽中會出現相持能力不分伯仲,比分不相上下或關鍵球,關鍵場次的比賽階段。如果運動員思想上出現包袱過重,心理壓力增大,擔心輸掉比賽,害怕輸掉比賽承擔其責任,技術水平發揮下降,往往瞬間的失誤便會失掉全局或整場比賽。
3.2 影響乒乓球運動員競賽心理變化的因素
3.2.1 參加比賽的動機
一般情況下,運動員在比賽中,如能將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很好地調動比賽的積極性,而內部動機更為重要,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或者是比賽中因為身體不適、場地不適應等,也能充分調動自身的力量克服消極情緒,振奮精神,去奪取比賽的勝利。
3.2.2 面臨任務的心理應激水平
運動員每一次比賽都是帶著目標來的。這種壓力可能會使運動員產生兩種不同的心理反應:一種是比賽規模越大、任務越重、運動員的興奮度越高,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越高;另一種只是想完成比賽任務,消極的情緒去比賽,在比賽中不能正常發揮出應有的技術水平。
3.2.3 外界環境的干擾
乒乓球比賽中,常出現干擾運動員比賽的情況。場外拍照,光線刺眼,地板打滑,天氣潮濕等原因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
3.2.4 裁判判罰的影響
比賽中裁判員的判罰是否準確都會引起運動員心理變化,對心理素質較差的運動員能直接影響到比賽結果。
3.2.5 教練員的指導
按照比賽規則,運動員在比賽中只有在每一局比賽結束后,才可以接受場外指導。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教練員沒有按照比賽規則要求,在場外大聲說話、比劃各種指導的手勢,而往往這樣的指導可能會引起運動員臨場比賽的心理變化。
4 分析與討論
想要成為高水平的乒乓球運動員必須要加強賽前心理訓練,心理穩定的運動員對提高運動成績有直接影響,心理訓練與傳統的身體訓練、技術訓練構建出一個完整的訓練模式。而在整個訓練比賽周期中,心理訓練的效果可以直接影響比賽的結果,所以心理訓練是尤為重要的。
總之,教練員在平時訓練中,在選擇和運用上述心理訓練時,需要根據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氣質類型、年齡特征、比賽經驗、心態成熟度等條件,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結合運動員的特點反復練習,使訓練效果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作者單位: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