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寧
籃球的綜合性比較強,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籃球教學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較為豐富以及多元,教師需要著眼于籃球課程的具體特點,積極融入課程思政,充分體現大學籃球課程的育人作用以及優勢。對于高校籃球課程思政教學來說,教學難度相對偏高,教師需要了解課程思政的融入策略以及實施途徑,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調整教育教學思路,保證學生既能夠掌握籃球技能,又有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堅持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備受關注,教師一方面需要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綜合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競爭力,保障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課程思政與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符合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在推進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課程思政的融入備受關注,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擺脫傳統育人模式的束縛。了解課程思政與籃球教學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在指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內容的有效融合來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保障學生能夠對課程思政有一個全面的感知,進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不同育人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讓學生能夠在參與籃球運動項目的過程中積極的改造社會、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
1 高校籃球與課程思政
1.1 高校籃球
作為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課程發展迅速并且備受關注,大學生非常喜歡這門課程,學校也將選修課與主修課相結合,調整籃球課程設置的具體要求以及育人目標。其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成長及發展最為關鍵,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確保學生掌握體育的鍛煉方式、運動技能以及基本知識,發展學生的運動愛好和運動興趣,讓學生在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指導下實現個人的全面成長。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確保學生打下扎實的體育道德基礎,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自主調節個人的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有的學生學習能動性高漲,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堅持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籃球運動的綜合性比較強,能夠實現不同動作形式之間的有效統一,是體育項目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對抗性。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鼓勵學生組織參與不同的體育賽事項目,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學者在對高校籃球進行分析時提出,這種體育項目的特點比較顯著,比如集體性、對抗性、健身性以及啟示教育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夠在參與攻守對抗以及競賽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齊心協力、共同進步。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重要價值,學會與他人合作和分工。
對抗性則是籃球運動最為重要的特征,籃球運動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對抗性競技項目,運動員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奔跑、斗爭以及攻守交替,學生需要主動運用體能以及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堅強的意志來與對方進行對抗。因此,籃球運動對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1.2 課程思政
在教育改革事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成效提出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育人目標,要求教師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關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融入,積極優化教育教學的過程以及環節,始終堅持正確的教育理念。課程思政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應運而生,備受關注,課程思政主要以傳統思政課程為核心渠道,將實戰性的思想政治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環節,確保一定的協同效益,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框架的體系。立德樹人的目標以及全程育人理念的落實最為關鍵,教師一方面需要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將思想政治的育人內容融入進課程中,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水平。
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較為復雜,學校主動調整育人思路及策略,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對于體育課程來說,學科特征比較顯著,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教師只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剖析課程思政的融入特點,研究體育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教育要求以及必要性。
2 高校籃球“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2.1 促進教育體制改革
一直以來,我國十分注重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踐行,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整個學科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師需要著眼于這一首要目標,靈活利用課堂教學實現思想政治課程與學科教學之間的同步進行,彰顯一定的協同效應。高校籃球課程思政教學符合這一教育教學目標,對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籃球基本技能技術以及知識的理解及認知,發展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堅持正確的人生三觀,這一點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以及核心。
2.2 實現體育課程教育目標
體育課程十分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及發展,文化科學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體育技能教育都是在課程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夠實現這幾大育人板塊之間的有機結合,那么對素質教育的踐行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有非常關鍵的影響。體育課程所包含的教育環節比較復雜,社會事業、心理健康、運動健康、體能健康以及運動參與是重點,教師需要根據不同領域的教育教學目標,鼓勵學生自主自覺地參與體育活動。改善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讓學生能夠克服個人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阻礙,始終堅持頑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體育道德,自主參與社會實踐,學會與他人構建良好的社交關系,真正體現課程思政在籃球體育課程中的融入作用及要求。
2.3 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優質教學和精彩教學是教師基本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的體育鍛煉,忽略了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同步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夠理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課程思政備受關注,課程思政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融合有助于改善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的健康目標以及社會適應目標,深化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靈活利用籃球這一特殊的教育教學項目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的有效落實,確保課程思政理念的全方位融入。有效改善目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保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
3 結語
綜合上文的簡單論述和分析發現,課程思政與高校體育課程之間的結合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由內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了顯著的提升,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學會自主分析和自主判斷,積極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挑戰及壓力,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及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