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寧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血液凈化室,廣西南寧 530011)
皮膚瘙癢是臨床常見的血液透析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極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輕者會使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重者可因抓撓瘙癢處導致皮膚破損引發感染,加重病情。目前臨床主要以緩解瘙癢的藥物治療血液透析皮膚瘙癢癥,以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較為常見,但總體應用效果不佳[1]。加巴噴丁是一種新型抗癲癇藥物,其能夠通過抑制毒素刺激導致的感覺通路傳導,達到緩解皮膚瘙癢的目的[2]。本研究旨在探討加巴噴丁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血液透析皮膚瘙癢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血液透析皮膚瘙癢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22~65歲,平均(45.12±6.34)歲;血液透析時間3~48個月,平均(25.50±6.15)個月。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25~66歲,平均(45.09±5.84)歲;血液透析時間3~49個月,平均(26.00±6.19)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腎臟病學》[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發生皮膚瘙癢者;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入組前出現皮膚瘙癢癥狀超過3個月;配合度高,能與之有效溝通者。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涉及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者;合并惡性腫瘤或嚴重器質性損傷者。本研究獲得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治療,在常規血液透析2 h后,同時串聯透析器和血液灌流器,以200~250 mL/min的血流量治療2 h,血液透析3次/周,血液灌流2次/月。對照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08,規格:10 mg/片),1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加巴噴丁膠囊(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71,規格:0.3 g/粒),0.3 g/次,隔日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顯效:皮膚瘙癢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生活質量恢復;有效:皮膚瘙癢程度輕微,且發作頻率顯著降低,不影響睡眠質量;無效:皮膚瘙癢情況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皮膚瘙癢情況。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4]評分進行瘙癢的評估,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瘙癢的程度越強烈;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5]對患者進行睡眠質量評定,包含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應用、日間功能7個指標,各項指標共計0~3分,累及各指標得分為PSQI總分,分值范圍0~21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③實驗室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動化學免疫分析儀檢測C- 反應蛋白(CRP)、甲狀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皮膚瘙癢情況、實驗室指標)、計數資料(治療效果)分別以(±s)、[ 例(%)]表示,分別行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
2.2 皮膚瘙癢情況 治療后兩組患者VAS、PSQI評分相比治療前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皮膚瘙癢和睡眠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皮膚瘙癢和睡眠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VAS:視覺模擬量表;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組別 例數 VAS評分 PSQ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8.04±1.94 2.37±0.36* 15.98±3.82 10.56±3.35*觀察組 40 7.98±1.91 2.21±0.33* 15.89±3.66 5.89±1.09*t值 0.139 2.072 0.108 8.38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實驗室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iPTH、β2-MG水平均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 反應蛋白;iPTH:甲狀旁腺激素;β2-MG:β2微球蛋白。
組別 例數 CRP(mg/L) iPTH(ng/L) β2-MG(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7.24±2.14 5.32±2.01* 557.84±60.83 531.82±40.13* 17.32±2.11 15.02±2.74*觀察組 40 7.18±2.11 5.03±1.98* 559.21±60.11 533.15±40.01* 17.33±2.09 15.09±2.77*t值 0.126 0.650 0.101 0.148 0.021 0.11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血液透析患者發生皮膚瘙癢的發病機制,其發生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6]。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清除人體血液中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然而仍有磷、iPTH等毒素無法完全清除,因而臨床一般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灌流能夠清除部分無法通過常規透析清除的內外源性毒素。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皮膚瘙癢的概率仍居高不下,其嚴重程度隨疾病進展加重,因此需要在血液灌流的基礎上聯合藥物以緩解瘙癢 癥狀。
氯雷他定屬于抗組胺藥物,不良反應較少,臨床應用對一般皮膚瘙癢癥狀的緩解效果尚可,但對于尿毒癥患者的皮膚瘙癢癥療效不佳。加巴噴丁是一種抗癲癇藥物,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神經突觸后膜電壓鈣離子通道,阻止鈣離子進入,同時能夠通過抑制病變神經的異常放電行為使神經末梢靈敏度下降,以抑制瘙癢感覺通路的傳導,從而達到改善皮膚瘙癢的目的[7]。加巴噴丁除了能夠降低患者對瘙癢的主觀感受以外,還具有一定的抗焦慮和鎮靜的效果,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因皮膚瘙癢產生的焦慮、痛苦情緒,從而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各項皮膚瘙癢癥狀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提示加巴噴丁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皮膚瘙癢臨床效果更好,并可改善生活質量。
血清iPTH為機體中鈣、磷代謝主要調節激素,若iPTH在體內大量蓄積則易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β2-MG和iPTH為中分子毒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生皮膚瘙癢可能有高水平β2-MG和iPTH的參與,CRP含量過高則會對患者預后產生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CRP、iPTH、β2-MG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加巴噴丁和血液灌流治療對皮膚瘙癢有良好改善效果,但對于中分子的毒素的清除效果與氯雷他定 相當。
綜上,加巴噴丁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皮膚瘙癢,可顯著改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與睡眠質量,促進患者機體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