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江華,唐德彬,尹 清,張 婭
(重慶市墊江縣中醫院脊柱外科,重慶 408300)
胸腰椎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胸腰椎骨質受到連續性破壞,其屬于一種常見的脊柱損傷性疾病。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在臨床上常采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同時配合康復訓練,可預防患者術后感染,改善預后,但術后恢復時間較長,效果欠佳[1]。中醫理論認為,胸腰椎骨折可辨證分為氣滯血瘀型、營血不調型等,患者術后易發生腰背部疼痛、腹痛腫脹、氣滯血瘀等癥狀,應以活血化瘀止痛為治療原則,復元活血湯為理血方劑,具有祛瘀活血、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有效減輕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程度,加快術后康復[2]。本研究旨在探討復元活血湯對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C- 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重慶市墊江縣中醫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5~58歲,平均(43.68±14.28)歲;致病原因:墜傷14例,跌倒15例,車禍致傷11例。試驗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26~59歲,平均(44.59±14.31)歲;致病原因:墜傷14例,跌倒16例,車禍致傷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實用骨科學》[3]與《中醫病證診療常規》[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無致命傷、生命體征穩定者。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嚴重精神疾病者。院內醫學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此項研究,且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治療、康復訓練、補充機體營養等常規治療方法[5]。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給予復元活血湯進行治療,方劑組成:天花粉16 g,柴胡、厚樸各14 g,桃仁15 g,當歸12 g,枳殼9 g,郁金、甘草、紅花各8 g,大黃4 g,芒硝7 g,水煎至300 mL,150 mL/次,2次/d。2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d、3 d、1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6]評分,總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劇烈。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2周凝血功能。抽取患者術前與術后2周空腹靜脈血5 mL,于抗凝管中抗凝處理后,取血漿,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對兩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FIB)進行測定。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3 d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方法同②,離心操作(轉速:3 000 r/min,時間為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TNF-α、HMGB-1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VAS評分、凝血功能及血清CRP、TNF-α、HMGB-1水平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VAS評分 與術后1 d比,術后3 d、術后1周兩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注:與術后1 d比,*P<0.05;與術后3 d比,#P<0.05。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組別 例數 術后1 d 術后3 d 術后1周對照組 40 6.75±1.43 5.22±1.25* 2.48±1.23*#試驗組 40 6.88±1.62 3.26±1.34* 1.13±0.27*#t值 0.380 6.765 6.780 P值 >0.05 <0.05 <0.05
2.2 凝血功能 術后2周試驗組患者APPT與兩組患者PT均較術前顯著延長,且試驗組顯著長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FIB水平較術前顯著降低,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 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FIB:纖維蛋白原。
組別 例數 APTT(s) PT(s) FIB(g/L)術前 術后2周 術前 術后2周 術前 術后2周對照組 40 29.21±7.31 29.68±8.15 9.84±2.03 11.34±2.34△ 4.23±1.46 3.92±1.36試驗組 40 29.32±7.64 34.26±8.06△ 9.75±1.45 13.87±2.34△ 4.34±2.03 2.53±1.03△t值 0.066 2.527 0.228 4.835 0.278 5.15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 術后3 d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HMGB-1水平均較術前顯著升高,但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 -α;CRP:C- 反應蛋白;HMGB-1:高遷移率族蛋白B-1。
組別 例數 CRP(mg/L) TNF-α(μg/L) HMGB-1(μg/L)術前 術后3 d 術前 術后3 d 術前 術后3 d對照組 40 56.12±6.24 104.35±10.26△ 322.11±38.63516.44±40.35△ 3.35±0.74 14.92±1.42△試驗組 40 56.37±6.51 70.38±8.67△ 323.67±42.15466.57±43.24△ 3.47±0.78 9.23±1.12△t值 0.175 15.994 0.173 5.333 0.706 19.89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胸腰椎骨折常合并有神經功能損傷和其他臟器損傷,治療難度較大,該病的臨床表現為局部劇烈疼痛,雙下肢肢體麻木、無力,腹痛、呼吸困難等。臨床上多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并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常規抗炎殺菌處理,但由于手術屬于創傷性治療,手術期間會不可避免地使患者遭受二次損傷,從而加重患者炎癥反應 程度。
中醫理論認為,胸腰椎骨折患者多有肢體瘀腫脹痛、局部瘀青等癥狀,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理原則,治療應以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為主。復元活血湯組方中天花粉可消腫排膿;柴胡可活血理氣;厚樸可理氣祛濕;桃仁、紅花、當歸聯用可活血化瘀;枳殼能理氣寬中;郁金、大黃合用具有活血祛瘀之功;芒硝能清熱消腫;加之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行氣破瘀、疏肝通絡之效[7]。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術后1周試驗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2周試驗組患者FIB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APTT、PT顯著長于對照組,提示復元活血湯能有效緩解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當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癥性刺激時會產生CRP,該因子水平的升高表明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炎癥反應增加;當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機體產生感染或炎癥反應時,TNF-α水平呈上升趨勢;HMGB-1是高度保守的DNA結合蛋白,可促進炎性因子生成,進一步加重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的炎癥反應[8]。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紅花中的紅花黃色素可有效抑制機體炎性因子擴散,達到抗炎效果;當歸中含有揮發油,可以通過抑制炎癥后期肉芽組織增生,降低患者機體炎癥反應[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試驗組患者血清CRP、TNF-α、HMGB-1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復元活血湯可有效抑制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炎癥反應。
綜上,復元活血湯可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反應,改善凝血功能,抑制術后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