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喻紅華 龐美麗
圖 / 徐建堂
大球蓋菇,又名赤松茸,是我國近年從歐洲引進的一種珍稀食用菇種,菇體色澤艷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細膩脆嫩,爽滑可口,營養豐富,干菇香味濃郁,近幾年銷量大增、價格持續走高。
1.栽培技術簡單。大球蓋菇栽培技術簡單粗放,易學易懂。利用秸稈等物料直接生料種植,減少了物料滅菌、裝袋工序,大大降低了栽培成本,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2.種植原料豐富。種植原料來源豐富,如稻草、麥秸、棉柴、玉米秸、大豆稈、花生秧等作物秸稈及生姜、大蒜、茄子、辣椒等蔬菜秸稈,果木樹林枝條等都是很好的種植原料。
3.工本費用低。大球蓋菇發菌具有極強的抗雜菌能力,種植幾乎不會失敗,是食用菌中惟一用純秸稈不添加其他含氮的輔料,直接生料種植的品種。省工省力,投資少,用工少,整體的工本費用是在所有食用菌品種中最低的一種。
4.種植場地廣。可利用溫室大棚種植,冬季可以出菇,價格高,效益好。也可以利用核桃、板栗、綠化林地、桑園、果園(蘋果、梨樹、桃子、櫻桃等)、葡萄架下等進行林下間作或套種。種植場所因地制宜,規模可大可小,便于群眾接受和推廣,適合區域性、規模化、集約化商業性種植。
5.改良優化土壤。通過種菇,菌糠還田,可提高土壤有機質。
6.提高產品品質。種植大球蓋菇,解決瓜果蔬菜的重茬等問題,減少化肥用量,提高果菜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

1.種植季節
一般8月中旬~11月底,期間都可以種植,大棚種植最好在10月份之前,冬季出菇,價格高。
2.原料
(1)秸稈。原料全是秸稈,用兩種或三種秸稈混合種植,效果更好。
(2)秸稈70%+木屑30%。玉米、小麥、棉花秸稈等都可以,木屑可以是粉碎的果樹及雜木枝條。
秸稈處理。麥秸、稻草、大蒜和大姜秸稈不用加工處理;玉米、棉花秸稈要扎段3~5厘米為宜。秸稈打捆收集或黃儲的不用再處理。茄子、辣椒秸稈需打碎, 其他秸稈根據以上秸稈情況參照處理。
(3)原料預濕。可根據種植場所和原料情況進行預濕,一般預濕2~3天,讓料充分吸足水;種植面積大,秸稈量大,不好預濕,可以干料直接鋪床,鋪料一般按每平方米15~25公斤/平方米,厚度20~25厘米,如果加木屑,鋪好秸稈后按比例上面撒上木屑,鋪上噴淋水帶,噴水,每天3次,3天秸稈基本吸足水分,將鋸末用鉤子扒一遍,讓木屑漏到料內。

3.播種
(1)穴播。先把菌種掰碎至棗子大小,不要搓碎;每平方米大約用菌種1~2袋。
(2)撒播。先將菌種均勻撒入料面,再用鉤子松動一下,以使菌種掉入料內。
4.覆土蓋草
覆土厚度2~3厘米,能用開溝機覆土的地方用開溝機,不能用開溝機的可以人工覆土。覆土后,蓋樹葉或草,以利保濕。大棚安裝噴淋設備可以不用蓋。
5.發菌期管理
發菌期一般50天左右,發菌溫度6~35℃,最適宜溫度20~28℃。期間,保證覆土層潮濕不干,一般不需要噴水。
6.出菇管理
一般55天左右開始出菇,出菇溫度6~28℃,適宜溫度15~20℃。出菇時,加大噴水量,濕透土層,根據覆土的濕度,決定每天的噴水次數。大棚種植,噴水后要通風,冬季氣溫低時,中午噴水通風。保證棚內空氣新鮮。
7.采收
大球蓋菇采摘的大小,根據市場收購的要求進行采摘,但都不能開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