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欣欣 張玉陸

桃子成熟的時節,在東阿縣大橋鎮大生村的百畝桃園里,碩果累累,色麗香溢,紅桃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嫵媚動人。正忙著采摘桃子的果農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桃園里,游客認準了這里的桃子肉厚汁甜,每年到這個時候都來采摘,平均每位游客一次就要買好幾十斤,帶回去給親友嘗鮮。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零星土地。為了擴大村集體經濟,讓全村人脫貧致富,2019年,該村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開始大規模種植桃樹。通過土地流轉和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紅桃產業,走集約規模生產經營之路。如今,村里的百畝連片桃園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有效帶動了鄉村旅游,促進了農民增加收入,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村黨支部通過將土地整合利用,如今已連成一片,形成了規范化桃園。桃樹是從蓬萊引進的優質品種,果實大小勻稱,顏色正紅,果肉細膩多汁,口感極佳。由于平時以農家肥作主要肥料,采用優質水源灌溉,桃子口感好、甜度高?!贝笊妩h支部書記于永峰說,得益于良好的產品質量,大生村的桃子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喜愛。
為更好地發展桃樹種植,大橋鎮還專門邀請了技術人員來給村民進行指導。經過幾年發展,大生村的桃園已經形成了黃心大油桃、秋芯紅桃、映霜紅等多個品種交替成熟、銷售的產業布局,“桃經濟”成為村民們致富奔小康、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