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春
摘 要:近年來,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不僅對解決調車作業風險產生了積極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但是該技術仍處于初步研究階段,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問題。文章對于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技術裝備發展做出淺要分析,希望能夠推動該系統的深化應用。
關鍵詞:無線調車;機車信號;監控技術;裝備發展
0 ? 引言
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筆者分析了該技術發展歷程,總結回顧技術的研發、推廣以及其規?;l展等各個階段所取得的成就,在信息共享、安全防護、調車作業通知單等各個方面運用的良好效果,以此說明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運用及其未來發展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希望能對相關工作人員產生一定啟示[1]。
1 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發展歷程
1.1? 研制開發階段—2000—2004年
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也就是STP系統,最初出現在2000年。當時鐵路部門針對社會發展需求進行了相應調整,并且首次啟動了關于調車安全防護技術方面的研究,在廣州局、南昌局進行了測試。此次試驗針對兩個鐵路局不同發展需求,制定了不同的機車監控記錄系統。完成試驗之后,可以明顯發現技術的應用在調車作業中產生了積極作用[2-3]。
2002年,在完成先前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對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拓展。“DKJ-2削調車機車作業監控記錄”作為全路第一個通過鑒定的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項目,在此次試驗中發揮了突出作用。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受到技術原因限制,在車載顯示方面,其只能夠完成對進路調車信號監測和距離顯示,對一些距離較遠的信號則無法完成有效監測。因為無法獲得對全場信號監測和全面化顯示,對后期工作產生了影響。此外,系統地面設備需要借助電氣集中電路達到對電路站場信息采集,便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其施工難度和投資成本[4]。
2003年,鐵道部運輸局基礎部發布了對于該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看法,提出要將其應用到CTC工程中,以實現技術對遙控預排功能的全面控制。從其影響來看,這能夠保障CTC系統在順利完成各項工作目標的基礎上具備調車作業控制的功能。為此,在10月份,國內3個企業利用該系統在西寧客站、西寧西站和哈爾蓋站3個站點開展調試并投入使用,最終在2004年4月份完成對蘭州局組織的綜合性測試,實現了預期工作目標和要求。
2004年,“DJK調車機車監控記錄系統”通過鐵道部技術鑒定,之后投入到了龍川北站的使用。從其影響來看,這種監控記錄方式使得車載設備和LKJ2000型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有效結合,最大程度上彰顯了技術優勢。另外,結合LKJ2系統優勢,能夠實現車站信號、限速、存車位置、列車行駛速度等方面的動態化監測。在機車行進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不合理問題,系統會自動發出語音提示和報警,從而為乘務員的操作提供一定指導性意見,改變了傳統工作中經常因緊急制動使得機車擦輪現象頻發而產生的對調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的威脅。而且此次試驗過程還結合了常用制動技術的優勢,提升了系統控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5]。
1.2 示范性推廣階段—2005—2007年
自2005年,該技術研究速度不斷加快,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具體需求,從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深化該技術的應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集中在上海局望亭等地的應用。具體來看,系統工程在推廣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前期車站數據采集、制作以及后期調試等方面的影響。工作人員在結合技術優勢基礎上,結合先前相關工作經驗,實現了對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的工程化應用和軟件平臺的研發,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站場圖像生成、控制技術生成和一些模擬仿真軟件的應用等方面。
在站場圖形方面,主要結合相關工具軟件優勢,對其所生成的圖形進行優化和充實,從而對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了積極作用。模擬仿真工具軟件主要是通過加載站場圖形、數據和相關控制數據,實現對現場動態化管理。在現場模擬時有一個較為重要的設備狀態模擬。從其影響來看,能夠對各種設備運行狀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全面認識,如果出現任何不合理問題,能夠及時解決,防止不必要的危害和影響機車正常運行狀況的現象發生。其中,需要著重考慮道岔定反位、區段占用出清、列車自動生成等方面的影響。
結合模擬方針軟件的積極作用,搭建一個系統模擬平臺,其不僅能夠實現對無限調車信號系統的監測、監控和車載設備等真實性場景的監測和模擬,對于機車運行地等內容也可以有效調控,為機車安全運行提供了充足保障,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現場工作量,也減少了不必要維修費用的支出。
1.3 規模化發展階段—2008—2019年
自2008年以來,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便在武漢、南昌、昆明、西安等地進行了大規模推廣活動。從其應用效果來看,該系統在投入使用之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發生率,其應用效果已經得到鐵路運行部門、管理部門的一致認可。在最初發展階段,研制該系統的企業僅有2家,后逐步擴大到5家。
2012年,針對該系統未來發展規劃,在西安召開了“鐵路安全工作會議”。在此次會議深度探討了列車在調試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提高調試水平的方法等。2013年,相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該系統在應用過程中缺乏行業標準,對此,鐵路總局出臺了《鐵路行車安全設備與監控關鍵技術研究—無線調車機車信號技術深化研究》課題,并在2014年對該課題開展了深入研究。具體來看,在鐵路總局的通知中著重強調:需要在2014—2016年2年之內完成對系統的全面應用和深度推廣。
2?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和技術應用的效果
2.1? 改變了調車作業僅靠人工觀察地面信號的狀況
乘務員可以通過車載顯示器掌控各項內容和數據,及時了解列車進站信息、接發車狀態,達到最初信息共享的目標。而在之前曾出現過因乘務員對當地天氣狀況不了解,在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狀態下導致的一些安全事故。所以,借助該技術優勢,便能提前做好防控,降低危害發生的可能性。
2.2? 有效防止乘務員疏忽大意、誤操作造成的行車事故
在機車運行中如出現行進速度超過規定范圍,系統會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和提示,讓乘務員減速處理;如果乘務員沒有及時減速,仍保持較高速度形式,系統則會自動緊急制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了行車事故的發生率,促進了安全生產。
2.3? 方便調車作業通知單的獲取
在傳統工作中,若想實現對各種調車作業通知單的獲取,需要人工取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必要的時間成本的投入。然而,在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中,這些作業通知單可以在機車上自動生成和顯示,有效提升了機車使用效率。
2.4? 幫助行車組織人員全面掌控機車作業情況
利用自動化監測和信息自動生成的特點,能夠讓行車組織人員對于機車作業情況、行駛情況有著全面了解。如果發現任何不合理問題、不安全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尤其是在作業進度制定方面,對計劃預見性和靈活性的提升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結語
總體來看,無線調車信號和監控系統及其技術已經成為鐵路調車能夠安全開展的重要內容。作為一項新技術成果,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要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推動該技術的深化發展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馮軍,楊華昌,欒德杰.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技術裝備發展綜述[J].鐵道通信信號,2019(S1):109-113.
[2]閻軼華,張微.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應用管理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18(12):184-185.
[3]周志強.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STP)檢測技術研究[J].上海鐵道科技,2017(4):62-64.
[4]于瑩.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的技術應用[J].鐵道運營技術,2015(2):64-66.
[5]楊華昌,王浩然,馮軍,程君.無線調車機車信號和監控系統車載設備檢測技術研究[J].中國鐵路,2014(3):61-63.
(編輯 姚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