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利
【摘 要】目的:探析早產兒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臨床效果。方法:?抽取病例(n =70),對其分組,對照組35例(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35例(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其分組指導為:奇偶數字法,對比臨床成效。結果:對照組和研究組關于攝入母乳量、睡眠時間、護理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居較高水平(P <0.05);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組低(P <0.05)。結論:實施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可增加其攝入母乳量、睡眠時間,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早產兒護理質量提高。
【關鍵詞】早產兒;住院時間;睡眠時間;護理質量;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價值
臨床上定義早產兒為,未足月新生兒,即:小于37周的活產嬰兒,其危害性高,會明顯增加各類合并癥發生風險,如:肺炎、高膽紅素血癥、呼吸窘迫、休克等,在患兒生命安全方面影響嚴重[1]。本文將重點研究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對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入早產兒應用該措施成效展開討論,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需要,篩選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院方倫理委員會批準下的早產兒研究,分為2組后,在各組中分別收入35例,指導依據為:奇偶數字法,具體組別為:對照組、研究組,2組早產兒(n=70例),分析如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胎齡31周~36周,平均胎齡(33.48±0.26)周。研究組,男19例,女16例,胎齡30周~36周,平均胎齡(33.04±0.35)周。均衡比較上述指標(性別比、胎齡),無區別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早產兒:用以常規護理,如:觀察體征、臨床表現、基礎保溫護理等;
1.2.2 研究組早產兒:用以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內容有:(1)環境管理。對于早產兒監護室,應由專門工作人員定時打掃、消毒,調整溫度、濕度、光線,減輕對早產兒的刺激;(2)撫觸干預。在早產兒前胸、后背、頭部、四肢部進行專業的撫觸,最佳時間選取在進食或洗澡后1小時,15min/日~20min/日。(3)體位指導。模擬子宮環境,借助消毒后浴巾,為早產兒制作“鳥巢”,提高其安全感;在早產兒保持俯臥體位時,護理人員還應對有關指標及時調節,預防意外事件發生[2]。(4)心理安慰。在患兒健康狀況的持續擔憂下,產婦極易出現焦慮、煩躁情緒,進而影響母乳分泌,對此,護理人員需提高重視度,要及時溝通,為其介紹母乳喂養正確方式、優勢、喂養期間的撫摸護理等,告知其注意事項,減輕產婦內心壓力[3]。
1.3 評價指標
(1)對比臨床護理指標:攝入母乳量、睡眠時間、住院時間;(2)對比常規護理質量、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質量。
1.4數據統計

2結果
2.1 護理指標
測評攝入母乳量、睡眠時間后發現,研究組高(P<0.05);住院時間方面,相較對照組,研究組低(P<0.05),見表1。
2.2 護理質量
關于護理質量,常規護理測評數據為(79.63±4.52)分,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測評數據為(91.22±1.06)分,對比發現,研究組較對照組有更高顯示,t=14.77,P=0.00。

3 討論
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屬于臨床護理領域的新興措施,是以保障早產兒健康狀態為目標,對部分干擾因素排除、調整,進而降低外界不良刺激,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的整個流程[4]。
本文結果中,研究指標為:常規護理、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干預后,早產兒對比指標有意義,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效果顯著;分析原因得出:近幾年來,在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逐漸完善的社會背景下,早產兒存活率有了明顯提升,但是相比足月正常分娩新生兒,早產兒對相關護理要求極高;在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中,要求臨床工作人員需著手于早產兒生存環境,通過衛生打掃、清潔、消毒,調整光線措施,對外界刺激有效減少;與此同時,前胸、后背、頭部、四肢部的撫觸干預,能夠提高其皮膚敏感性,通過刺激表層皮膚,對早產兒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有效調節,且體位指導措施,還能夠促進患兒體內氣血運行,減少肢體活動、能量消耗程度[5]。另外,產婦心理指導、普及知識措施,則能夠有效擴充其現有醫學認知面,消除產婦內心對未知知識恐懼感,使其盡早熟悉母親角色,提高產婦對早產兒護理能力,促進早產兒母乳攝入量提升,幫助其健康發育、成長,有效預防其他合并癥發生,較好的保障母嬰生命健康,提高預后水平。
綜上所述,早產兒應用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效果明顯;其一,表現在住院時間縮短,增加母乳攝入量、睡眠時間方面;其二,表現在提高患兒護理質量方面,推廣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紅艷,趙雪婷,胡黛菊,等.探討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J].新疆醫學,2020,50(5):95-98.
[2] 湯芳,曹敏,李雅潔.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2):110-112.
[3] 陳霄云.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農村衛生,2020,12(2):60.
[4] 徐芮,孫聰,麥合烽,等.發展性照顧護理模式在早產兒喂養不耐受中的護理效果及對其生長發育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130-133.
[5] 曾水英,管雪蕓,郭晶.發展性照顧護理方案在改善早產兒喂養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9):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