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劉麗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效果。方法:選取護生社區2019年至2020年孕婦12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孕期飲食指導。觀察組采用醫教協同孕期飲食指導,將兩組孕婦的營養成分攝取情況、懷孕期間所發生的并發癥與妊娠結局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孕婦的蛋白質、葉酸、鈣鐵與維生素A等攝取量高于對照組,脂肪攝取量低于對照組,在懷孕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也低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實行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有效提高孕婦身體免疫力,降低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的發生,對順利生產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與應用于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中。
【關鍵詞】醫教協同模式;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
護生社區是指將護理學與公共衛生學相結合,以社區為基礎,借助社會組織的力量,對孕婦提供服務的社區。護生社區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幫助孕婦在產前檢查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檢查,對于孕期中出現的異常狀況及時處理,并對于孕婦在孕期的飲食營養與健康問題進行指導與護理[1,2]。由于孕期的各項指標與飲食是否健康會直接影響到分娩結局的好壞,對孕婦與胎兒都有密切關聯,要有效避免發生胎膜早破或其他并發癥,在孕期的飲食指導上要進行密切充分指導,特別是對于孕婦身體所需的維生素、鐵或鈣等元素,需要進行正確的指導[3,4]。要保障母嬰可以平安生產,降低早產率,提高新生兒存活率,要對孕婦進行正確的積極的臨床護理,為了分析探討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效果,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護生社區2019年至2020年孕婦120例,入選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為處于孕期的孕婦,并均進行常規產檢后無異常;②患者均自接受治療,且患者家屬全部知情,并與我院簽署同意書;③患者均無精神異常者,聽力完好,思維邏輯正常,無家族遺傳病患者;④患者病歷本齊全;⑤無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無多胞胎患者,無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120例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60例,年齡24歲~39歲之間,平均年齡(32±5.34)歲,孕周在35周~42周,平均孕周(38±1.34)周;對照組60例,患者年齡在25歲~38歲之間,平均年齡(33±0.31)歲,孕周在36周~41周,平均孕周(37±0.34)周。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孕期飲食指導,①護理人員嚴密監測產婦是否出現規律性子宮收縮癥狀,當產婦宮縮頻率增快,宮口開大時馬上推入產房準備分娩;②對孕婦修養環境安靜的保障,并且保持干凈清潔;③當孕婦感覺身體不適或疼痛時,及時詢問原因,采取相關治療措施;④對孕婦及其家屬告知孕期中的注意事項,飲食方面要禁止使用辛辣生冷食物,盡量選取富有維生素與蛋白質等元素的食物。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醫教協同孕期飲食指導,①對每一位孕婦的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包括其體重、懷孕周期、過往的飲食習慣與主要營養攝取來源,并對孕婦過往病史進行調查,特別是對于糖尿病、甲亢等病癥的詢問,全面分析孕婦的健康狀態與營養狀態;②向孕婦發放孕期知識手冊,手冊內容包括孕期檢查的常規項目與孕婦在孕期的營養評估指標,對于孕婦的飲食方面,要定期專門開展相關講座,每位孕婦在產檢后,由醫護人員對手冊相面的相關信息進行填寫,通過檢測指標的記錄,可以督促孕婦的健康規律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③設立飲食營養講座,每一周在固定時間舉辦講座的開展,內容主要圍繞孕婦在孕期所需要攝入的營養指標,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導》,對孕婦的健康飲食進行指導;④在關注飲食營養的同時,也要對孕婦的日常運動、孕期的睡眠狀態與美體美容進行指導,避免孕婦為了自身的身材美觀問題,做出偏激化的飲食行為,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⑤對于初產婦來說,第一次懷孕會產生恐懼不安的激動情緒,護理人員要結合孕婦的具體身體狀況合理安撫孕婦情緒,可查找相關資料。掌握孕婦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與溝通,讓孕婦與家屬了解到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原因,要如何配合醫生治療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放松情緒,使孕婦處于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中。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孕婦的營養成分攝取情況進行對比,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葉酸、鈣、維生素A、鐵與脂肪的攝入量;②將兩組孕婦在懷孕期間所發生的并發癥進行對比,并發癥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子癲前期與貧血,計算總發生率;③對兩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進行對比,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新生兒先天缺陷、新生兒早產、新生兒體型異常與死胎,計算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的營養成分攝取情況對比
兩組孕婦的蛋白質、葉酸、鈣、維生素A、鐵與脂肪的攝入量進行比較,觀察組孕婦的蛋白質、葉酸、鈣鐵與維生素A等攝取量高于對照組,脂肪攝取量低于對照組,兩組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在懷孕期間所發生的并發癥進行比較發現,觀察組孕婦發生并發癥概率低于對照組,兩組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進行對比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產后發生新生兒先天缺陷、新生兒早產、新生兒體型異常與死胎的情況進行對比發現,觀察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護理人員不僅僅需要具備臨床醫學護理知識,還需要熟悉生態學、管理學、遺傳優生學與心理學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因為護生社區的醫療器械一般都比較簡單,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以防當孕婦出現各種異常狀況時,護理人員可以及時冷靜應對處理[5,6]。而對孕婦的飲食健康指導是為了降低在懷孕期間發生并發癥的概率,減少孕婦在分娩時出現難產、早產等現象,同時降低死亡率。也可以對胎兒的健康起到積極作用,防止胎兒發生畸形、先天缺陷等狀況[7]。
本次研究報告顯示,觀察組孕婦在接受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后,觀察組孕婦的蛋白質、葉酸、鈣鐵與維生素A等攝取量高于對照組,脂肪攝取量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子癲前期與貧血等并發癥概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后發生新生兒先天缺陷、新生兒早產、新生兒體型異常與死胎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對孕婦與胎兒的健康具有積極意義[8]。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兼具科學性、全面性與針對性,可以結合孕婦實際身體狀況制定出合理的護理方式,能同時促進分娩成功率后續護理,對于孕婦的生產效果與胎兒的身心健康而言都有重要意義,目前醫學上在已運用的醫教協同模式臨床中,都取得了滿意顯著的效果[9,10]。
綜上所述,采用醫教協同模式下護生社區孕期飲食指導,可以有效提高孕婦身體免疫力,降低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產后出血率,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增強孕婦安全感,有顯著的臨床意義,值得在臨床運用中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夏凡林,蔡晶晶,韋德祥,等."醫教協同,緊貼臨床"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36(11):921-925.
[2] 周娟,范國正,鄒妮娜,等.醫教協同背景下敘事教育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535(4):107-108.
[3] 徐慧玲,楊婷婷,張予青,等.飲食指導聯合低血糖生成指數食品對妊娠糖尿病的干預效果[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0,26(5):132-134,167.
[4] 曾艷婷,張愛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飲食指導與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 2020,23(16):121-123.
[5] 韓鳳英.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對妊娠糖尿病孕婦結局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0,511(2):282-283.
[6] 于金平.孕期飲食運動指導干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6):121,132.
[7] 閻雪薇,楊琳.孕期合理飲食營養指導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1):136.
[8] 王丹.孕期飲食運動指導干預對妊娠高血壓妊娠不良結局的影響[J]. 應用預防醫學,2020,26(2):59-60.
[9] 鐘芳紅,張彥芳,黃英,等.妊娠期個性化飲食指導和營養管理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9,491(29):129-132.
[10] 吳錦暉,孫靜,羅紅鳳,等.妊娠期飲食指導與體質量管理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2020,33(4):759-761.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課題(2018STA1577),鹽城市科技局項目(YK2017056),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1812682008),江蘇省“青藍工程項目”(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