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菊
【摘 要】目的:研究并評價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7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35例,實施常規(guī)治療;另一組為觀察組:35例,實施常規(guī)治療+心理治療;評價這兩種治療方法的應用效果。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僅為77.14%,而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4.29%,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治療;精神分裂癥;應用效果
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方面疾病,主要特征為明顯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精神運動性障礙,發(fā)病人群主要為青少年,發(fā)病時患者會出現(xiàn)精神錯亂,有較強的暴力傾向[1]。典型的精神分裂癥癥狀包括:第一,幻覺、妄想、思維形式障礙;第二,精力減退、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典型抑郁發(fā)作;第三,軀體及精神活動增加,情緒高漲;以上癥狀也可能有混合發(fā)作相伴出現(xiàn)。精神分裂癥病因尚未明確,患者多有情緒、思維、感知、意志等方面障礙,其生活情緒悲觀,生活能力降低,社會功能大大減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臨床上一般采取藥物治療該疾病,再配合心理等輔助治療,能有效穩(wěn)定病情,改善生活質量。此次的研究通過為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治療以及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心理治療,并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省級醫(yī)院學習階段和我院門診實施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7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ICD-10)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器質性、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②有其他內(nèi)科疾病;③激越、傷人、自傷者;④孕婦及哺乳期患者。將這70例患者按每組35例分為2組,回顧分析其資料:對照組,女性18例,男性17例,年齡19歲~58歲,平均年齡(35.17±4.23)歲。觀察組,女性19例,男性16例;年齡18歲~59歲,平均年齡(36.24±4.37)歲,兩組對象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具體為:以肌肉注射的方式使用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Janssen Pharmaceutica N.V,規(guī)格:1.5ml:150mg,批準文號:H20120431),最初劑量:150mg/d,第八天將劑量調整為100mg/d,此后每四周一針,可結合患者癥狀控制情況適當調整用藥劑量,劑量控制在75mg~150mg之間。
觀察組實施心理治療,具體為:(1)評估患者心理狀況:為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使用專業(yè)的心理測評工具來進行,根據(jù)測評結果,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針對性的心理治療計劃。(2)心理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宣教,采取一對一針對性講解或者是講座活動的方式來進行,介紹治療的方法、效果等,講解注意事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3)負性心理護理:疾病會對患者社會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加上疾病本身的癥狀,患者會存在較多的負性心理,護理人員要保持親和力,耐心、細心的與患者溝通,安慰、鼓勵患者,平復患者心境。鼓勵患者吐露心聲,表達自己的情緒,解開心結,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
1.3 觀察指標
治療六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減分率來評定,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PANSS減分率>60%;有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PANSS減分率為30%~60%;無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PANSS減分率<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僅為77.14%,而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4.29%,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逐漸加大,使得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日漸升高,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身心健康。對于該疾病的治療,關鍵在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緩解患者癥狀有一定的效果,但無法緩解患者悲觀的生活情緒等遺留癥狀,很大幾率會使疾病復發(fā)。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心理治療,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能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改善其悲觀的生活情緒,使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治療及康復,保證治療效果[3]。此次的研究,結果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7.14%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4.29%(P<0.05),表明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熊緯.心理治療聯(lián)合利培酮應用于中青年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處方藥,2020,18(2):74-75.
[2] 徐開營,李晶,趙賓賓.心理治療聯(lián)合富馬酸喹硫平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9,46(4):57-60.
[3] 孫宏亮,鄭天然,韓朝娟.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康復中的療效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