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應用于治療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的有效率及對相關評分的影響。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間康復醫學科接診的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中抽取280例,按照抽簽的方法分為2組,各140例,對照組施行常規復健,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疼痛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實驗組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后,整體治療有效率為96.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疼痛VAS評分下降到(2.13±0.13)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下降到(8.14±1.73)分、生活質量評分為(87.08±3.23)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3.75±0.14)分、(12.79±2.02)分、(65.42±3.64)分,數據對比有顯著性(P<0.05)。結論: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積極開展復健聯合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的效果十分突出,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腰骶部功能、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預后,具有較為突出的臨床適用價值。
【關鍵詞】歸擠拍打正骨手法;產后恢復;恥骨聯合分離;疼痛;生活質量
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是臨床十分多見的產后后遺癥,是一種骨盆性損傷,主要為女性妊娠或者生產后恥骨聯合間距超過了正常生理范圍并因此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癥候群[1]。輕微癥狀開展保守治療能夠促進骨盆恢復,但癥狀嚴重、分離距離巨大的患者,會面臨漏尿、行走受限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2]。本次研究分析了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應用于治療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的有效率及對相關評分的影響,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6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間康復醫學科接診的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中抽取280例納入研究對象,按照抽簽的方法分為2組,各140例,對照組,年齡21歲~41歲,平均年齡(30.25±1.24)歲,新生兒體重2kg~4kg,平均體重(3.25±1.24)kg;實驗組,年齡20歲~42歲,平均年齡(30.28±1.25)歲,新生兒體重2kg~4kg,平均體重(3.26±1.23)kg。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入院接受體格檢查、超聲診斷后均符合恥骨聯合分離的診斷標準;②恥骨聯合處壓痛明顯;③可觸及恥骨間距變寬;④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相關內容知曉并表示配合。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女性;②產后疼痛劇烈無法保持坐位的;③嚴重臟器功能疾病;④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⑤手法部位合并嚴重皮膚疾病的;⑥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兩組資料對比沒有差距,可以進一步開展對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復健,選用醫用骨盆綁帶進行骨盆固定,環繞而束,松緊度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進行調整,每日固定時間不得低于8小時,臥床時拆除,療程3周。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患者行坐位后仰接受治療,右手捂住恥骨聯合位置,一醫護助手在患者身后扶住后背,另一醫護助手在前方握住患者的雙足踝部,主治醫師在患者左側,利用右髖部抵住患者的左髖部,并扣住患者的左手腕和右側大粗隆部,患者前方助手將患者的雙腿叉開、屈曲,足跟靠近臀部。然后拉直,主治醫師按壓患者的右髖部,使之向內合攏,每周一次,療程3周。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疼痛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得出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
實驗組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后,整體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實驗組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后,疼痛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放開、我國的妊娠率也逐年上升,產后恥骨聯合分離等產后疾病的發生率也不斷提高。發病率占所有產后后遺癥的2.8%,中醫認為產后恥骨聯合分離屬于“交骨自開”,清宮正骨是中醫對于該病的主要治療流派[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利用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后,整體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疼痛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產后恥骨聯合分離患者積極開展復健聯合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的效果療效確切,有效率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向陽,陳亮,蘇小強,等.清宮正骨手法治療產后恥骨聯合分離癥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2019,40(4):481-483.
[2] 于棟,王尚全,孫樹椿,等.歸擠拍打正骨手法治療產后恥骨聯合分離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骨傷,2018,31(5):431-435.
[3] 周小葉,楊麗歡,鄭詩華.關系與措施雙捆綁康復模式在孕后期恥骨聯合分離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20,19(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