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慧君
摘 要: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后的100年里,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成就,獲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究其原因,正確地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成就和勝利不可替代的一個因素。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對于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對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具有很強的啟示和意義,因此要努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D26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08-0082-03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盤點中國共產黨100年的發展歷程,做出過無數的創新,取得過許多重大成就,提供了很多經驗和啟示。在這諸多成就和經驗中,有一個獨創性的經驗需要我們進一步汲取,并指導我們今后的工作。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思想政治教育所做出的獨創性貢獻及包含的經驗。
一、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
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建黨時只有50多名黨員,就是這樣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組成的黨,在短短28年時間里,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取得巨大成就?回答這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找到不同的原因。如中國共產黨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還有中國共產黨堅持群眾路線贏得民心,并得到人民群眾最大的支持。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勝利的原因。然而,一定不能忽視的是,中國共產黨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其贏得民心,獲得擁護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領導革命、開展建設和實行改革始終堅持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我黨在各項事業中取得勝利和成績的重要保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的1921年到1927年,黨主要把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以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廣大人民覺醒為己任,開展了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認識到黨對工農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報紙、書籍、學校和工會等形式和場所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目標[1]。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成績,才迅速地喚醒了民眾,使得中國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國民黨之后尋求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也是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力。1927年,隨著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對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運動的殘酷鎮壓,革命也陷入低潮,找到革命的正確方向便是當時面臨的最重要任務。毛澤東同志深刻地總結了革命經驗和教訓,提出了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為此,領導秋收起義并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首要任務便是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武裝,為此,毛澤東探索出黨的建軍思想,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提出了黨內和紅軍的宣傳教育工作問題,成為人民軍隊建設的里程碑,也成為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綱領性文獻。由此也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在之后的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開展革命工作的一大法寶。在全面抗戰開始后,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并首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凝聚起中華兒女抗戰的決心。1938年,周恩來同志在《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原則和方法[2]。1941年,毛澤東領導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以此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成為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3]。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這個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圍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展工作,如鞏固人民民主政權、鎮壓反革命分子、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向社會主義過渡,這些不同任務都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這個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使人民對新生的社會主義有深刻的認識,充分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讓人民認識到自己當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以此凝聚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共識,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之中[4]。實踐證明,這個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成功的。如向社會主義過渡開展的農業合作化運動,農民迅速而自愿地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使農民確信了合作化的優越性。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其更深層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黨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農民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并確信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其生活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中國共產黨在向社會主義過渡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具有的重要意義。
在改革開放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對推進改革開放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任務是讓人們認識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黨的基本路線現實性,同時也使人們認識到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改變我國貧窮落后的面貌。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要使人們牢固地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意識,排除與此相抵觸的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以保證改革開放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進一步講,進行經濟建設,又需要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也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投身改革開放,并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做出積極貢獻。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黨通過大量細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人民群眾的思想引導到對黨的基本路線和中心任務的認識上來,使人們最深刻地認識到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這樣的認識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判斷。黨的十九大更進一步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進入新階段。新時代、新階段自然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將從過去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上,而且還體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簡單的灌輸,而應該更加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需增強高質量發展意識,并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質量提升,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達到高質量運行,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此踏上了新征程,必須使中華民族全體人民樹立起新的理念,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大程度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而要凝聚起這樣的力量,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更好把人民意識與國家發展相融合,達到社會和個人發展的目的。在中國共產黨奮斗的100年間,其領導的各項工作及其取得成就都有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這其中的根據便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人民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精神、提高文化知識和實踐能力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所涉及的許多工作,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前提予以實施,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法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開展民主實踐、營造文化氛圍、實施教育教學,逐步提升民眾的民主意識和社會覺悟為主題,創造性地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激發人民的民族民主熱情、積極投身革命的作用[5]。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如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共產黨主要是領導全國人民克服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此背景下,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突出人民的權利意識和主人意識,要使人民認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5]。使人民理解這一點,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改革開放時期,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成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5]。為此,把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與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相結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和原則方法。
中國共產黨在其100年的發展歷程中,根據發展階段不同開展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有力地支持了各個時期要完成的主要任務,而且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前提性作用,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創新。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領導的事業由小到大,都不是建立在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基礎上。在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靠的是理想信念和堅強意志,而塑造出這樣的精神,不僅因為中國共產黨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且與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
第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要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有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國共產黨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歷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正因為有如此立足點,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才使得我黨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人們很好地接受,并轉化為強大的動力,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任務。
第三,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要被人們普遍的接受,必須根據時代變化及其特點去開展,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經驗。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100年,是中國變化巨大的100年,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00年時間里,中國共產黨經歷不同時期,完成了不同的任務,因此,對不同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不同的要求。適應這種要求而不斷調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為完成不同時期黨的目標和任務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100年奮斗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啟示。中國已進入新時代,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征,對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新要求。汲取過往的經驗,找到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更有意義的啟示,無疑是一項值得探索的工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思想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而推動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發展目標,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對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都提出新要求。目前高質量已經變成一個全方位的概念,因此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以適配高質量發展的整體要求。把開展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高質量發展相聯系,有著特殊的意義。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達成共識提供思想上統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這是我國面對的一個新問題,雖然有其必然性,但如何達成廣泛共識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為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使更多的人從政治思想的高度對高質量發展予以深刻的理解[6]。實現中國高質量發展是進入新發展階段要達到的一個新目標,也是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要完成的一個關鍵環節。高質量發展首先是經濟發展方式轉換的目標,其次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凝聚全國人民的共識,而這需要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全體人民認識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并內化于心,轉換為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動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培養新時代的建設者注入思想力量。新時代需要新的建設者,這是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勝利,都是由具有時代意識的一批人通過努力實現的。在革命戰爭年代,正是有一大批有理想抱負,有為人民幸福和中華民族崛起而奮斗的進步人士,才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取得革命的勝利。把這樣一批人凝聚起來并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靠的是傳播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工作實現的。發揚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和優勢,讓絕大多數中華兒女進一步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無疑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為此,以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來為培養新時代建設者而做出努力,是一個不可置疑的選擇。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新時代發展發揮引領方向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主線。越是在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刻,越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越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因而也越需要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這樣一個思想基礎,才能保證我們不急不躁、沉著應對,最終達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目標。
參考文獻:
[1]羅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5).
[2]王書蔭.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104.
[3]黃志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115.
[4]劉建軍,許慶華.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經驗[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5]王樹蔭.人的徹底解放與全面發展——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導向[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10).
[6]劉建軍,邱安琪.論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質量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