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軍 黃大鵬
【摘要】針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長期出現的問題,以專門用途英語為研究內容,在“金課”建設的時代大背景下,聚焦學生能力培養,以醫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為例,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有益探索。通過改變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大學英語聽說學習的實效性;教學內容緊貼學生專業知識,學以致用,以有效構建醫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該探索旨在進一步推動醫學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改革創新,順應新時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金課;醫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黃小軍(1984-),男,江西贛州人,贛南醫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及應用語言學;黃大鵬,贛南醫學院。
【基金項目】贛南醫學院2019年度校級教改課題(項目編號:Jgkt201956)。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為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未來的挑戰,2018年,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金課”被首次寫入教育部文件,并提出“兩性一度”的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長期以來被眾多學者詬病,特別是口語和聽力方面,經過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的大學生,仍然不能用英文流利表達,被稱為“啞巴英語”,同時教學效果“低效費時”。通過文獻分析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出現的主要問題,結合“金課”建設的時代大背景下,以“金課”“兩性一度 ”的標準,探討以培養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為目標的金課。主要是從專門用途英語中的醫學英語視聽說教學視角,對如何構建“金課”樣板式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有益探索。
二、目前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的問題
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雖經歷數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效果差。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采用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受到師資力量不足和教學場地有限的影響,還有不少高校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多數沿襲大班授課的慣例,同時還受限學校軟硬件設施,比如,很多大學英語語音室設備條件有限,軟件更新不及時。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手段不僅傳統,而且單一。比如,教師在語音室點擊電腦播放光盤,學生要做的就是被動地聆聽,寫下答案,接著聽解釋。整個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形式乏味,師生互動少,極易導致學生消極聽課。由于學生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高度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低下。因此,這種教學手段大壓制了學生的興趣,枯燥的教學手段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長此以往,導致部分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習上產生嚴重的排斥,甚至出現厭學的心理。
2.過度強調聽,忽略說。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部分,教師受限于硬件設施,課堂上著重訓練學生的聽力,但是課堂時間有限,留給學生練習口語的時間極少。口語的練習更多地布置課外時間,讓學生自主練習。然而,有些課外練習較難監測和反饋,加上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課外口語作業完成和監督較難把控,導致學生口語很難進步提高。另外,學生的口語練習也缺少教師的及時反饋,因此口語練習效果較差。
3.大班教學無法滿足因材施教。近年來,高等教育快速普及,毛入學率逐年遞增,學生人數不斷擴大,與之相矛盾的是師資的不足和教學資源的缺乏,學生受教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以筆者所在醫學高校為例,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普遍是大班教學,班級人數普遍平均在100人以上。加上學校在新生開學時并沒有分層教學的方式,同一個大班中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必須在有限的視聽說課堂內按進度完成教學任務,更無時間和精力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做出反饋,更不能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做到因人施教。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4.教材內容實用性不強,不能與時俱進。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種類較多,大多數高校采用外研社或外教社等出版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但是這并不能照顧到不同地域、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解決這個問題,部分高校教師采用自編的專門用途英語視聽說教材,但是大部分高校英語聽說教材內容并沒有跟學生的專業掛鉤,導致教學和應用脫節。同時,教學內容還存在陳舊過時的內容,沒有緊跟時代的發展。
三、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針對當前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學現狀,為打造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樣板式的金課,結合醫學類高校大學生英語試聽說課程學習狀況及需求,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 教師更新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作為主導課堂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法,是一種以網絡技術、新媒體技術等作為學習工具,將傳統線下授課和在線學習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與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 使二者優勢互補, 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收集跟單元醫學英語內容相關的資源,比如慕課或者微課資源,放在學習通讓學生完成練習,也可以找些地道有趣的關于醫學英語的視聽說音視頻,讓學生課前預習,布置各種作業,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符合大學英語改革的需求。
2. 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大學英語視聽說學習實效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現代化信息資源,強化對學生聽說訓練的監督和及時有效的反饋,極大地提高學生聽說練習的實效性。比如,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或者利用手機APP、小程序等,建立英語聽說訓練版塊。通過在線發布訓練任務,實時跟蹤掌握學生訓練情況;即時反饋學生聽說訓練存在的不足,有效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自主訓練效果。教師借助豐富視聽說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3.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專業知識,學以致用。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載體,需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尋找跟學生專業相關的音視頻等,比如醫學英語國際學術會議、現實生活中就醫場景或者是影視中的醫學材料等。通過提供醫學英語聽說案例,設置聽說任務、模擬場景,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導向。這些教學內容以逼真的場景和豐富有趣的內容為依托,不僅使大學英語聽說學習變得直觀、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運用英語聽說能力解決專業內容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熟練應用英語聽說能力的人才是各類高校的根本宗旨之一。為有效契合社會的需求和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高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打造大學英語視聽說“金課”,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教師改變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大學英語聽說學習的實效性;教學內容緊貼學生專業知識,學以致用,有效構建醫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8(Z3):4-10.
[2]蔡基剛.高校外語界“金課”打造的標準和內容探索[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8(6):1-5.
[3]覃軍.技術驅動學習打造外語“金課”——外語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9(3):55-61.
[4]陳冬純,武敏.試論大學英語“金課”的質量標準與評估體系[J].外語電化教學,2019(5):27-32.
[5]郭英劍.論英語專業的“金課”及其標準[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9(3):8-12,31.
[6]李志義.“水課”與“金課”之我見[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 24-29.
[7]郭欣.大數據背景下基于慕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2):91-92.
[8]朱彥.響應“金課”要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08-109.
[9]梁欣.大學英語混合“金課”建設探析[J].國際公關,2019(9):81-82.
[10]王璨.大學英語金課建設之行動研究[J].山西青年,2019(23):70.
[11]王婧妮.“金課”視域下的大學英語課堂反思[J].校園英語, 2019(25):6-7.
[12]谷欣穎.淺議如何打造大學英語“金課”[J].校園英語,2019 (4):55.
[13]李成堅.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語金課建設[J].山東外語教學,2019 (5):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