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花
摘要:隨著國家對對農業的補貼力度的不斷加深,農業生產活動也越來越具有職業化的特點,按照傳統的農業發展思路,已經很難適應目前的農業發展形勢,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發展,很多地區都在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本文結合對培訓過程中問題的分析,探討改進培訓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問題;對錯
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對農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積極參與培訓活動,以此來學習和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盡管很多地區都根據農業發展實際開展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活動。但是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
1? 當前農村職業農民的現狀
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含量是當前農村職業農民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歷大多以小學初中為主,這對于農業發展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一些影響,導致很多農民無法接受和應用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由于目前農業活動缺乏科技含量,導致農業附加值很難得到有效提升,農民的收入也無法得到保障,在農村形成了惡性循環。由于農業收入水平低,很多農民逐漸放棄了農業,給國家的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隱患影響。
2?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農民對于培訓活動缺乏積極性
在農村地區,由于很多農民的文化水平低,對農業科技缺乏全面的認識,大多數人習慣于按照傳統的思路和方法來開展農業生產活動,他們不愿意花費時間參與培訓活動,而且很多農民由于文化水平較低,也很難理解專家所講的內容,這在目前是制約職業農民培訓活動營銷開展的主要因素。
2.2? 資金投入不足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普遍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盡管國家對于只有農民培訓工作非常重視,但是由于農民基數大,培訓場地和工作人員有限,現有的經費很難滿足職業農民培訓活動全面開展的需要,這在目前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2.3? 培訓內容與農村實際不符
盡管國家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非常重視,但是在實際的培訓活動開展過程中,培訓內容與農村的實際存在很大差距,集中體現的培訓內容上。目前培訓的內容大多與農業種植養殖等活動為主,但是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發展,農村農業生產也在逐漸向著產業化方向發展,而且很多農民也在進行著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分工進一步細化。所以農民迫切需要的培訓項目不僅僅是種植、養殖,加之生產經營方面的技術培訓,縱觀實際情況,目前在這一方面存在很大欠缺。
3?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開展的對策
為了更好的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根據此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3.1? 采取措施提高農民參與培訓活動的積極性
農民對于培訓工作參與的積極性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農民心存疑慮,他們不知道參與了培訓工作能為自己帶來什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建議農業部門積極組織農民到農業產業化發展示范區進行參觀,讓農民切身體驗科技發展給農業生產帶來的變化,當農民通過自己的參觀和親身體驗,認識到農業科技對于提高收入和改善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后,就會改變觀念,積極參與到培訓活動中來。
3.2?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為了使職業農民培訓活動真正取得理想效果,需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要在財政資金中專門安排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專用基金,由各級農業部門統籌負責培訓活動的有效開展,并借助財政補貼吸引社會培訓機構積極參與到這些農民培訓活動中來,使農民能夠通過參與培訓獲得一技之長。要改變傳統的扶貧工作思路,變資金扶貧為技術扶貧,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社會價值。
3.3? 根據農民需要積極開展培訓作用
對農民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結合農村產業發展實際,根據當地的特色產業對農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活動。在培訓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注意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通俗易懂性,因為大多數參與培訓農民的文化素質都很低,所以對他們所開展的培訓不僅需要講究時效性,還要使他們能聽懂、用得上。這對培訓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到農村生產經營活動一線了解農村發展的現狀,并積極與駐村扶貧人員進行詳細的溝通,共同探索培訓的內容和項目,力求借助培訓活動的開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還要轉變培訓思路,增加農業創業和經營方面的課程,未來農業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在產業化和規模化運營上努力,所以職業農民培訓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也需要結合這一發展方向來對農民展開培訓活動,使培訓活動真正發揮出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增加農業附加值的目標,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農民真正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福利。
4? 結語
在職業農民培訓活動開展過程中,農業部門需要不斷加大對農村實際的調研力度,積極深入農村一線了解農民的需求,使培訓活動能夠更好地迎合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要將職業農民培訓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再琴,候惠蘭.銅仁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29):64-65.
[2] 陳遠東,陳偉.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