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飛速變更,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有了新能量的注入,教育對小學英語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既教育,教學做須合一”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論,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研究在過去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快樂學習,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推動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周子彧,江蘇省海安市角斜鎮老壩港小學。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等教學理論都深受歡迎。在小學教育中,小學英語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學科,學生要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這對教育教學的方法提出了很高了要求。由于英語是要學習一門外語,與其他學科相比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要考慮到諸多現實因素的問題,具體聯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學生能夠快速地適應英語課堂的學習,熟練掌握英語知識。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生活教育思想的運用更加具備時代性和時代特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更應該推進,英語教師必須深入學習陶行知的教學思想,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小學英語課堂充滿生活化的氣息,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從而真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體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足以能夠與課堂知識相連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踐行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就必須打通課堂和生活的關系,將生活化的事物帶入課堂,將課堂的死板嚴肅轉變為生活的多變精彩,做好課堂向生活的延伸。教師不應該在深刻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之后,仍然將課堂固定在一間由講臺和課桌組成的教室之內,不應該再局限于這個窄小的空間。學生的思維和身體都應該在恰當的時刻走出教室,走向生活,更好地鍛煉和學習,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十分簡要地概括出了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對教育的認知。在時代不斷變革的當下,教育也沒有停止改革的步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深深影響著教育行業,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行業應認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將生活化的課堂帶進學校,培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感悟能力,鍛煉她們的綜合表達和交際能力,最大可能地消除英語學習中的陌生感和差異感,從根源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英語在小學教學中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熟練應用是其的基本要求。作為一門外語的學習,英語的學習是用來表達和交流的,是要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應用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明顯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足、實踐生活應用能力差,并且不愿意說英語講英語。掌握一門外語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比較困難的過程,很多孩子即使學習了英語這門學科,也不想甚至是不敢在生活中大聲大膽地說英語,這樣的問題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他們不具備基本的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這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極大的弱勢項目,也是一個根本問題。
語言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必須用到的一種與人交流的工具,生活中每天都在用到語言,學習中也時時刻刻都要用到語言,但很多學生卻不能將一門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說明小學英語教學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學生不能將所學和所用合二為一。其實,這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這樣的理念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嚴重缺失,這是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部分,也是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刻認識到的關鍵問題。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教育應該走進生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核心為“生活既教育”,在小學英語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理論上要求教師在進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將英語融入生活,創設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學生能夠較快地適應英語課堂環境,從而有效地獲取英語知識。這種將教學環境與生活結合起來的應該是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一種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迸發出全新的活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一直都在告訴所有教育工作者,將課堂對話轉變為學生對話,讓學生成為教育教學環節的中心位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和探索適合現階段學生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活泛的教學,生活的教學。例如在學習:sky、flower、door等詞匯,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同學一定會對這些單詞很熟悉很敏感,但對于一些剛剛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這一切都是陌生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就不能讓他們死記硬背,而是要做到將課堂生活化,與時俱進地傳授知識。
教師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堂帶進大自然,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感受和學習相應的知識,將應學的英語知識與眼前的生活環境相結合,能夠產生深刻的記憶點,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英語知識。
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不死板,而且有助于學生接納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其教育模式的良好運用,讓課堂活了起來,從而讓學生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
2. 不斷促進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活動中就是“教學做合一”。顧名思義,實際運用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活動中應當向學生傳授知識,并要督促和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初次接觸英語的學生,會對英語知識產生一種好奇和恐懼感,他們所獲取的英語知識都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境中的事物相結合,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識。與此,小學生在對于新事物的理解上仍然處于懵懂的狀態,對于新事物的接納還不能夠有效學習,他們的理解能力、專注能力都相對較差。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有義務幫助他們進行理解學習,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物體進行聯系,使得他們在理解抽象的知識時能有一個具象的支撐,通過親自動手來領悟全新的英語知識。
例如,在譯林出版社英語課本中有介紹自己的名字這一課,這節課的要求是讓學生能夠在完成學習之后順暢的讀寫出自己的名字,并能夠跟身邊的同學進行簡單的口語對話交流。這樣的課堂知識如果僅僅由教師進行講解,不與學生產生任何的溝通聯系的話,這節課堂的教學將是無效的,學生不能充分領會教師所教的內容和自己所學的內容,這二者是不成正比的。因此,在進行類似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僅僅作為一個引導者,可以讓口語能力較強或是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優先進行示范,兩名同學用英語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和對話,教師如果發現了口語較為標準的同學,可以讓他們上臺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進行學習領會。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多多練習幾次自己的名字如何書寫,并可以向其他同學進行展示。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門陌生外語的學習確實是較為困難的,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依然要兼顧其他的課程,因此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課本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英語課不是時時刻刻都有,英語教師也不能隨時出現在學生面前,因此學生就要學會有效的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深刻領會陶行知先生一直所強調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并且將這一理念實實在在地運用到教學中,不斷促進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尋找到更好的學習新方法,從而讓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落到實處。
3.利用好生活化環境。英語是對一門語言的學習,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它不會受限于時間和地點,沒有過多的物質硬性要求,它能夠隨時隨地地運用,能夠時時刻刻的學習和實踐,教室和課堂之外的部分才應該作為英語學習的主場。小學英語的教學應做到貼近生活,注重英語知識向生活的引導,在教室或是校園內開設英語學習角,在這里學生可以面對面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學習、閱讀與英語知識相關的書籍;學校可以聘請外籍教師進行授課和指導學習,在英語角內與學生產生直接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聽到學到標準的英語發音,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循環效果;放學回到家中時,學校應與家長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與孩子用英語進行交流,在生活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不再害怕或是害羞于英語的表達。
學校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場所,可以在許多地方貼上對應的英文單詞或英文句子。如,在教室內可以指向性地貼一些英語的學習標語,不僅起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更能讓他們潛移默化地記住這個英文句子;校園內,可以充分利用起校園廣播的作用,在課間時間播放一些生動活潑的英文歌曲,通過學生喜歡的曲調和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成功激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感受英文的神奇之處,盡情享受英語學習帶來的快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在家中,家長也可以將一些地方或是生活用品用英文來標注,讓學生在生活的場所中能夠見到所學的英文單詞,從而讓小學英語教學真正走向生活,落到實處。
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最為重要且傳播范圍極廣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當下的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認真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能夠將此理念運用至實際教學中,學會在未來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跟進,讓學生都能夠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快樂的學習,真正培養他們的英語素養和英語能力,在促進學生英語知識不斷豐富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英語教育事業發光發亮。
四、結語
“以生活實踐理論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應用知識。”這是陶行知先生一直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應該運用此理論,貫徹到課堂上生活中。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樣應該將教學過程帶入生活,并在教學中勇于創新,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使英語能夠真正服務于日常生活,并且融入日常生活。課本上的知識僅僅是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一部分,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舉一反三,能夠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傳播教學,讓英語與生活同步,讓小學英語教學真正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插上生活的翅膀,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高利.讓課堂充滿生活化氣息——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知音勵志,2017(11):49-50.
[2]蔣心宇.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用于生活——淺談如何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下進行小學英語教學[J].新校園(中旬),2015(1):60.
[3]張寅.英語教學與“生活即教育”思想——淺談陶行知思想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陶研文史,2009(4):213-214,217.
[4]曲純潔.行知行知,應是行始知后——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教學實踐研究[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1):70-71.
[5]張鵬.教學做合一,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初中英語教與學落地生根[J].教育藝術,2019(2):18.
[6]孫秀娟.讓生活之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綻放——淺談踐行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體會[J].中學生英語,202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