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摘 要:生活化教學理念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較廣的一種理念,其恰當運用使得學科教學效益及其質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文章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依次對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有效策略及其注意事項進行了細致闡述與探討,以引導更多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重視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合理使用,并以此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效益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可行性;有效策略;注意事項
生活化教學理念是指立足于學生們已有的經驗及其經歷,結合所教學的具體知識點,寓學科知識于生活素材的一種教育理念。生活化教學將生活與學科知識聯系了起來,引導著學生們邊學習知識邊體驗生活,邊生活邊運用所學知識,有助于推動學生學習及其生活的更好進步與發展。也正因為如此,生活化教學理念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普及運用。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筆者在自身的數學教育實踐中有意識結合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實施與組織生活化的教育,得到了來自學生們積極反饋的同時,也使得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與發展。
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經驗,針對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下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望能拋磚引玉,推動更多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科學而合理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顯著優化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效益及其質量。
一、 生活化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
就當前實踐來看,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巧妙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并不是貿然的想法,兩者的結合與融入有著如下三個方面所體現出來的突出可行性。
(一)小學數學是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學習的知識及其內容本身就與我們日常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作為數學學科基礎組成的小學數學學科,更是與每一個人的實際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從年月日的知識到時分秒的知識,從千克與克的知識,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知識,無一不體現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從小學數學本身就具有的鮮明學科特征來講,其便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有意識地挖掘生活化的素材與資源,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充足的依據。
(二)小學階段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
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實際年齡較小,但是他們也都普遍有著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例如,跟著父母去商場購物的經歷便可以作為其學習“認識人民幣”相關數學知識的寶貴素材;每天緊張而又忙碌的生活經歷,像七點半準時起床、八點準時上課、十二點放學吃飯、下午六點回家寫作業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們學習“時、分、秒”相關數學知識的一筆有力財富……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小學階段學生們的生活經歷便為小學數學教師有意識運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三)現代素質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教學
著名學者陶行知先生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著名觀點,在其看來,社會生活就是學生們學習的重要資源及其財富,教育工作者可以積極挖掘社會生活中的素材面向學生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生活化教育觀點也便得到了廣大學者們的普遍關注與重視。《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當立足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認真挖掘可行的生活資源,面向學生們進行生活化的教育教學及其引導”。凡此種種,都表明了現代素質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的教育教學觀點,鼓勵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們立足實際生活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這是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實際情況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以組織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可行性。
二、 生活化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在明確了小學數學學科與生活化教學理念兩者融合的可行性之后,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具體事例闡述與探討小學數學學科巧妙運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有效策略及其切入點,其分別為“課堂導入生活化”“知識講解生活化”以及“課后練習生活化”三個方面。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奠定生活化學習的重要基調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與開端,雖然時間較短,但是對于整堂課所獲得的效果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作用。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說的便是這一道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若是能在課堂導入環節便有效引用生活化的元素,讓生活化的實例及其情景點燃學生們的熱情,相信很容易便凝聚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愛上數學學習,并由此為提升整堂數學課的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負數”這一數學知識時,我不急著向學生們講解負數的相關數學概念及其與正數之間的聯系,而是在上課一開始便為學生們列舉了如下大量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高層電梯中有“-1F”“-2F”“-3F”等樓層,表示地下負一層、負二層、負三層;天氣預報中有“-5℃”“-10℃”“-15℃”等溫度,表示零下5℃、零下10℃、零下15℃……這些都是小學階段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不少學生對其都表示非常熟悉。以此為基礎,我又順勢詢問學生們:“同學們,這些代表的含義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大家知道為什么每個數字前面都帶有一個‘-,這一符號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這一問題可把班上的學生們都難住了,雖然大家平時經常見到負數,但是對于“-”這一符號卻知之甚少。以此為基礎,我再引入“負數”數學知識的講解與教學,學生們的融入程度會更加積極,也能帶著疑問進行有針對性的聆聽。
如此一來,實施生活化的課堂導入,便初步鏈接了學生們的實際生活以及數學學習,讓學生們懷揣興趣與探索的熱情積極學習,為接下來高質量數學課堂水到渠成的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知識講解生活化,深化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效果
生活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從學生們已有的實際社會生活經驗出發,挖掘與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資源有助于為學生們營造一種熟悉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們在這一情境之中借助生活經歷,巧妙實現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巧妙突破與理解。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實施知識講解生活化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深化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效果。這也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踐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突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