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舜華
隨著社會發展,新課改下對教師教學標準由原來傳統的應試教學轉變為多元化創新型教學方式。課外作業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延伸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但是目前小學階段,語文課外作業布置仍存在作業量較大,作業內容單一,機械化抄寫背誦文章的現象,這造成學生對于課外作業學習缺乏興趣和主動性,同時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所以怎樣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的效果,優化課外作業設計,提高教學質量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針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外作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實際,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
一、目前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存在問題
(一)課外作業量較大,內容單一。目前仍存在小學語文課外作業量大的情況,小學生機械化地完成生字默寫。同時語文學習是需要長期積累,教師和家長認為只有增加作業的數量和頻次,學生才能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最終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不斷增加的課外作業量,內容形式大多單一,學生心理壓力大,興趣缺乏,最終只會應付完成,難以到達教師預期的效果。因此必須要減少小學語文課外作業量,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有所用,學有所得。
(二)應付式完成作業,缺乏獨立思考過程。隨著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增加,學生對于課外作業產生了麻痹心理,于是出現了“家長簽名打鉤式”完成作業的現象,學生忙于應付完成各項課外作業,家長忙于檢查作業,漸漸地,家長只在乎學生作業的答案,而忽視了過程教育,學生在疲于應付的過程中只在乎結果,這造成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最終阻礙學生的長遠健康發展。
(三)強調應試教育,缺乏創新性。在傳統教育中,學校過于強調升學率、學習成績,過分強調應試教育,在課程設計及課外作業設計上缺乏創新性,學生課外作業成為題海戰術,作業的內容、形式單一,特別是存在于時代發展脫節的現象,尤其小學語文課外作業,側重語文詞匯默寫及古詩詞、小作文背誦及日記撰寫,這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家長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互動。
二、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一)制定精品化課外作業,內容涵蓋面廣。為了優化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減少學生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們必須要制定精品化的課外作業,豐富課外作業的內容,擴大知識面,同時豐富課外作業的形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得課外作業成為課堂的延伸。如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應著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能一味只關注學生書面書寫能力,而且教師可以布置實踐性語文作業來完成課程目標。
(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要求學生建立課外作業登記本,記錄下自身完成課外作業的記錄和心得,教師從學生的記錄本中總結出學生的學習特色,實施培養計劃。另一方面學生在記錄學習心得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在小學語文的課外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只有帶著情感來思考,才能寫出富有感情、感染力的文章。同時教師在課外作業設計上要具有獨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的設計上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提高課外作業設計的創新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設計小學語文課外作業時強調要注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布置語文課外作業時,要增強課外作業設計的創新性和趣味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教師布置作業時,采用原創方式,將課程進行改編,增加趣味活動環節,全面發散學生創新思維,同時,作業內容要體現多元化及綜合性,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課外作業設計的多元化和創新性。
參考文獻:
[1]汪波.小學語文課外作業的優化設計分析.小學生(下旬刊).2021,(05):78.
[2]譚曉琴.淺談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的優化.知音勵志.2016,(04):186.
[3]左昌倫.優化語文課外作業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2,(1):69.
[4]安曉英.淺議小學語文課外作業設計優化策略.掌橋科研.2018.(08):65.
[5]楊佩琚.淺析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具體措施.魅力中國.2019, (3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