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騎彪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深入挖掘語文教材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很好地挖掘出每一篇文章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精髓,把講課的內容融入傳統文化當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掌握好文章所講的傳統文化、價值觀等思維方式的傳播,與學生進行更好地交流,讓他們能夠掌握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重點。
(二)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
要想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為學生建造有利的學習環境,通過氛圍的影響,讓學生充分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還可以在校園中建設相應的傳統文化走廊。這樣學生學習的氛圍變得輕松、和諧,學生能夠很輕松地融入其中,學習效果也會是很好的。
(三)加強對傳統經典作品的誦讀,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資源中不乏經典之作,很多優秀的古詩詞和文言文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性,包括尊重師長、熱愛國家、孝敬父母的優秀品質,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人生智慧。讓學生靜下心來去誦讀這些優秀的文化作品,讓他們在押韻的讀中體會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可以獲取更多的人生哲理。其中,誦讀古代詩詞作品的形式靈活多樣,既可以采用教師示范與學生跟讀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學生自由通讀與全班齊讀的做法,根據所選作品的內容來靈活進行誦讀,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傳統文化作品的魅力。比如,在朗讀古代詩詞時,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基礎的朗讀節奏和詩詞韻腳,既要掌握詩詞閱讀的停頓大規律,按照一定的詩詞朗讀原則來有感情誦讀,又能在不同的朗讀韻律間感受詩詞特有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共鳴。
(四)課內外相結合,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
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單單是高中語文教師的事情,它需要課堂內外的相互配合,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助力。很多學生喜歡傳統文化,但一直在傳統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停滯不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直白地將課堂與課外進行割裂,沒有重視社會和家庭對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有利作用,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嚴重的斷節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利用課余不斷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還要積極尋求社會和家庭的配合,將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延伸到各個方面,最終形成一條線,促使學生始終浸潤在傳統文化中。這樣,既有利于社會和家庭的和諧,也有利于學生自己的成長,更有利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文化的載體,以傳統的節假日為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讀懂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它不僅需要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積極努力,還需要每一位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不斷努力。在經濟與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重新審視和定位傳統文化,注重傳統文化的長遠影響,并在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的滲透。相信通過教師們腳踏實地的教學和滲透,高中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會有一個全新的改變,并且能夠真正愛上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