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咪 韓金珂
摘 要: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高潮褪去進入后疫情時代。疫情常態化管理形勢下,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思路和方法。疫情中思想和心理影響最大最特殊的是醫學生。對于他們,思想政治教育更應做到防控和育人相結合,抓住疫情帶來的特別契機,引導好教育好醫學生,增強醫學生的職業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個人價值感,為未來醫療活動及可能存在的新的重大疫情做好人才儲備。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學生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68
1 后疫情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特殊性
1.1 互聯網成為主陣地
疫情期間全民隔離,人們把時間和注意力全部放在互聯網上,大學生100%持有智能手機,又是最擅長最積極搜集、使用、發布信息的群體。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在形成階段,難免會被互聯網上的錯誤信息、不良信息影響。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信息發布者素質良莠不齊,更有境內外敵對勢力特意曲解信息、污蔑他人,這些標準不一、內容紛雜甚至自相矛盾的消息,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戰。
1.2 社會聯動協同明顯
多數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較少,對政治和社會關注也較少。疫情防控,醫院、政府、學校、企業、社區等聯動協同,學生因此拓寬了視野,在思想上打破了學習第一的壁壘,從課堂到社會,從單一到復雜,他們看得更多也就懂得更多,在一些方面這些“信息時代的原住民”也會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時代的移民”更勝一籌,這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1.3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空前
“地球村”“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概念,在這次疫情涵義凸顯,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牽一發而動全身,封一城而影響全國全世界,不管是工業服務業產業鏈,還是疫情的動態信息、科學研究,都需要全人類群策群力共享共建。身處其中大學生能更加明顯地感受到一些國家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雙標行徑的世界局勢,感受到“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價值所在,也能堅定地相信“命運共同體”的客觀存在。這些素材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生動更貼近學生。
1.4 對國家力量的信心更強
這代大學生成長于國家高速發展時期,對國家變化感受深刻,多元思想碰撞,思想更加自由,不喜歡嚴肅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疫情蔓延,橫向對比國內外抗疫對策行動,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空前,年輕一代贊嘆國家能力和行動的言論在網絡刷屏,他們熱情洋溢、毫無保留的表達自己的好惡。青年有信仰,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來。
2 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2.1 醫學生與“抗疫”活動直接相關
醫學生所學專業是衛生安全事件最相關的專業。一線“抗疫”臨床醫護、公共衛生防疫人員,大多是醫學相關專業出身,他們義無反顧的放棄休假、舍生忘死的醫療服務、新的科研方向和動態,無不牽扯著醫學生的視線和關注。政府和社會對于醫學事業和醫療工作者的政策和態度,會讓醫學生感同身受。
2.2 醫學生個人觀點擴散更廣
民眾認為醫學生都有一定的醫學常識,他們更容易承擔起醫學常識普及任務,被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團體信任,他們的觀點看法會被冠以“權威性”色彩,這給醫學生帶來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疫情期間的謠言和負面輿論,他們也會有難以識別和理性對待的時刻,尤其是涉及醫療同行的事件,可能因為個人情感的好惡而有失偏頗,夾雜在知識普及信息傳遞中被普通民眾接收。
2.3 醫學生受關注最多
疫情中,習近平總書記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這讓醫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各地區、各組織,也更關注醫學生的成長成才,他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后疫情時代,人們慣性關注醫學生,就2020年醫學專業本科招生而言,各地醫學院招收的學生人數和生源成績都較往年有提升。
2.4 醫學生心理波動最明顯
社會空前關心醫學生,這讓醫學生更有使命感,壓力也劇增。他們關心抗疫相關動態,既因為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感動,也因為個別人員不擔當、不負責的行為憤怒,既因全行業全力支持醫療而鼓舞,也因少數民眾不配合甚至報復性傷醫事件而痛心,在每天的新聞和消息中情緒反復,心理波動明顯。
3 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3.1 提升醫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醫學生肩負著治病救人的使命,這要求他們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他們學制長課業重、普遍認為醫學專業吃的是“技術飯”,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表現出的政治冷漠現象不論是對個人成長成才還是對于社會國家穩定發展都是不容忽視的負面現象。他們正處于思想形成、價值確立、政治認同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回答總書記“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行業的精神文明建設。
3.2 凝聚引導青年力量
醫學生是未來醫療活動的主力軍,他們必須樹立完整而正確的醫學價值觀,對工作和患者保持高度的熱情和責任感。疫情防控中,一批大學生已經站出來,他們運用所學擔任青年志愿者,將自己的青春力量奉獻給熱愛的人民和事業。有醫學生感嘆自己還沒能力走上一線,也有醫學生化悲憤和感動為學習的動力,他們或服務社區,或捐款捐物,或制作防疫宣傳品,在規范約束自身行為的同時,奉獻青春的熱情和力量。思想教育工作,搭建家、校、社、企聯動平臺,凝聚醫學生的青春力量。
3.3 引導大學生樹立“四個自信”
疫情防控中,黨中央集中部署統一領導,國內疫情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下得到了較快控制。在全球疫情蔓延時期,更顯現出我們的制度優勢、民族文化優勢,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得到了國內民眾、國際組織的認可。思想政治教育應把握大局、把握話語權,暢通宣傳和溝通渠道,統一思想認識,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四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