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摘 要:幼兒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啟蒙階段,幼兒園教學也是提高幼兒基礎學習能力的階段,對幼兒今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結合繪本生活化教學在幼兒教學環節的運用,可以拓展幼兒視野,提高幼兒思維能力。故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繪本;生活化;教學模式;幼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88
《幼兒語言能力提升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優秀的兒童閱讀書籍,是幼兒學習語言知識的范例,在幼兒的每日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為幼兒安排一定的閱讀時間,而繪本內容具有較強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因此適合學前幼兒的閱讀學習。同時,幼兒正處于對周圍事物都存在強烈興趣的階段,而繪本豐富的內容、鮮明的色澤、大幅的圖畫都可以有效輔助幼兒對閱讀知識進行學習。繪本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幼兒教學階段的運用,可以從多元角度培養幼兒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幼兒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由淺入深,激發閱讀興趣
在教師對幼兒進行繪本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激發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才可以有效提高繪本教學的效果,使幼兒能夠在繪本閱讀中,體會到繪本的中心內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是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但卻無法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注意找出繪本教學中的興趣點,并將其進行放大,然后以夸張的動作和表情對幼兒進行講解與呈現,以此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1]。同時,教師也應在這一基礎上,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對后續的繪本內容進行探索,以此達到連點成面的閱讀教學效果。教師也應注意將繪本中的內容與生活中的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使幼兒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繪本內容,提高幼兒的繪本閱讀能力[2]。同時對幼兒開展由淺入深的閱讀引導,以此與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更為匹配,教師可以將繪本內容與生活情境進行融合,并以循序漸進的模式引導幼兒理解繪本內容,這會有效培養幼兒的閱讀情感,使幼兒產生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度了解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鼓勵幼兒自主說出生活中是否發生過這類場景,若是你遇到了這樣的現象會作何處理。這種步步深入啟發幼兒思考的現象,可以更好地將生活內容與繪本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從而提高幼兒的繪本閱讀及思考的自主意識,也可以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更深層次地對繪本閱讀產生興趣。
二、聯系生活,進行德育教育
閱讀是開展一切教學的靈魂基礎,是終身學習的首要前提,更可以通過閱讀培養幼兒的德育意識。在選擇繪本方面,教師應注意選擇一些與德育內容相關的繪本,這是對幼兒開展德育教育的基本依托。比如,教師可以為幼兒選擇一些內容具有較強正能量,具有教育意義,主人公勇敢、誠實、善良的繪本,并將繪本主人公的精神對幼兒進行剖析,還可以啟發幼兒聯想現實中這類人的所作所為,或者讓幼兒將生活中與繪本中個性相似的人物進行關聯性理解,去尋找二者的共同點,以便于幼兒進行深度感悟。閱讀這類內容,有助于幼兒可以通過繪本和現實生活兩個渠道學習這些人物的高尚品德,這都會強化生活化繪本的閱讀效果,使得繪本閱讀效果更加生活意義。每個繪本故事都與實際生活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因此有助于在教育學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深刻的理解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道理。有一部分繪本的內容表現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并對父親和母親進行了具體刻畫。還有一些繪本描寫了一些小朋友在家庭、社會等方面如何參與家庭勞動,以及在社會上坐公交車給老弱病殘讓座位,在超市購買物品讓有急事的人先結賬等內容,教師都可以結合這些貼近生活的繪本內容,培養幼兒是善惡是非觀念,為幼兒樹立正確三觀做好鋪墊。教師也應鼓勵幼兒講述幾件在生活中遇到過的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事情,包括按住電梯開關等待追趕電梯的人,在餐廳點餐不與他人搶位置等看似毫不起眼的生活瑣事,并告訴幼兒,這些所謂的“小事兒”恰好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文明風貌,并鼓勵學生向這部分人學習。然后將相關內容的繪本推薦給幼兒閱讀,使幼兒在接受現實生活的感染后,再去理解繪本中的德育育人內容,可以產生出更深層次的靈感火花,也會使幼兒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繪本中的內容并非隨意撰寫,而是具有較強的生活基礎,培養幼兒的繪本閱讀情感,提高幼兒的德育素養。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觀看一幅幅具有夸張意味的畫面,使幼兒對人物的所作所為產生一定的感想。教師也可以借助繪本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包括孝順父母、體諒父母等。
三、巧設問題,提升思維能力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啟蒙階段,雖然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不會過多地涉及語言內容,但繪本一幅幅的畫面就已經為幼兒的繪本閱讀學習提供了載體,使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并確保幼兒的思維意識逐步形成,為將來幼兒的語言知識學習奠定基礎。教師也應對幼兒進行問題引導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現象進行提問,有一部分幼兒提出燒開水為什么會“冒氣”,冬天外面為什么會結冰,為什么白雪會在春天融化等問題,這種幼兒自行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找出相關的繪本,在對幼兒進行繪本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幼兒自然就會理解所提出的問題。這種寓教于樂的繪本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激發了幼兒對繪本知識學習的主體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使幼兒在繪本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真正理解繪本的含義。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知識系列的繪本,這可以確保故事的完整性,同時也涵蓋了很多生活常識問題,可以使幼兒通過閱讀繪本,對相關的常識問題進行理解。由于繪本具有寓教于樂的性質,幼兒通過大幅圖畫,就會基本理解內容含義。這也有效解決了由于幼兒的生字儲備量過少而造成的自我閱讀障礙。同時,幼兒通過分析一幅幅畫面,會使視覺受到刺激,以此提高思維敏感程度,使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運用肢體語言的表達形式,將繪本內容進行演繹,以此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以及將形象化的知識轉變為抽象化的知識理念,又將理念變為行動,以此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