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鴻 魏書精 江西軍
摘 要:森林航空消防屬高風險行業,本文結合森林航空消防管理實踐經驗和做法,提出了租用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的安全管理策略,將購買飛行服務招標、作業人員資質及職責、直升機維修維護、基地停機保障、作業現場條件及要求、飛行任務組織實施等內容作為安全管理要點,以提升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安全管理能力。
關鍵詞: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安全管理;策略
森林航空消防是森林防滅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高新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化森林防滅火手段,在快速處置突發森林火災過程中具有顯著優勢和不可替代作用,是當前最為先進的森林防滅火技術措施,也是未來森林防滅火的主要發展方向。森林航空消防屬高危行業,作業中存在眾多風險,安全管理面臨嚴峻挑戰,國內尚未建立統一完備的安全管理行業標準體系。目前,廣東省森林航空消防主要采取政府購買飛行服務的模式,每年向通航公司租用一定數量的直升機執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務。本文結合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管理實際經驗,對租用直升機森林航空消防作業安全管理進行探討。
廣東省自2010年開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數量逐年增加。截止2019年年底,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數量已由2010年的2架增加到目前的8~10架,是南方省區每年租用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數量最多的省份。2010~2019年,廣東省森林航空消防累計作業1633架次、作業時長3238小時15分。其中巡護飛行631架次,1020小時47分;吊滅飛行542架次,1067小時26分,撲救森林火災165起,灑水4893桶,約7249噸;訓練飛行380架次,664小時05分;火場偵察飛行7架次,10小時27分。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事件,森林航空消防作業安全平穩,有效保護了全省森林資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以及重要設施安全。
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安全與通航公司管理水平、飛行技術水平關系緊密,廣東省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具有租機單位多、飛機數量多、業務人員多、飛行任務重等復雜特點,飛行安全風險逐年加大,需要綜合運用航空安全管理策略,持續加強安全風險管控,確保森林航空消防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森林航空消防作業涉及通航公司、機場(基地)、應急管理及林業等多個單位和部門,具有飛行任務急、作業科目種類多、連續飛行時間長、作業現場凈空環境復雜等特點。工作中需要明確安全管理重點,做到閉環管控。
2.1 購買飛行服務招標管理
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飛行服務采購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規定,按照國家通用航空相關法律法規設置準入條件進行招標管理。
2.1.1通航企業資質審查。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飛行服務投標單位必須具備國家民航局各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商業(非運輸)航空運營人運行合格證》和《通用航空企業經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中的經營范圍必須包含“航空護林”;運行規范中應具備旋翼機類外載荷(吊掛)運行資質,具有森林航空消防作業相應的運行規范和運行手冊;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安全飛行記錄,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紀錄和飛行安全責任事故。
2.1.2航空器相關資質審查。參加投標的直升機為本公司所有或者是與所有權方(融資租賃公司)簽訂了租賃合同的承運方;所投標的直升機必須“三證”齊,即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證、民用航空器標準適航證、民用航空器電臺執照,且“三證”都在本公司名下,或己加入本公司運行規范;必須配備外吊掛裝置、吊桶以及航空降噪耳機、水上救生衣、機艙供氧、吸氧設備等附屬設備;所投直升機必須購買第三者責任險和按直升機出廠座位數購買乘客險;機身兩側或機腹部具有“航空救援”或“廣東應急”等字樣。
2.1.3機組人員資質審查。派出的飛行員己加入公司運行規范,必須具有森林航空消防飛行作業經歷,且近期經過專業外吊掛訓練、吊桶灑水技術訓練。其中機長年齡在30~60周歲之間,總飛行時間1000小時以上;副駕駛年齡在25~65周歲之間,總飛行時間500小時以上;機組1名機務人員必須具備所投機型二類放行資質;必須配備航管員(簽派員),或接受過培訓的航務人員隨機作業。所有機組人員需遵守森林航空消防“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學習、同訓練”行業管理規定。
2.1.4空管協調資質審查。參加投標企業需設置專門機構、配置專業人員辦理軍民航批件等相關手續。按照國家通用航空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向各軍民航部門申報航線及臨時起降點,在森林航空消防基地、野外臨時起降點執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務期間需有專人隨機負責協調軍、民航空管部門,確保森林航空消防飛行順利開展。
2.2 作業人員資質及職責
飛行觀察指揮員持有三級以上飛行觀察資格執照,在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上使用航空偵察標繪系統、地形圖、數碼攝像機、照相機、GPS等設備,執行航空巡護、火場偵察、吊桶滅火等任務的空勤人員,并向主管部門和上級匯報航空巡護、火場偵察、吊桶滅火等情況,同時監督執行任務中機組人員的飛行安全工作;機務人員負責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的日常保養與維修、油料檢查、起降指揮等工作;油車司機取得危化車輛運輸從業資格證,負責油料運輸及直升機加油等工作。
2.3 直升機維修維護管理
2.3.1例行安全檢查制度。每次飛行前和飛行后,按照機型維護手冊對直升機進行航前、航后安全例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認真填寫直升機履歷本,并要聽取執行任務飛行員的意見,對異常現象、事故做好登記,提高檢查的針對性。直升機駕駛前,應當通電檢查吊掛設備應急拋放是否工作正常,需要檢查左座電拋放系統工作正常、機械拋放系統工作正常和右座電拋放系統工作正常。
2.3.2定期檢查維護制度。根據直升機飛行小時、日歷時間以及綜合使用飛行小時,建立直升機機體定期檢查、機體日歷檢查、機體日歷小時檢查、發動機定期檢查維護等工作機制,提高定檢密度,加強直升機定檢工作管理。直升機長時間未飛時,必須對直升機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及時掌握直升機設備運行狀態。推行重要設備狀態評估機制,及時更換超壽命及運行狀態不佳的零部件,嚴禁直升機配件超壽命飛行, 保證直升機安全。
2.4 基地停機保障管理
為保證直升機停機安全,基地停機坪四周要設置圍墻或柵欄,要與森林航空消防基地管理部門簽訂安保協議,聘請相對固定的安保力量對直升機停機坪進行晝夜輪流值班看護,要求安保人員定時前往停機坪進行巡邏巡查,確保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的停機安全。受大風、風沙、冰雹、臺風等因素影響,直升機露天停放要配備防風系留設備、防沙罩和防冰罩等裝備。要提前了解直升機停放基地所在地天氣狀況,切實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直升機防護安全。
2.5 作業現場條件及要求
森林火災現場氣象、空域情況滿足當日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條件;參與作業的直升機必須經機務放行人確認處于適航狀態;臨時起降場地已準備完畢,其凈空條件滿足直升機臨時起降架航油補給需要;當直升機的機械、電子或結構出現不適航狀態時,應中斷該次作業。
2.6 飛行任務組織實施管理
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飛行任務應按四個階段進行組織。
2.6.1預先準備階段。飛行觀察預先準備:飛行觀察員應熟悉本次任務性質、要求,并準備好執行任務的相關設備,對照地形圖,了解火場基本情況,將取水點、臨時起降點標繪在圖上,研究制定飛行航線和滅火方案,向任務機組下達滅火通知。飛行專業預先準備:執行飛行任務前,機長應熟悉本次飛行的所有相關資料,核實飛行觀察員提供的臨時起降點、吊桶取水點經緯度。機務專業預先準備:在直升機飛行前,應當通電檢查吊掛設備應急拋放是否工作正常,需要檢查左座電拋放系統工作正常、機械拋放系統工作正常和右座電拋放系統工作正常;通電檢查吊桶放水開關,打開水桶放水開關水桶中放水控制鋼索應能打開水桶放水口;關閉水桶放水開關水桶放水控制鋼索應能夠關閉水桶放水開關。飛行簽派預先準備:簽派工作人員提前了解森林火災現場、起降場氣象情況,明確飛行計劃、要求、時間安排、起降時間、航線、高度、有關航行通告、通訊規定等,并填寫直升機作業《飛行任務書》。保障專業預先準備:森林火災發生地地面保障人員應做好此次滅火任務的相關準備,安排地面保障人員,包括臨時起降點和取水點安全保障人員,并對接送飛行機組的保障車輛進行檢查和準備。
2.6.2直接準備階段。飛行員應提前到崗,機長應進行人員、設備、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及安全技術分析和檢查,以保證此次滅火飛行人員及直升機處于適航狀態;機務人員應提前進入直升機停機現場,檢查、準備直升機,向機長介紹直升機準備情況,完成起飛前的準備工作;飛行簽派直接準備,飛行簽派應提前進入直升機停機現場,了解機組人員、直升機、設備的準備情況以及飛行計劃批復情況。飛行觀察直接準備,飛行觀察員對工作設備進行安裝和開機調試,確保設備運行良好。地面保障直接準備,地面保障人員應提前到達臨時起降場和取水點進行清場,保障車輛提前進場,并在指定位置待命。
2.6.3飛行實施階段。嚴格按飛行計劃實施飛行,掌握天氣實況,注意直升機及各特種設備工作情況。機務專業要求,完成直升機航前檢查,并引導直升機起飛;直升機起飛后,機務人員應在2小時內原地待命;飛行結束后,維修人員根據記錄報告完成航行后檢查工作。飛行簽派專業要求,直升機起飛及飛行作業過程中,飛行簽派應通報起飛條件,掌握空中直升機的動態和飛行情況,及時了解飛行區域的天氣實況和發展趨勢;直升機返航時,飛行簽派應向機長通報著陸條件,指揮直升機安全著陸;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如有違反飛行紀律的現象或出現差錯等,飛行簽派必須立即查明原因,向航空公司和航站基地負責人匯報。飛行觀察專業要求,確定直升機進出火場飛行航線和高度,要求機長按所需高度和路線飛行;進行火場偵察,將火場態勢、火線長度、火頭數量等要素標繪在地形圖上;引導直升機進入預先選定的水源(取水點)位置。
2.7 其它安全管理
其他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飛行安全專題會、設置安全警戒、應急處置演練、定期體檢身體、每日作業時限以及應急藥品儲備等內容。
2.7.1召開安全專題會。基地定期召開森林航空消防飛行安全專題會,討論近期森林航空消防飛行安全情況,總結討論飛行事故案例,共同促進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7.2設置安全警戒。在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和野外臨時起降劃定停機點安全警戒區,禁止與工作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如出現其他人員進入安全警戒區的情況,必須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停機坪看守人安全看護基礎知識,培訓新上機作業人員安全常識,明確直升機危險部位。
2.7.3 應急處置演練。督促通航公司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應急管理水平,按要求編制《防冰凍災害應急預案》《飛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機組人員應急自救現場處置預案》等,制定詳細的應急演練計劃和方案,進行實戰演練飛行,提高參加演練人員的應急處置水平和能力。
2.7.4定期體檢身體。森林航空消防作業飛行屬于特種作業,需定期組織機組人員進行體檢,及時掌握機組人員的身體狀態,杜絕身體不合格人員執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務。
2.7.5每日作業時限。為防止森林航空消防空勤人員疲勞駕駛和超負荷作業,按照民航規定,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飛行員每天作業時間應控制在8小時內,超過作業時限機組人員有權拒絕再飛行。
2.7.6應急藥品儲備。為防止森林航空消防機上作業人員出現意外,直升機上應配備專用醫療箱,應急醫藥箱中應儲備創可貼、紗布、醫用膠帶、紅霉素軟膏、去痛片、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藥品。
近年來,直升機運用于森林防滅火工作已成為常態化,但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安全管理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需要加強安全管理,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本文以直升機安全管理為核心,從以上幾個方面探討了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的安全管理策略,以進一步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作業安全的可靠性。
■作者簡介:張志鴻(1964-),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應急航空救援、森林航空消防。
■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21A1515010946;廣東省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專項資金(2020-06);廣東省林業科技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20KJCX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編號:41371109。
*魏書精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