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春陽
摘 要: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例如百萬農民科學技術培訓、“一村一品”培訓、“陽光工程”科技培訓等。技術骨干認真分析了市場和農民的現實需要,采取了與實際相結合、模式多樣、理論聯系實際、方式靈活便捷的培訓形式和方法,提高了培訓的多元性和實效性,農民經過培訓真正能掌握科學技術,提高了農民的科學素質,增加了收入。
關鍵詞:農民;科技培訓;需求;分析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例如百萬農民科學技術培訓、“一村一品”培訓、“陽光工程”科技培訓等。技術骨干認真分析了市場和農民的現實需要,采取了與實際相結合、模式多樣、理論聯系實際、方式靈活便捷的培訓形式和方法,提高了培訓的多元性和實效性,農民經過培訓真正能掌握科學技術,提高了農民的科學素質,增加了收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的農民認識到要想致富單靠傳統老舊的方式是無法實現的,更需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那么參加農民科技培訓就成了最便捷快速的方式。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民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的需求較高,他們希望政府可提供更多有用實際的培訓機會,只有少數農民積極性不高,主要由于文化素質低,導致認識程度低,只有加大培訓力度,完善農民培訓體系,才會使農民對科技培訓更加需求。
調查表明,雖然農民雖對培訓的需求巨大,但其參加培訓目的不同。調查發現,其中增加收入的占61%,提高技能的占22%,獲得補貼的占15%,獲得政策支持的只占2%。廣大農民參加培訓主要是為了增加收入。
目前,大多數的農民渴望參加科技培訓,農民希望培訓的內容是他們目前所從事的行業,對于他們來說實用型技術培訓是受益最大的。因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仍然最需要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調查表明,大多數農民將第一需要選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梢?,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仍然是農業生產行業。對于問卷中“您期望哪些種植業的培訓”調查問題下回答“糧食”方面培訓的占57.79%,且在被調查者中以糧食為主要家庭收入的占71.30%,回答“蔬菜”的占41.46%。由此可見農民種植什么作物就需要相對應種植業的培訓需求。農民希望通過培訓可以學習掌握到更多的技術知識,從品種的選擇、合理的種植技術、高標準的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
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科學水平不斷發展,農民對科技培訓的授課模式也需求多樣。如互聯網技術、遠程教育方式等,使得授課模式不斷多樣化,但大多數農民還是容易接受傳統的教育培訓方式。調查顯示,希望現場實踐培訓學習的占40.80%,希望面對面理論課培訓方式的占28.56%。現場實踐培訓學習的形式得到農民的認可,因為其針對性強。而互聯網、遠程教育培訓方式等只能作為以上兩種授課模式的補充。但面授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具有不便性,在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上不能滿足學員的需要。然而,能夠達到現場培訓效果的學員更愿意接受遠程教育培訓方式,如互聯網、遠程教育培訓形式,這樣可能花費更少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愿意每年為培訓學習支付50元以內費用的占27%的,20%的農民愿意支付50~100元的費用,支付100~200元的占7%,大多數農民不愿意為學習培訓支付費用。雖然農民對提高科技水平、學習科學知識的需求迫切,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真實有效的學習,農民對自己想學習和掌握的致富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費用的限制。分析原因一是農民的經濟收入不高,二是農民不知道培訓以后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持觀望態度的人較多。若通過農民科技培訓真的可以使他們提高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生產技能,提高產量產值利潤,那么花錢培訓也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