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長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中山鎮各項事業都呈現出繼往開來的大好形勢。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范疇的鎮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也日趨規范化、法制化、高效化,從而全面提升了中山鎮村級財務工作的管理水平,促進了各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健康、有序。工作實踐中,不難發現“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只是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中的其中一項工作,但是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千頭萬緒,業務量不可謂不大;另一方面,該工作事無巨細,都容不得半點疏忽。但實際工作中,占主導地位的各村報賬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經管工作遲滯和低效。現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簡單分析如下:
中山鎮地處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西南部,全鎮轄11個行政村,15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萬人,總面積190平方公里,耕地1.6萬畝。
應文件要求,中山鎮在經管站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山鎮村級財務服務中心”。中心采取了“2+1+N”的工作管理模式,“2”即兩名村經管站干部,“1”即一名代理會計,“N”即各村報賬員。每一報賬項目,嚴格依據相關制度要求并按如下順序逐級審核并簽字(蓋章)確認后方予以辦理完結,具體如表1:
中心成立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在具體工作中基本實現了切實加強了村級會計工作,健全完善了級財務管理制度,完善了村級財務民主監督機制,加強了農村集體財務審計監督,加強了基層農村經管和財會隊伍的建設,強化了村級財務管理保障措施。
在“2+1+N”運行模式中,“前、中”都能嚴格嚴要求、高標準地完成工作任務。唯后者,在工作時間、能力、態度等各方面都表現欠佳。工作中多數報賬員之所以有這些“能力不足卻不努力提升工作能力、時間不夠卻不能科學安排工作時間的矛盾”等反常現象,原因不一而足。本人帶著以上問題歷時兩年深入各村實地進行了調查研究,總結起來其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4.1 村級具體事務不斷增加,各村報賬員普遍身兼多職
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不可避免各村面對的具體事務隨之增加。與此同時,村級組織人員的配備卻保持不變。在這種大背景下,各村報賬員身兼多職的現狀和財務工作的“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靈敏度高、精細度高”的特點之間的矛盾日益顯現。具體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加以比較分析:
4.2 思想意識方面態度不夠端正
根據各村報賬員在實踐工作中的表現和交流、觀察,都能得出一些報賬員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工作熱情不夠高漲、工作態度不夠端正等諸多缺點和不足。幾個案例可以供大家參考:
2020年7月7日,某村到經管站辦理報賬工作,經過工作人員審核發現,該村所報賬目欄目為“松花寨修路款8萬元”,而在所需材料之一的“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內容中反映的卻是“全村村民合作醫療繳納8萬元”,完全是風牛馬不相及。發現之后,我工作人員向該村報賬員嚴肅說明此事的重要性,特別強調相關文件精神“3萬元以上(含)必須要有能反映相關事項的村民代表決議”,但是,該村報賬員卻堅持認為“只要有反映相同數額的村民代表決議即可”。之所以出現這種嚴重的技術性問題,我認為,這與報賬員對本工作的漠視、對文件精神的漠視有直接的關系。
某村辦理一筆“村干部補助”的賬目,經過工作人員審核發現,本項目不符合報賬原則。在就這一賬目“為什么不可以辦理”的交流中,明確了這純粹是為了變相給相關人員發補貼。然而,工作人員卻一直重申相關文件精神而無果,該報賬員始終堅持“是否可以先給予發放,如果相關部門勒令退回再予以退回”。
多村出現同一種現象:代理會計在前期已經用文字的方式要求報賬員某份報賬材料缺少某些內容請給予補齊。但是,到了報賬的時候,報賬員卻還是原封不動地拿來,似乎并未看到代理會計的文字提醒。當我中心工作人員要求其完善材料之后再報賬時,他們卻提出“先予以辦理,之后再補齊材料”,不符合“各部門審核合格后方可辦理”的工作程序的要求。
4.3 業務能力方面欠缺
實踐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工作心態是做好村級財務工作的前提。而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具備一定的溝通表達能力是完成村級財務工作的保障。“能否不斷學習,是否善于學習,提升業務能力”是完成村級財務工作的關鍵。村集體資產、村務開支、相關政策等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就需要參與村級財務工作的各方人員加強學習,緊跟時代脈搏,通過不斷的學習進而科學、合理、合規地處理好相關業務。但是,在工作實踐中,報賬員“通過不斷學習和自我總結進而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的意愿不強,熱情不夠,有些同志在這個崗位上甚至可以說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導致他們的業務能力普遍過于低下。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其自身的發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山鎮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也許可以讓各位有所感觸:某村完成了一筆賬務的報賬工作,第二天,該報賬員拿了一張填好的與上次所報賬支票在“名稱、金額”等任何方面都一模一樣的支票要求我中心予以蓋章辦理。根據武平縣村級財務管理“所有村集體支出均需村黨支部負責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審核簽字和村主任審批”和“鄉(鎮)村級財務服務中心應嚴格按規定的審批權限予以審批”的相關規定“第二天”所辦理的業務也必定有最起碼的審批材料,但是,卻未見任何材料。當我中心工作人員要求其提供相應審批材料時,該報賬員還“據理力爭”,其他諸如“審批材料缺失,分項金額與累計金額不對等”等問題,在日常工作中更是時有發生。
4.4 客觀條件方面參差不齊
中山鎮全鎮轄11個行政村,總面積190平方公里,各村轄域較為廣闊,加之各村報賬員年齡、學歷等方面情況不同,良莠不一、參差不齊,這些客觀條件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各報賬員的履職能力不強、履職狀態不佳、履職程度不深等問題。
中山鎮在農村經營管理中,大膽、積極探索村級財務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在制度層面解決了很多切合實際的問題和難題,但是在工作實踐中,卻沒能達到預期的工作成效。現在這些問題能不斷浮現出來,相信在中山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鎮經管站“2+1+N”的工作機制下的同志一定能戒驕戒躁、不斷改正缺點與不足,并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山鎮經管工作的科學、高效、精準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