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閆 夏晶
為了提高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并給居民提供休閑場所,在建筑屋頂上營建綠地,稱之為屋頂花園。一些大城市,屋頂花園的營造已很普遍,不僅增加城市的綠地覆蓋面積,使綠地覆蓋率提高,而且在增加綠量的同時,起到調節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并且利用植物柔軟的枝葉輪廓改善鋼硬的水泥建筑外形、改變建筑體固有的形態,利用植物增加動態的景觀效果,豐富城市風貌。同時屋頂花園植物生長層的形成可改變陽光、氣溫對屋項影響,夏季使屋頂免受陽光直接曝曬烘烤,而冬季起到隔層作用,既降低屋內熱量的散失,也減少外部冷空氣侵入。
屋頂花園環境特殊,應選擇能耐干燥、耐潮濕積水、耐土層薄、淺根系,且栽植容易、耐修剪、生長緩慢、生長低矮、抗風的樹種。樓體愈高,對樹種選擇的限制愈多。常用的樹木有羅漢松、檜柏、灑金柏、鋪地柏、龍爪槐、紫薇、女貞、紅葉李、紅楓、大葉黃楊、小葉黃楊、月季、薔薇、紫藤、常春藤、爬山虎、竹類等。各地均有適于屋頂花園種植的樹種,盡量選擇鄉土樹種。
應針對屋頂的承重能力選擇相應的栽植類型。
2.1 地毯式
以草坪、宿根地被植物及低矮的團叢狀、墊狀木本植物營造屋頂花園,是主要針對屋頂承重比較小所采取的栽植類型,土壤厚度15~20厘米,應選擇耐旱、抗寒力強的攀緣或低矮植物,如常春藤、地錦、紫籐、凌霄、金銀花、紅葉小檗、迎春、薔薇等。
2.2 群落式
此種類型是屋頂花園常用的類型。利用生長緩慢、耐修剪的小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等不同層次的植物,形成立體栽植的植物群落,形成一定的景觀效果。此種類型所需承載力須大于地毯式栽植,土層厚度可達到30~50厘米。
2.3 庭院式
將屋頂花園建成露地庭院式綠地,所需屋頂承載力最大,既有樹木、灌木、草坪,還有淺水池、假山、小品、亭、廊等建筑景觀。但為了安全,將其沿周邊及有承重墻的地方安置。
做屋頂花園的基礎是做好防水處理,避免屋頂綠化之后出現滲漏現象。為提高防水作用,最好采取復合防水層,并作相應的防腐處理,以防止灌溉的水肥對防水層的腐蝕,提高屋面的防水性能和壽命。
直接在屋頂上鋪設排水層和種植層。排水層一般由碎石、粗砂、陶粒組成,其厚度以形成足夠的水位差為準,以利土壤中過多的水分順排水層流向屋面的排水管口。養護時需注意經常清理雜物、落葉,避免堵塞總排水口。基質選擇既要考慮基質對樹木生長所需的養分、水分的提供情況,又要考慮基質能否構成團粒結構、保水、通氣、易排水,而且還要在保證成本的前提下,盡量采用輕質基質,以減少屋頂的負荷。常用的基質有田園土、草炭、木屑、蛭石、珍珠巖等。
屋項花園綠化關鍵在于水,灌溉設施必不可少。在底面處理同時,須將灌溉系統安裝好。一般100平方米設一個水管進行灌溉,不宜控制面積過大,避免拖拉水管造成植物損傷。最好采取噴灌形式補充水分,既便利,又安全省水。灌溉以自來水為主,有條件的可在樓頂處設置澆灌水池。灌溉間隔一般控制在10天~15天。基質較薄的應根據植物種類和季節不同,適當增加灌溉次數。
花木栽植數月后,土壤開始板結變硬,吸收性、透氣性變差,雜草也開始生長,應使用鋤頭、鐵鏟等在花木四周輕輕碎松土壤,并除去雜草。中耕時避免傷及花根。秋季中耕,切斷部分花根,有助于須根生長。除去雜草,避免雜草爭奪養分與水分。
屋頂花園綠化阻斷了植物與大地的聯系,屋頂的氣候環境也比地面惡劣得多,不利于植物生長,管理不善將會使植物生長不良,嚴重影響屋頂綠化的效果,甚至造成屋頂花園綠化失敗。因此,必須做好定期清潔、疏導工作,保證水分供應是植物成活和生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