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包瑩瑩 杜海龍
摘 要:程序設計是基于計算機系統運行的課程類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對教學模式改革具有較高要求。文章在明確MOOC平臺概念和運行特征基礎上,分析了程序設計課程基于MOOC平臺新型教學模式構建的路徑,結合教學活動改革提出對應的構建要點,以此為相關院校教學改革提供參考,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MOOC平臺;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改革
0 引言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MOOC平臺應用已經成為高等教學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路徑。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MOOC平臺能夠為教學思維轉變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本文以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MOOC平臺應用為例,對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構建進行說明,以期為相關院校程序設計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1 ? MOOC平臺的概念和運行特征
1.1? MOOC平臺的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平臺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簡稱,又被稱為慕課。相對于傳統課程體系而言,MOOC以網絡課程為運行基礎,不限定學習者數量和范圍,由大量的教師團隊作為支撐,實現學生依照自身進度和實際要求進行學習。依托計算機技術的支撐,MOOC平臺不僅能夠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行為特征,還能夠實現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上的改革,有效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水平。
1.2? MOOC平臺的運行特征
MOOC平臺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應用已經有數年歷史,近些年來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從社會公眾群體的自學應用,逐漸覆蓋至現有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其主要具有如下方面特征:首先是具有開放性特征,在學生數量規模上沒有限制,能夠實現高等院校專業教學統一組織的問題,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促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1]。其次是具有高契合性特征,能夠與翻轉式教學模式改革有機結合在一起,構建新型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層面的協同教學管理,解決傳統教學管理中人力負擔大、效率低下等方面問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最后是優化教學組織體系,對于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能夠通過回溯性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問題,還能夠為學生討論分析創設更加優化的平臺,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深度交流。
2基于MOOC平臺的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路徑
2.1? 微課堂構建
構建適應學生學習要求的微課堂體系,是實現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前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微課堂的構建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首先是改革傳統備課模式,以集體備課形式為主,以學生角度提出教學活動開展的重難點問題。其次是針對重難點問題對微課內容進行組織設計,基本流程包括導入、回顧、展開、總結及訓練等。最后是完成微課的錄制,單個微課時間控制在15~20 min,錄制內容注重師生之間互動,重點講解重難點。
2.2?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構建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的核心,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教學法的實際構建,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內容:一是編程實驗課題的組織,要求軟件開發內容來自于實際工作,軟件運行主題較為明確,能夠實現由單一向綜合方向發展,難度、廣度和深度逐步提升[2]。二是在章節教學內容組織中,要給定學生2~3個靈活性的項目案例,以此讓學生更好地明確學習目標。三是組織實施“合作學習”、分組實驗等小組活動,堅持以“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各盡其能”為基本指導,一方面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觀和合作觀,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驗教學內容組織中,基礎知識操作無須占據較大比例,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操作和獨立思考空間,引導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掌握實驗內容,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2.3? 課程資源構建
課程資源構建是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要基礎,在課程資源構建中,需要注意如下3個方面的基本問題:首先是要確保教學資源的全面性,利用教學團隊的配合,完成教學大綱、教學日歷、課件、教案的修訂和上傳;完成實驗指導書撰寫,微課視頻軟件、作業資源庫等方面的建設。其次是要選擇合適的課堂資源教學平臺,例如超星、網易慕課平臺等,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從教學任務分發至測驗的全部流程建設。再次是要注意課程資源的更新,根據程序設計行業發展特征,及時補充教學資源,為學生自主性學習奠定基礎。
2.4? 評價體系的重構
教學評價體系的重構是協同教學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實施較容易忽視的基本環節[3]。課程評價體系的重構,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MOOC平臺所具有的統計功能,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分析單個學生的評價曲線,以此更加精準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二是要將學生自評和互評納入評價體系,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評價主體,客觀性不足的問題。三是要能夠強化評價的指導作用,真正使學生利用評價曲線明確自身學習不足,確保評價結果的指導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3基于MOOC平臺的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要點
3.1? 堅持以學生為學習活動主體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被提升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具體落實卻存在較大困難。尤其是在部分院校的教學改革中,雖然從理論上不斷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將MOOC平臺導入教學模式體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利用MOOC平臺進行預習和自主性學習,另一方面則要能夠利用MOOC平臺所提供的教學資源,解決傳統學習方式存在的資源不足、形象化不足等問題。同時,在線下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做好學生課堂討論方面的組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勢,引導學生將個體學習與團體學習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
3.2? 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
MOOC平臺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具備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便利條件,但是在教學活動推進過程中,依然需要教師層面做好對應的引導。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集中在如下3個基本層面:一是在課前教學設計方面引導,MOOC平臺的教學資源較為豐富,但是針對學校層面的針對性較為薄弱,要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搭建對應的教學平臺,必須要求學生在對應層面進行引導[4]。二是在小組討論活動中的引導,也就是在針對學生的討論和思考,進行對應性的指引,確保討論活動開展整體保持在對應方向要求內。三是做好學習效果評價方面的引導,利用MOOC平臺所給出的學習曲線,對學生課后復習和自主學習進行指導,確保學生學習效率能夠全面提升。
3.3? 合理劃分線上線下比重
MOOC平臺屬于全過程的線上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層面會過于強調線上教學的重要性,忽略了線下教學活動組織。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發現,線上模式依然無法完全替代線下教學,尤其是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具有較高要求的程序設計教學課程,依然需要學生以針對性的實踐訓練作為基礎,因此在教學體系構建中,不能夠過于強調線上教學模式應用,而是應當將二者有機結合,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4? 實現協同創新能力培養
教學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好地培養學生協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過程中實際問題分析,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表現和考核結果的綜合分析,對課程實施各個階段問題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發表疑問,并由其他同學進行答疑,以此不斷提升學生在協同學習中的參與力度,優化學習方式,從而更好地實現協同創新能力培養。
4 結語
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僅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成效提升具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更是對學生終身學習習慣培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多方面問題,教師必須強化對這些問題的總結和分析,采用對應的措施進行優化,從而真正將教學模式改革落實到位,更好地實現程序設計教學課程改革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殷榮網,張少巍.程序設計課程MOOC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實踐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20(5):125-129.
[2]陳松云.知識協同創新模式與MOOC的教學設計[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108-114.
[3]張福泉.基于MOOC+SPOC的協同教學模式的若干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9):185-186.
[4]翁暢平,彭文虎.MOOC教學協同下的數字教參服務系統需求分析與建設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3):32-35.
(編輯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