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杏麗 王鈺
摘 要: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是我國2015年新增設的一級學科,該學科的建立反映了社會對該學科領域人才的重大需求。網絡空間安全是實踐性特別強且多學科交叉滲透的一門新興學科,如何有效培養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已經是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根據山西大學的實際情況,文章通過研究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目前的現狀和不足,從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模式、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方面探索網絡空間安全研究生培養思路,盡早為山西省培養網絡空間安全的高端人才。
關鍵詞: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創新實踐
1 研究網絡空間安全的意義
1.1 網絡空間安全的定義
網絡空間是所有信息系統的集合,是人、計算機和各種物理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形成的虛擬空間[1]。雖然網絡空間是虛擬空間,但是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間,正全面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2]。網絡空間安全指網絡空間面臨的所有安全問題。網絡空間安全涉及到在網絡空間中的電子設備、電子信息系統、運行數據、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網絡空間安全是動態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網絡空間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立的,它是一門高度交叉的學科,屬于近些年的新興學科,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復合型人才,要求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學科交叉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多項技能[3]。
1.2 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網絡安全是當今技術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從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看,近些年互聯網在我國高速發展,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高達9.4億,相當于全球網民規模的1/5。我國互聯網普及率67.0%,已經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間3.7小時。然而,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安全漏洞帶來的風險也無處不在,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網絡空間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表明,僅2020年4月,我國境內感染網絡病毒的終端數近144萬個,給國家、個人帶來了巨大的威脅。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政府、企業、用戶關注的焦點。所以,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網絡空間的安全。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2014年? ? ? ? 2月27日召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維護網絡安全,主動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進程,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近些年,山西省也相當重視網絡安全,多次出臺政策,貫徹落實“國家發展”和“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因此,培養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勢在必行,加快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的同時,必須探索全新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研究生培養體系,改革創新網絡空間安全研究生的培養機制,培養急需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加大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只有致力于培養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個城市的人才需求。
2 國內外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2.1 國外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很成熟。例如,美國于1995年首次著手建立高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機制;2002年便開始正式系統培養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人才;2003年,把網絡空間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高度;2009年,奧巴馬在演講中把網絡空間安全威脅定位成面臨的最嚴重的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挑戰之一[4];2011年,奧巴馬政府又發布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教育戰略計劃》,進一步強調加強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工作;2014年5月,美國發布《網絡安全人才隊伍框架》的更新版本;2015年,奧巴馬下令成立網絡威脅情報整合中心(CTIIC),旨在協調整合美國現有機構搜集的網絡情報,這標志著美國通過20余年的發展,已初步建立了相當完善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發展體系。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英國于2009年發布國家信息安全教育計劃。日本于2010年開始與美國進行網絡安全的人才培養合作。法、德、俄、韓、以等國家網絡強國都在2010年前后將網絡安全建設和網絡安全人才儲備提升到國家重點工作層面[5]。
2.2 國內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發展起步較晚,但現在我國擁有的網民數量最多。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的發展,2001年教育部批準高校設立信息安全專業;2002年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也開始自主設立了一些和信息安全有關的二級學科[6]。2003年出臺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強調要加強我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2005年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對信息安全學科體系研究提出了指導性意見。2007年教育部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并且下達了“信息安全專業指導性專業規范制定”和“信息安全專業評估”兩個教學科研項目。2012年國發23號文件提出大力支持信息安全學科師資隊伍、專業院系、學科體系等建設,為高校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提供政策支持[7]。2013年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2014年網絡空間安全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真正把培養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人才列入國家的發展規劃中。2015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首次明確“網絡空間主權”概念。同年,在“工學”門類下增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8]。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的迸發、活力涌流,是難以成功的。”[9] 2016年初,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統計我國相關專業每年本碩博士畢業生之和僅8000余人[10]。2016年6月,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中從國家層面強調了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加快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和院系建設,完善本專科、研究生教育和在職培訓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等指導性意見。并計劃在2017—2027年間支持建設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示范項目,以便快速培養出世界級網絡空間安全人才[11]。2018年3月,18所高校新增的“網絡空間安全”本科專業[12],黑龍江大學等院校陸續建了網絡空間安全碩士一級學科,其熱門程度不亞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2019年底共有11所高校被評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隨著各大高校的共同努力和協調配合,截至2019年,網絡空間安全在全國共有36所院校有了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56所院校有了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這意味著我國已經有實力獨立發展網絡安全人才培養[13]。
在時間上,我國的網絡安全的人才培養已落后于發達國家。雖然我國不斷出臺政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取得一定進展,但專業人才缺口仍然較大,而山西省在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方面的培養更是空白。因此需要借鑒國內外培養網絡安全人才成熟的方法,形成適合山西省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高素質網絡安全人才的歷程。
3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初期階段的幾點建議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涉及以信息構建的各種空間領域,研究網絡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網絡安全是當今技術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也是人才缺口最大的領域之一,培養更多的網絡安全人才刻不容緩。我國迅速采取措施,培養技術型人才,雖略顯成效,但是還存在許多問題。而山西省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的培養尚是空白,以下將參考國內外的網絡空間安全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給出山西大學在該學科設置初期的幾點建議。
3.1 完整課程體系及特色課程建設
網絡空間安全屬于新興學科,在國內尚未建立成熟、合理的學科課程體系,在山西本省更是空白。因此,探索與建立一套操作性和針對性強的符合山西省人才培養實際情況的課程體系是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前提。以優秀網絡空間安全研究生培養為目標,結合專業特點、辦學層次、招生規模等因素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整體課程體系建設,是學科設置初期建設課程體系的不錯選擇。
根據網絡空間安全的國家戰略要求和人才市場需求,結合山西大學的學科方向和發展布局,遵循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指導規范,參考美國已經比較成熟的網絡空間安全課程指南,從頂層整體設計,完善研究生課程培養體系,建立突出本學科研究特色的課程,如面向防止非法數據和惡意數據侵入的安全的機器學習模型的課程。這個方向是近年來國內外新興起的研究方向,安全的機器學習模型技術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既強調數學與計算機專業基礎,又特別重視實驗與實踐,體現信息安全技術與計算機、人工智能、軟件工作、密碼學、數學等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注重強化學生的信息安全分析能力與解決相關復雜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強調創新實踐能力與學生個性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另外,也可以開設一些專題,如分布式機器學習,可解釋的人工智能,對抗訓練等來介紹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
3.2 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是建立在數學、計算機、軟件工程等多學科基礎上的多學科交叉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在加強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更應該開展不同形式的新實踐教學模式探索,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實踐教學效果。
在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將小組教學與分組討論、團隊協作教學、真實案例教學、問題導向式教學、項目參與與體驗式教學、翻轉課堂、MOOC、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以及數學、計算機、軟件工程等多學科相關課程相融合,突出真實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戰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加強理論與實踐綜合素質培養。
此外,可以通過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實習平臺,與企業合作,根據不同單位對就業者的要求培養不同的網絡安全人才。例如,對于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可實行1+X的培養模式,第一年學習理論知識,之后與公司合作,實習提升實戰能力。
3.3 學科競賽比賽、綜合培養平臺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網絡空間安全類的工學學科更加看重學生參與相關學科比賽、競賽、實踐工作的經歷和經驗,看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創新創業能力。依托學校的數學、計算機、軟件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人才綜合培養平臺,以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寬廣的國際視野、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高級工程人才。
鼓勵與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全國密碼技術競賽、全國數學建模比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競賽等學科競賽,建立網絡空間安全示范性實踐教學科研實驗和實訓研究生綜合培養平臺,引導學生切實參與研究生導師的科研項目以及實驗室科研管理,充分利用與企業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增強學生的安全技術和創新創業意識,加強與網絡空間安全從業者和創業者的交流。
4 結語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的設立為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本文結合山西省自身特點,為山西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法提供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還非常粗淺,是否合理也有待進一步商榷,還需持續關注教學效果,跟蹤畢業生的就業發展情況,隨時總結分析并及時調整。希望在山西省政府、各類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山西大學能夠在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早日為山西省培養網絡空間安全的高端人才,為山西省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沈雅君.我國網絡空間認知域安全探析[J].東南傳播,2017(7):84-85.
[2]尹麗波.重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J].中國信息安全,2014(12):117.
[3]IVAN M M,ENRIQUE H,JOSE M G,et al.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effectively provide network security skills[J].Computers & Education,2013(11):225-236.
[4]李建華,邱衛東,孟魁,等.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內涵建設和人才培養思考[J].信息安全研究,2015(2):149-154.
[5]王永娟,袁慶軍.世界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現狀、特點及啟示[J].網信軍民融合,2019(10):51-55.
[6]任帥,范傲雄,張弢.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課程研究—以長安大學“信息隱藏技術”課程教學優化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19(8):82-85.
[7]封化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建設高素質的網絡安全隊伍[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16(3):1-7.
[8]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增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的通知(學位[2015]11號)[EB/OL].(2015-06-11)[2021-07-18].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1511/t20151127_221423.html.
[9]張連成,郭毅,程蘭馨,等.“新工科”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實驗教學改革探究研究[J].網絡空間安全,2019(10):101-104,109.
[10]高鑌,伍一,彭加亮.黑龍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碩士培養模式探索—以法國工程師教育模式為借鑒[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1):139-142.
[11]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中網辦發文〔2016〕4號)[EB/OL].(2016-06-06)[2021-07-1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07_271098.html.
[12]陳凱,付才,鄒德清,等.網絡空間安全綜合實踐分級通關課程體系構建[J].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2019(3):67-74.
[13]王玉英,李巖,李念峰.大數據背景下網絡空間信息安全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情報科學,2020(6):133-138.
(編輯 姚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