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敏
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革新與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新形勢與新機遇下面臨諸多挑戰。只有正確引導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資源合理整合,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推進現代教育發展,與英語課程實現有機融合,促進我國英語教學現代化轉型與升級。順應當前英語教改趨勢,文章簡述英語生態教學理論出發點與內涵,闡明英語教學生態系統研究現狀,從多方面入手,詳細總結平衡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生態系統構建框架與內容,以此提高當前英語教學整體質量。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英語教學;生態平衡;網絡環境
0 引言
目前,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計算機應用范圍持續擴大,社會生產與群眾生活均受到計算機網絡影響。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資源整合具有聯系、發展的動態特征,所以,在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時,應客觀對待并積極處理優化過程中的失衡現象與消極影響。這些失衡現象在差異化實施過程與環境中呈現方式也不同,并且都對我國英語教學模式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必須調節已存在的失衡問題,保證計算機信息技術下英語教學的良性發展。
1 英語教學生態理論出發點與研究內涵
教育生態學主張將教學任務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規范環境進行融合,整體性判斷學生心理變化與教育對其產生的作用;判斷多種層次教育主、客體與其他環境之間的關聯關系,為英語教學優化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教育生態學所揭示的相關結構、功能、原理、規律、行為、演替、檢測以及評估等,與上述兩門學科的下分學科均存在一定的交叉,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當前國際領域對于此學科的討論較多,盡管整體上依然參照了原本的生態價值觀,但是,受到兩種學科的相互作用,研究重點、目的以及形式均出現一定分歧[1]。
2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模式生態平衡中的研究現狀
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促進英語教育生態環境的平衡,其演化與變革過程即為英語教學自身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在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技術背景下,英語教學模式中的生態環境系統的構建不僅復雜,還會涉及到諸多方面。基于傳統英語理論框架與教學模式,英語教學模式生態環境平衡系統的構建面臨嚴峻考驗,集中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英語教學模式生態化理論較為欠缺;第二,不具備充足、完備的英語生態化教學方案;第三,英語教學環境因素之間的關聯關系較為復雜,尤其是在多種數據累計增加后的各項英語教學系統數據。通過對其增長態勢的分析,可以合理判斷英語教育發展規律,但需注意的是,目前大數據具備體量大、產生效率高、格式多元化的特征,這一特征與英語教育中的累計數據特征相吻合[2]。
3 計算機信息技術下英語教育生態平衡系統的構建
3.1 英語環境數據及其他資料
大學英語生態環境研究的核心是分析各種英語教育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的前提是收集和整理相關英語教學數據。基于計算機信息網絡模型,數據與主要內容是從教室環境、課外環境以及實踐環境中收集和整理。收集互聯網數據、學習系統數據與多媒體數據,展開有序整理與組織。大學英語教學生態環境數據主要包括3種類型:課堂教學環境數據(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外部環境數據、實踐環境數據。英語教學的多數材料有:通過互聯網渠道收集的各種英語學習材料、各種英語教學生態環境系統數據、音頻與視頻英語學習材料、英語微課程學習材料、語料庫等[3]。
3.2 英語教育關聯關系
3.2.1 教師與學生
師生是英語教育活動的基本參與主體,他們相互影響并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英語教學生態課堂。伴隨計算機信息技術及其相關技術的應用,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關系出現變化。在計算機信息技術時代,師生關系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還是將零散知識進行有機整合與聯系的創造者。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實用知識,并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科學指導,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因此,師生之間的關系已經從具有明確的知識傳授關系轉變為學習過程中的合作關系。
3.2.2 教學方法與獲得效果
計算機信息技術改變了英語教學模式,這一變化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英語學習數據庫內信息資源不斷擴大,學習內容更加完善;第二,英語教學資源豐富,多樣化互聯網和多媒體的英語教學平臺與教育手段協同發展。根據學習個體的差異化特征,計算機信息技術下的大數據技術被用于提取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法,具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通過比較學習特征,我們可以為不同學習個體定制學習材料,以創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3.2.3 課外實踐與教學效果
課外練習和第二課堂能夠快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由于每個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必要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多樣化特征進行針對性英語教學,這也是提高英語學習效果、開展課外活動與第二課堂的關鍵。以學生為主體,確定其在受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并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接受知識的方式,對課外練習和第二課堂進行分類和定制。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判斷課外練習和第二課堂是否起到積極作用,并向學生推薦適宜其發展的課外練習和第二課堂。英語教學模式生態平衡系統本身也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以實現課后實踐和第二課堂為重點的教學效果。
3.3 英語教育生態平衡模式
3.3.1 學習資源獲取環境
英語教學生態平衡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學習資源獲取環境的建設。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量教學資源已經實現了網絡和系統的跨越式集成,英語教學將打破時空約束。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地改善組織,并合理整合、利用、調度大量學習資源[4]。
3.3.2 課堂生態環境
英語課堂是教學活動中的基本生態環境,具有系統、平衡、和諧的優勢特征。英語教學模式中的生態學觀點是將計算機信息技術等作為生態系統的關鍵性組成部分。在此英語教學生態系統中,教師與學生都需要使用計算機并強化自身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優化傳統學習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差異化特征與實際情況,定制針對性學習方案,在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的同時,向現代英語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信息技術背景下,創建自由、和諧、健康的英語教學生態環境系統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計算機技術的合理應用,為平衡傳統英語教學生態環境帶來了可能。計算機信息技術本身作為現代化產物,同樣為英語教育生態平衡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基礎。在構建英語教學生態平衡時,生成海量信息資料庫,用以英語教學。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環境的綜合化水平、平衡性以及合理性。創建多種因素相聯結、相依存、相平衡的英語教學模型與環境,積極探索計算機信息技術下理論課堂與實踐活動相互融合的英語教學模式,這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引導價值。
[參考文獻]
[1]盛特喜.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J].知識窗,2021(2):104.
[2]劉訪.計算機輔助教學對英語詞匯學習影響的文獻綜述[J].海外英語,2021(4):130-131.
[3]胡琳.多媒體網絡教學在英語繼續教育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1(9):142-144.
[4]黎闖進.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線上教學互動模式研究[J].英語廣場,2021(4):85-87.
(編輯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