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娟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高等數學”教學逐漸建立起了信息化的模式,網絡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在“高等數學”教學內容中,提高了“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實際效果。文章指出“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是“高等數學”教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工作者要把網絡技術和“高等數學”教學融合起來,借助海量的資源優勢擴充“高等數學”教學資料,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高等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解決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社會輸送具有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達到“高等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
0?引言
網絡時代下,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新興的教學技術被應用在“高等數學”教學領域,讓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對于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創新發展來說,數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人們在改造社會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轉化為數學模型的方式而得到解決,這也體現出了社會對“高等數學”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比較大,如果“高等數學”教學長時間停留在傳統的模式限制之下,會阻礙學生對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高等數學”教學要借助網絡時代的東風,創新教學技術,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1?“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1.1? 教學模式單一
“高等數學”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課程,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理以及概念理論的推導,這些都需要學生加以掌握并學會運用,也就意味著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把一章知識點詳細地向學生闡述。更重要的是“高等數學”課程安排內容比較緊湊,如果教學方式不先進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傳統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教師的板書為主,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傳授“高等數學”專業知識,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沒有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高等數學”教學缺乏靈活性,效率也不高,沒有借助網絡資源的優勢對數學教學資源的補充來說也是不利的。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向學生傳授邏輯性的知識,卻沒有意識到邏輯性的培養,數學學習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練習,而不是單純的記憶和模仿。單一化的學習模式使“高等數學”教學缺乏新鮮的血液,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來說也是一種阻礙。
1.2? 缺乏對信息化資源的運用
在網絡時代下,我國“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值得分析。教學工作者缺乏信息化的素養,沒有對網絡資源加以整理利用,是信息化時代下“高等數學”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關鍵。具體而言,網絡時代最突出的優勢就是海量的學習資源,互聯網能夠為“高等數學”教學提供資源管理平臺,如果教師能夠對信息化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將會使數學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學校對信息化的構建缺乏重視程度,網絡學習平臺和學習資源不能加以整合利用,導致我國“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較為傳統。即便是利用搜索引擎查閱資料,也僅限于對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沒有建立系統性的“高等數學”教學網絡,更沒有突出本校的教學資源特色。雖然有一些高等院校已經建立了“高等數學”網絡學習平臺,在學校的校園門戶網站上開設了“高等數學”學習窗口,但是效果卻不好,這主要是由于網絡學習平臺中缺乏精品的網絡課程資源導致的[1]。很多教學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巨大優勢,在制作課件搜集資源的過程中敷衍了事,導致網絡課件良莠不齊,精品課程資源匱乏,即便是利用了網絡學習平臺的學生也難以獲得優質的學習資料。除此之外,教師的信息素養不高,信息化的應用意識不強,很多教師缺乏對網絡技術等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他們寧愿固步自封也不愿意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學習完善自身,以上原因綜合導致了我國“高等數學”教學在網絡時代下質量提升困難,也無法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作用[2]。
2?網絡時代下關于“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2.1? 線上+線下,實現教學模式多元
“高等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具有知識應用能力的人才,圍繞著最終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工作者要結合網絡時代的技術優勢展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體現出“高等數學”教學的多元化。隨著我國教育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各個高校都配備了信息化的教學設施,為網絡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網絡環境,教學工作者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觀念,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和手段建設教學資源,把微課、翻轉課堂、慕課平臺等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引入“高等數學”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3]。網絡技術能有效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效率,讓教師的教學擺脫傳統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也為教師教學節約了大量的筆記和板書時間,讓知識進行上下串聯,縱橫聯系。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突出重點和難點,制作先進的多媒體PPT,利用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教學載體順利地表達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加強“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容易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在講解二重積分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功能設計無限劃分的動畫,把無限劃分中的極限思想立體地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二重積分的概念,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在這里必須要指出的是,雖然網絡時代下多媒體教學技術擁有較大的優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多媒體教學能夠完全替代傳統教學,相反,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技術要實現完美的融合,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平臺,才能更好地對“高等數學”教學課堂進行優化,如果一味的濫用多媒體教學,將會導致教學走馬觀花,形式大于內容。在講解“高等數學”重點公式的時候,教師要采用多媒體課件交叉板書的模式,把重要公式的推導過程寫在黑板上,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疑惑或不懂之處,教師要耐心地為學生講解,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2.2? 做好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開發工作
“高等數學”教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還需要打造良好的網絡教學平臺。第一,要建設網絡化的學習資源。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平臺非常重要,在網絡時代下,教學工作者可以把海量的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和整合,教師也可以在學校的官方網站或者學習通上發布本節課的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料,學生在學習之前可以登錄網站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信息進行課程的預習,提高學習效率[4]。很多學校目前還沒有建立起適合本校教學資源的教學空間,要盡快地把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提上議事日程,或者要提高原有網絡教學平臺的兼容性,對優秀數學教案和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結合“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知識的系統化串聯。學生也可以參與網絡教學平臺的打造和構建,提出自己的意見,讓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更加符合學生的使用需求。第二,網絡技術的運用要做好信息化的課程開發。針對上文提到的很多學校缺乏精品“高等數學”教學課程的問題,高校要加以重視,要發動教學工作者,把他們設計精品的教學教案傳送到教學平臺中,讓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學校可以給予積極研發信息化課程的教師一部分物質獎勵,提高積極性[5]。教學工作中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能形式大于內容,更不能敷衍了事。本校的教師對本校學生的學習狀況比較了解,要有針對性地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找到學生的易錯點,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在完成視頻錄制之后,還需要保證上傳質量,防止視頻中出現卡頓畫面、模糊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反映的關于教學的問題,及時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的調整。
2.3? 開發信息化的教學軟件
“高等數學”如果有了信息化教學軟件的幫助,將會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比如Matlab,Mathematica就是常用的“高等數學”教學軟件,可利用“數學”軟件中的計算程序,對求導、積分、微分方程等進行賦值運算,利用軟件得出的數據準確性更高;還可以利用軟件的圖像功能,函數立體圖像及曲面圖形進行繪制,用動畫演示的方式把圖形的空間變化、數值計算的過程演示出來,幫助學生對已知的理論進行驗證,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的表達出來。
3?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下關于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建設線上+線下的教學平臺,實現教學模式多元,做好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開發工作,開發信息化的教學軟件,提高高數的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任曉燕.網絡時代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分析[J].數碼世界,2020(12):115-116.
[2]宋宜美.信息化輔助高等數學線上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資訊,2020(31):48-49,52.
[3]陳瑞閣,黃光東.多元化、立體化、信息化教學模式融入“高等數學”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20(3):52-55.
[4]李文洪,伍朱莉.針對“互聯網+”的高校數學教學對策[J].黑龍江科學,2020(19):84-85.
[5]李苗.基于信息化教學的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3):54-55.
(編輯 傅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