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奇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安寧療護對晚期直腸癌患者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綜合科室收治的晚期直腸癌患者80例進行觀察,隨機進行分組,對照組(40例)接受常規護理,常規鎮痛,并隨訪并觀察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并提供及時治療。實驗組(40例)實施安寧療護的方式,比較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實驗組在患者滿意度、住院舒適度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長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驗結果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優質安寧療護能夠提高直腸癌患者的護理質量,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安寧療護;晚期直腸癌患者;護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2-0091-02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且目前惡性腫瘤無有效根治的手段,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放、化療及手術或綜合治療等方法來治療直腸癌。治療后的副反應往往令患者痛苦不堪,特別是化療后的副反應,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1 ]。一般醫院的院內護理側重于患者身體的護理,尋求一種優質的安寧療護模式已經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2 ]。優質的安寧療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及時發現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為此,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綜合科室收治的晚期直腸癌患者80例進行觀察,以判斷安寧護理在患者護理中發揮的作用,實施如下方法。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綜合科收治的晚期直腸癌患者80例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隨機進行分組,各40例對照組最小年齡為42歲,最大年齡為81歲,平均(59.12±6.15)歲。實驗組最小年齡為43 歲,最大年齡為82歲,平均(59.78±6.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間無可比性(P>0.05),可以進行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常規鎮痛,并隨訪并觀察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并提供及時治療。實驗組實施安寧療護的方式,采取的具體方式如下。
1.2.1 飲食療護
大多數直腸癌晚期的患者由于病情持續時間長,身體已經是惡病質的狀態,處于極端虛弱和消瘦的狀態,這時候往往很難進食,胃腸功能也在逐漸的衰退之中,因此患者的生存期越來越短[3]。因此對于直腸癌晚期患者的飲食護理方面需要加強患者高蛋白、高熱量和高纖維素的飲食原則,同時要保證食物清淡容易消化,為患者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必要時可以采用鼻飼或腸道營養等支持。在飲食中還需要補充各類維生素和新鮮的瓜果蔬菜[4]。指導患者注意不要吃太多干燥粗糙的食物,要忌煙酒,避免疾病的惡化。總之,直腸癌晚期的患者的飲食原則應當遵循均衡飲食,保證營養供應,控制每日主食、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1.2.2 運動療護
對于直腸癌晚期患者而言,運動對癌癥的預后和治療有顯著的療效。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可以讓血液循環加速可以讓自身免疫系統更高效清除腫瘤細胞,當機體處在運動狀態時,血液中分泌出的干擾素比平靜狀態下多出一倍以上,這部分干擾素有利于清除腫瘤細胞。另外,在運動時人體需要更多氣體交換,可以促進致癌物排出,因此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腫瘤患者康復,延長患者生存周期,降低腫瘤的復發幾率和轉移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期[5]。直腸癌晚期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感,對于此類因癌癥引發的精神創傷,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做一點偏柔性的運動,如騎車、散步、慢跑等。這些運動可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心情。
1.2.3 心理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當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進行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的壓力。護理人員與患者對話時應當注意語氣溫和,態度親切和藹,給予患者足夠的耐心,讓患者平靜述說。可以告訴患者病情轉歸的規律,讓患者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病情,幫助患者建立生活和治療的信心。對于有宗教信仰的患者而言,可以引導患者找到精神上的寄托[6]。另外,護理人員還應當鼓勵患者家屬尤其是配偶多鼓勵患者,監督患者的日常用藥、飲食和運動等多方面,耐心護理患者,提高其治療的積極性。
1.2.4 疼痛療護
晚期癌癥患者往往腫瘤會侵犯身體的組織和器官,造成各種疼痛的表現。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定期查房,觀察病人的體征,并且根據病情變化來采取措施。在患者疼痛過于劇烈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音樂療法、加強情緒釋放等來減輕患者疼痛。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還應當根據患者情況遵醫囑給予患者止痛藥治療,對于癌性疼痛,可以適當選擇嗎啡、鹽酸氯丙嗪等藥物進行止痛治療,目前臨床中性價比最高,應用最廣泛的止痛藥物是嗎啡。我國癌癥指南建議,對于癌癥晚期的患者,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對嗎啡的需求,但是不建議對所有癌癥的患者都是用嗎啡止痛,應當根據具體的病情特點,遵循相應的治療原則[7]。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屬幫助按摩疼痛部位以緩解患者疼痛,緩解壓力,同時和醫師共同制定適宜患者的個性化方案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提高治療效果。
1.2.5 環境護理
晚期直腸癌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需要安靜的環境才能達到最佳的療養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當保證患者房間舒適度高并且通風良好,在病房內,護理人員應當做到輕說話、輕行走,給予患者良好的治療環境。
1.2.6 生活護理
護理人員應注意直腸癌患者的皮膚護理,幫助患者多翻身,多按摩皮膚,保證患者皮膚的血液循環。同時應當做到及時更換污損的床單,并且定期為患者做好身體的清潔,保證患者皮膚的舒適清潔。同時在清潔患者皮膚時,護理人員也應當盡量不要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等,也要避免使用熱水清洗,避免對局部皮膚造成傷害[8]。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還應加強患者口腔護理,保證口腔衛生清潔,及時避免感染的發生。睡前還應當叮囑患者洗個足浴,喝一杯熱牛奶,有助于促進患者的睡眠,同時叮囑患者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持生活規律。
1.2.7 人文護理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知識水平、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以個性化的方式組織適合患者的活動,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 患友之間可以交換感情,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孤獨感,放松身心,有效減輕癌癥帶來的痛苦。
1.3 觀察指標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和舒適程度以及根據住院時間長短和并發癥的情況等來綜合評估患者的護理效果。
1.4 處理方法
通過采用SPSS26.0軟件,使用Pearsonχ2統計及成組設計的t檢驗, 結果P<0.05則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滿意度為80%(32/40),實驗組是100%(40/40),(χ2=6.933),(P=0.005<0.05)。
2.2 兩組舒適度評分、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舒適度高、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χ2=8.032),(P=0.003<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1例,發生率是2.5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10例,發生率是25.00%。
3 討論
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安寧療護在臨床結直腸科室上應用越來越廣泛,且真正做到了從患者的角度出發,不斷考慮提高患者的舒適感。晚期腫瘤的患者身體上遭受重大創傷,而且精神上壓力巨大,當醫生臨床宣布癌癥患者失去醫療的價值的時候,就預示著患者即將面對死亡。有很多直腸癌晚期的患者已經不存在臨床醫療價值,而且長期遭受癌癥的折磨,身心上飽受痛苦的摧殘,進一步接受治療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負擔,同時也給患者家屬帶來經濟和身心上的壓力和負擔。因此開展安寧療護,是以患者為護理對象,從生理方面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疼痛折磨。同時可以在社會方面讓患者有身處社會大家庭的存在感和自我意識,從社會倫理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命價值,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社會的溫情和安全感[9]。對大多數的晚期癌癥的患者而言,他們接受安寧療護的目的并不是享受高端的醫療服務,而是為了基本的生理和心理的滿足,盡量減少疾病的痛楚,這些舉措包括止痛、臨床癥狀的對癥控制,基礎護理工作以及心理咨詢輔導等。安寧療護可以在患者面臨死亡前的一段時間為患者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度過美好的時光。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屬均認可安寧療護的意義。安寧療養在延長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時間的同時,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晚期直腸癌患者的化療常常引起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心情緊張等副作用,且治療難度大、效率低,患者的舒適度不佳。安寧療護作為一種全新、優質、科學的護理手段,充分做到了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滿足了患者身心的需求,讓晚期癌癥的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生命的尊嚴[10]。安寧療護提高了治療效果,減輕了治療的副作用,滿足了患者身心的需求,同時也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晚期直腸癌患者實施安寧療護對相對于常規護理效果更優,對癌癥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臨終關懷是醫學人文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的表現,它可以緩解家屬的精神和心理負擔,讓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提升,減少患者并發癥引起的不適,同時也讓患者治療的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1 1 ]。
參考文獻
[1] 許娟娟.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疏導的效果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2):86.
[2] 董瑤,王芳.階段性疼痛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9):30,43.
[3] 李會玲.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疼痛管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1):152-153.
[4] 王秀云.舒適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1):126-127.
[5] 賈蘭云.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41,168.
[6] 賀茹,李津.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疏導作用探討[J].名醫,2019,10(9):185.
[7] 王莉.臨終關懷護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9):89,94.
[8] 劉軍香.臨終關懷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及不良情緒的緩解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2):150,153.
[9] 章華麗,孫烽.晚期腫瘤患者臨終關懷的措施與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9):135-136.
[10] 朱麗萍, 韓巧云.臨終關懷護理對高血壓合并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3):127.
[11] 雷雪梅.臨終關懷護理在晚期癌癥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 2016,14(22):2339-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