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梅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圍術期不良情緒的影響。方法:依據納入及排除標準,將本院收治的62例膽結石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31例。對比兩組疼痛[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焦慮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兩組VAS評分、SAS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干預組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6.77%較對照組74.19%明顯升高(P<0.05)。結論:膽結石手術患者行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焦慮、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推薦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膽結石;不良情緒;圍術期;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2-0095-02
膽結石包括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三種,主要由感染導致,為臨床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 1 ]。進食油膩食物、暴飲暴食均可誘發膽結石,也與抵抗力下降、勞累、精神緊張等情況有關。膽結石患者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由結石引發炎癥導致的右腹隱痛以及膽道痙攣收縮導致的急性膽絞痛,常伴有嘔吐、惡心等癥狀。隨著疾病的逐漸發展,膽結石可轉化為膽囊癌,同時還可伴有慢性炎癥、感染等疾病[ 2 ]。目前針對膽結石,患者應通過手術將結石清除,進而治愈疾病[3]。但大多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易引起圍術期焦慮,影響治療效果[4]。本研究對膽結石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以期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改善,現做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膽結石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相關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膽結石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目的及內容并簽署同意書;(3)患者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1)具有活動性傳染疾病患者;(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臟疾病、重大器官衰竭等疾病患者;(3)溝通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及精神狀況存在障礙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納入患者分為干預組(31例)和常規組(31例)。其中常規組年齡43~66歲,平均年齡(50.13±3.42)歲;男13例,女18例。干預組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49.82±3.39)歲;男14例,女17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健康教育等。干預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5]:(1)健康教育:應對患者及其家屬加強宣教有關膽結石病理基礎知識,將手術治療方法、相關治療方案、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及時間向患者詳細講解,以促進患者配合;針對患者疑問積極解答,并向其講解成功案例,以使患者依從性提高,增強其治療信心。依據中醫“喜勝悲”理論,指導患者經觀看小品、喜劇等方法減輕甚至消除不良情緒,改善心態。(2)建立相關環境:主要需為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療環境,如休息廳、病室、走廊等環境。定期消毒患者病室,及時更換床單、被褥等,并保持其無菌性、清潔性、溫濕度適宜,以溫馨、優雅的壁畫裝飾病室。為患者提供結石手冊、畫報、宣傳手冊等相關的宣傳物品,以供患者自行了解疾病有關知識,同時也能夠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其焦慮心理。有條件者,還可允許患者在病室內擺放熟悉物品,消除患者不安及陌生感,營造家庭氛圍。(3)實施心理關懷:心理關懷中的一種重要方式即為降低術前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面帶微笑主動關心病人,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認真傾聽患者表達內容,積極與患者溝通,依據患者性格特點、年齡、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及病情嚴重程度向患者講解不良情緒類型及誘因,及其能給手術、飲食及術后康復造成的影響,實施針對性呵護及關懷,以減少術前壓力及緊張情緒。(4)人性化護理操作:護理人員應持續提升操作技術及專業知識,進行護理時,應負責、認真,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要動作熟練、輕柔、舉止穩重,向患者展示人性、專業精神,盡量避免可能造成的損傷,進一步建立信任。(5)生活指導:評估患者生活習慣,對其不合理生活習慣進行糾正,指導患者進行有規律的作息,并實施一定的訓練。(6)用藥指導:住院期間,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進展,依據患者病情對藥量做出調整,并需密切觀察不良反應情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若發生不適反應,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實施對癥處理,切勿自行減藥、停藥。(7)手術相關護理:術前嚴格檢測患者體溫、脈搏等生命體征,疏導患者情緒,避免焦慮及緊張情緒,樹立手術成功的信心,術前4小時禁水,術前8小時禁食。術中,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全程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積極與醫生配合,要注意避免術中因手術器械掉落聲使患者緊張情緒增加的情況發生,各留置尿管保持通暢。術后指導患者吸氧時將頭偏向一側,蘇醒后協助患者調換體位,以增加患者舒適度;持續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關注休克情況的發生;于術后24小時可進食適量流食。
1.3 指標
(1)疼痛、焦慮評分[6],以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共計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焦慮情況,采用4級評分法,包括20個條目,每條1~4分,共計80分,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61~70分為中度焦慮,50~60分為輕度焦慮,低于50分為正常。(2)護理滿意度[7],通過研究人員與科室護士長共同制定護理滿意度評分表,包括護理人員服務態度是否優良、工作能力是否良好、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責任是否到位及工作責任心評分等,共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分為滿意、非常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疼痛、焦慮評分
干預后,兩組VAS評分、SAS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干預組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干預后,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6.77%較對照組74.19%明顯升高(P<0.05),見表2。
3 討論
膽結石為成年人常見疾病,多見于女性,與肝硬化、胃切除、長期腸外營養、肥胖、妊娠及女性激素等因素有關[8]。大多患者無典型癥狀,為靜止性結石,一般在手術及體檢時發現;部分患者膽絞痛等臨床癥狀表現明顯,經X線及B超檢查即可確診。目前手術仍為治療膽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雖然手術技術已逐漸成熟,但是仍然為創傷性療法,患者多在生理及心理上均會承受較為明顯痛苦,又因缺乏手術治療及疾病相關知識,患者多在術前表現出不同嚴重程度的焦慮特征。而焦慮情緒為手術治療膽結石潛在危險因素,不僅會加重疼痛感,還會影響患者正常代謝,使其免疫功能降低,影響手術進展[9]。故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及時對患者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對患者采取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可使膽結石手術患者治療效果達到最佳[10]。在采取人性化護理過程中,對醫護人員來說,能夠提升業務水平、加深自身專業知識,增強護理實踐能力,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增加護理滿意度;另一方面,通過加強醫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能夠使醫患矛盾的發生率降低;對患者來說,了解更多的護理技巧、疾病相關知識,及時進行自我防護,與醫生的治療積極配合,在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還能使病情恢復加快。本研究對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結果顯示,兩組VAS評分、SAS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干預組明顯低于常規組;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6.77%較對照組74.19%明顯升高。可能是由于人性化護理是根據患者心理需要,進行針對性護理,對患者基礎護理進行加強,進而緩解焦慮情緒。人性化護理與傳統護理措施比較,護理內容更加整體化、全面化、系統化,更加貼合患者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減輕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焦慮、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雨,胡良皞,李兆申.膽管結石體外震波碎石研究進展[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9,36(6):450-453.
[2] 婁靜,王菲,趙雷,侯留法.柴芍疏肝利膽排石湯對膽結石合并慢性膽囊炎患者炎癥,應激反應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11(23):102-104.
[3] 張靜.膽結石微創手術后結合肝膽結石片治療膽結石的效果觀察及結石殘留率影響評價[J].當代醫學,2019,25(27):116-118.
[4] 王麗靜.術前信息支持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恐懼性焦慮的干預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0): 1786-1789.
[5] 張建芬.分析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飲食保健,2019,6(21):162-163.
[6] 鄢萍.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情緒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9,32(2):331-332.
[7] 余文華,李智英,黃燕,陳麗.人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186-187.
[8] 齊玉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5):55-56.
[9] 劉永玲.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2):678-679.
[10] 蔡小亞,顏文娟.人性化護理用于產科護理管理中對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和滿意度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