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蘇琳 李朝坤
摘要:科學嚴格的建立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體系,不僅僅是公司內部控制的制度本身實施的重要要求,還是企業的經營戰略能否得到有效執行的關鍵。我國上市公司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上市公司腐敗的案例,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問題受到了上市公司的廣泛關注,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對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監督及評價體系研究還不夠完善,較多處于理論層面。本文著力分析探討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監督及評價體系的現狀及問題,根據現在存在的監管力度不足、評價披露信息質量不高等問題提出了有效建議,希望能夠在促進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發展及內部控制的監督及評價體系完善方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監督;評價
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內部監督機構不健全
從《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實施至今,一些上市公司尚未在公司內部成立內審部門,只是讓公司財務部人員兼職完成稽核任務,這就造成了專業審計水平不高的情況。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許多并購業務,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業務范圍越來越廣,雖然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在不斷完善,但是我國對于內部控制評價的研究起步時間比較晚,這一方面的人才比較稀缺,上市公司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建設專門的審計部門。在國內對于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相關理論研究還比較稀缺且不夠成熟,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于審計實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因此提升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應當被提到首位。
(二)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不夠重視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對于管理層來說有很大的好處卻沒有壞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為了在企業內部營造出一種優良的內部控制氛圍使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得到保障。一些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涉及范圍廣,提出了對于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缺陷的一系列標準,理論內容也很全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不夠重視。
(三)評價體系方法不合理
一些上市公司強行應用國外的自我評價體系和方式,無法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還會導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被浪費。因為我國上市公司在企業文化、經營背景、經濟發展狀況等與西方發達國家有所不同,我們不可以直接將國外成熟的經驗直接拿來應用于國內的企業當中,而且西方發達國家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方式也不一定與國內上市公司切合。現階段國內企業自我評價體系還不夠健全和完善,沒有經過長期的實踐,還沒有形成獨立的企業自評體系,上市公司進行內部評價還處于摸索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獨立、系統、有效的自我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體系發展對策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機構
1.建立公司內審機構
審計部的匯報應該面向董事會,增強內審部門獨立性,以此增加匯報信息的真實性。企業應該按照全面性、重要性、獨立性原則,加快構建評價工作標準一致、客觀公正的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體系的進度,使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工作更加有序、有效推進。企業應該立足于企業實際情況,基于現有內部控制體系理論,設計和不斷完善評價體系頂層框架的設計,使該體系的基本框架能夠全方位覆蓋、全范圍輻射公司各個部門業務,使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可以從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進行。
2.提高公司內部控制監督及評價人員素質
上市公司廣泛招納相關的精英人才,招攬一批擁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較高的職業素養高的審計專業人員,作為評價部門的主要人員,再根據每次具體評價工作不同的評價的內容,從企業各個部門挑選一些職業素養良好、對所需評價業務熟悉的業務骨干參加,以此來提高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已經在本公司工作的人員應該鼓勵其繼續學習研究最新的內部控制相關知識,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的活動,提高在職人員素質。
(二)提高管理層的思想意識,加強對內控評價的監督指導
1.加強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重視程度
要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使企業內控制度發揮優越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好處,首先就需要轉變決策者及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的觀念,不僅要重視內部控制評價工作,還要積極學習和借鑒相關行業或相關企業的先進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系統,以及積極引入更加先進的關于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再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學習其優秀的地方,而對于不好的地方則應該反思自己的內部評價工作是否存在相似的情況,使由傳統的內部牽制制度漸漸發展最后形成內部控制整合體系以風險導向為原則。
2.利用法律的強制性
相關法律文件不斷完善,公司高管雖知道卻不夠重視以至于相關規范文件成了一種擺設,從法律層面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相應法律法規不僅需要企業去規范,更需要相關的法律來約束和制裁。當國家把法律法規完善后,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就不僅只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還是符合政策導向的一種社會要求。目前,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完善的兩個規定:明確企業內部控制的直接法律責任主體及企業內部控制監督評價的強制性規定,強制性使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制度進入到企業文化的內涵中去。
(三)建立健全公司合理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方法
我國內部控制評價研究起步較晚,我們應該借鑒西方內部控制評價研究成果,在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上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屬于國內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方法和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上市公司受所在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公司規模大涉及業務范圍廣,相應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涉及面也較廣,不同的公司的業務范圍也不相同,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上市公司文化及業務范圍建立屬于該公司的內部評價方法及內部評價體系,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內控評價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建波,蘇子豪 ,王德宏.中國特色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8(09):11-16.
[2]張澤博.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研究[J.財經界,2020,(29),38-39.
[3]丁偉賢.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商訊,2020,(2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