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的提高,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背景下,金融消費者、金融機構及其監管機構對金融業的創新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已經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存在著風險。
關鍵詞:金融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現狀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技術就是為了計算機設置一個人類智慧系統。其目標在于使得計算機具備某種特殊程度上獨立思維、獨立學習、獨立進行計算的能力,完成相對復雜的任務。因為現代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是建立在電子計算機和操作系統之上的,有效地整合了大腦結構與難以接觸到的數據存儲功能。因此,人工智能在快速處理文本、語音、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和技術方面都可以展現出明顯的優點。
二、人工智能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應用
(一)金融支付驗證
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提取人的面部特征數據作為備份,并與其面部特征進行比較的驗證技術方法。此外視網膜的驗證被普遍認為已經成功并且是最安全、可靠的生物識別支付方式驗證技術,因為它在檢測復雜度和驗證技術要求等各方面都遠遠優于其他生物識別方式。
(二)智能客服
在銀行業金融服務中,銀行業有效地引入了一種自動化的業務問答和語音識別技術,使得銀行業客戶不需要任何的人力資源和服務就可以通過遠程和業務咨詢服務方式來直接實現即時有效地對銀行業務進行顧問和咨詢。此外,銀行還可以考慮在中心大廳內安裝一臺移動互動式的機器人,減輕員工工作壓力。
(三)智能投資顧問
智慧投資咨詢是基于真實的世界觀客戶情況,機器學習算法以及最新資產組合優化理論所形成的一種數學模型。將對客戶的資金實力、資金要求、偏好等方面的信息在輸入模型后,結合了人工智能分析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情況,為廣大客戶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咨詢服務,智能投資理財咨詢比其他傳統的投資理財顧問更準確、更科學。
三、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金融行業應用存在的風險
(一)技術風險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的進步,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財務基礎設施及其他通訊設備越來越容易遭遇外部的攻擊。近年來,發生了無數個與金融資訊密切相關的互聯網網絡攻擊。技術升級還意味著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和增強對它進行維修的技術支撐。金融業中運用的人工智能技術只是僅僅依靠它們與互聯網之間的假定下才能夠進行。如果已經連接到互聯網的各個金融系統遭遇了被網絡黑客的嚴重惡意攻擊,那么在銀行系統中的大量數據信息資料會直接受到影響,導致大量的數據被泄露,給社會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另外,大多數金融互聯網系統是采用獨立的主機。所以當一個主機遇到了互聯網黑客攻擊時,會給整個主機帶來直接社會和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情況是主機將會使整個互聯網的信息服務器和體系癱瘓。所以當一個金融互聯網系統被感染了病毒后,就可能會使系統出現故障,甚至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整個金融互聯網系統的大量數據和統計工作。
(二)信息安全風險
信息安全的風險并非只是關于黑客攻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就是實現人機交互。在許多場合,這不再僅僅是一種人際交往和互動,消費者會覺得自己就是在與一臺機器打交道。機器作為一種智能裝置,披上了科學的光彩外衣,這臺冷酷的機器背后卻蘊含著一種隱藏的思維方式,被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是中立和科學。此外,人工智能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業務流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需要客戶收集、處理和利用大量的信息和個人資料,因此需要保護客戶的隱私和使用個人信息,人工智能技術在信息處理中的優勢明顯。
四、金融業迎接人工智能的對策
(一)增加復合型人才
人才是當前金融業急需的資源。隨著各項金融開放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金融行業急需更多的人才,以此滿足不斷增長的財務需求。市場需求要求企業針對不同的業務結合不同的金融技術。近年來,傳統金融業積極優化轉型升級,金融科技是變革的方向之一,各種先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使用大數據、云等技術的傳統運營模式。計算和人工智能。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各類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多才多藝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安全風險防范機制
金融安全體現為整個我國金融行業平穩、健康地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運行到了金融領域,在此前提下,需要確保該系統的設計與應急預案實施的安全性。應盡量全面地對系統進行測試,以有效地防止系統設計上的缺陷。通過仔細搜索人工智能軟件庫中的各類漏洞,一旦發現這些漏洞,就需要及時進行解決,防止它們被犯罪分子利用,才能有效防控人工智能技術在應用中機器深度學習的不足而帶來的安全風險,提高對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系數。
五、結論
雖然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困惑,但是面對金融服務日益上升的需要,我們并不應該過度浪費和擴大人工智能應用范圍。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越來越普遍,應用模式也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為了實現金融業繁榮,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安全性和風險預警,推動金融科學與技術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陳維君,許純純.論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風險和防范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33(09):90-98.
[2]張雷,吳迪.人工智能的應用現狀及關鍵技術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10):122-124.
[3]周睿敏,張文秀.金融科技創新風險及控制探析——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9):33-36.
[4]申浩楠.以“拍拍貸投資10億元建智慧金融研究院”為例淺析計算機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08):126-127.
[5]劉建華,汪繼增,儀婷婷,呂致萍,袁福宇.人工智能在中小金融機構的應用研究[J].金融電子化,2020(11):77-78.
作者簡介:姜雨彤(2000-),女,遼寧省撫順人,漢,學生,在讀本科,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