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國要求領導干部具有法治思維。法治思維追求公平正義,領導干部需要不斷提升法治思維能力,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依法辦事,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進程。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讓領導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堅持為民用權,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對于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國家各項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軌,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依法治國;法治思維;培養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必然要求。堅持依法治國,能夠促進國家各項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軌,實現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律化及規范化。依法治國,能夠推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安全。 新的歷史背景下,依法治國要求領導干部具有法治思維,黨對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執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法治與法治思維
法治作為一個綜合概念,具有多重含義。其外在形式體現在依法治國方面,其基本要素是依法辦事。法治的核心主旨是根據價值觀構建社會的基本結構和行為方式,形成社會管理模式。社會管理模式以法律制度為主導,體現有序化。法治不僅指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追求。法治思維是以法治為價值追求和以法治規范為基本遵循來思考問題、指導行動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法的思維之一種。法的思維是觀察、理解和解釋人與人、人與國家以及人群之間關系的規范思維,包括法律思維和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是在靜態法律思維基礎上形成的活態表達方式,它在現代條件下圍繞社會生活規范性命題產生并作用于一切規范化制度運行安排,開辟了重新認識人與國家關系的獨特視角。法治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以合法性為出發點,法治思維基于法治建設。領導干部只有不斷提升法治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建設法治中國。
二、培養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意義
徒善不足以為證,徒法不能以自行。良法需要合適的人去正確地實施,良法的實施依賴于領導干部。如果領導干部缺乏法治思維,則不能正確地實施良法;如果領導干部缺乏法治思維,依法治國則難以推進。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欠缺會對社會和國家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培養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內在要求,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對社會、經濟和國家的建設都有較大的影響。
(一)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
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要求,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關鍵。領導干部通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社會主義改革,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運用法治思維,能夠有效地化解各類矛盾,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辦事,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國家建設層面的影響
法治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都離不開人。未來法治國家的發展,關鍵因素就是人的素養和法律素質。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要求領導干部善用法治思維來處理實際問題,善用法治思維看待和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形成法治思維,將公權力約束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培養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將依法治國納入工作的全部過程中,能夠推進國家建設,鞏固執政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三、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
(一)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辨能力
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辨能力是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培養的基礎。首先,通過不斷地學習,讓領導干部認識到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和法治國家建設是黨的重要目標。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領導干部在執政過程中要確保良法的實施。其次,要用法治思維謀劃發展,讓領導干部對社會主義法律產生信仰,讓領導干部對法律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不斷加深,用法治思維謀求發展,在工作實踐中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用法治方式推動發展,讓領導干部不斷認識到法治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才能獲得切實的保障和有序地運作。通過學習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律制度,在執政中用法律法規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立相關就業及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推進法治建設進程。
(二)培養用法治思維為民服務的意識
倡導法治宣傳,讓領導干部對法有更正確、更清晰地認識,不斷提升領導干部對法律的認知和理解,從而產生對法律的信任感,將法治思維根植于領導干部內心,進而對社會主義法治產生信仰。培養領導干部用法治思維為民服務的意識,要加強法治的宣傳,讓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到法治社會的優勢,認識到法律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用法治思維謀劃穩定工作,將依法辦事納入整個工作過程,用法治思維為民服務,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用權為民,依法用權,自覺接受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在法律監督過程中,高度重視群眾監督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監督,以及傳統的檢舉揭發、申訴以及信訪等法律規定的群眾監督的制度形式,實行舉報查實有獎制度,發揮群眾對黨政領導干部行為進行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民群眾監督的實際效果不斷提高,依賴于全民法律意識的增強,特別是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提升。
(三)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
社會主義法律是全國人民意志的體現,由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性質所決定。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必然要求領導干部法治意識的培養要堅持社主義方向。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領導干部要做到堅持嚴格執法,從實際出發,依法執政,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讓領導干部用法治思維謀劃發展,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不斷強化法治意識思維,防止公權力濫用,杜絕執法不力、執法過度。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將法律作為國家運行的最基本規則。
(四)優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培養途徑
領導干部法治意識的培養,要不斷優化培養途徑。在培養思路上注重德法兼修。只有不斷優化培養途徑,才能不斷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各級黨校是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培養的重要領域,通過規范引導,強化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已經進入“AI+教育”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AI+教育的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法治教育培養手段顯得單一。同時,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也對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受到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單一的培養手段,很難達到實際效果。因此,需要借助AI+教育平臺,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推送微信圖文等多種現代化教育方式,實現培養途徑的優化。
四、小結
依法治國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必然要求。堅持依法治國,要重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國家各項工作走上法制化的正軌,讓國家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層面實現法律化、規范化。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參與管理國家,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實現依法治國,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培養,依賴于多種因素。加強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培養,要不斷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辨能力,用法治思維謀劃發展,推動各項工作;用法治思維為民服務,為民用權,依法用權,要注重培養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維護人民利益。
參考文獻:
[1]賀海仁,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光明日報(理論與實踐),2020年11月13日第11版。
[2]劉穎,全面依法治國中黨政領導干部法治價值觀展開進路[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1(4):130-135.
作者簡介:唐聲文(1986-),女,漢族,重慶人,法學碩士,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