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穎
摘要:班級教學管理在一所大型學校中及其發揮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但隨著學生時代的發展變遷,中職生的個體心理健康成長發展規律與學生時代進步發展相關和交融,學生日益不斷增強的自我意識、民主教育意識與以中職教師管理為主的我國傳統中職班級教學管理模式之問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職學校班級內的管理工作愈加復雜變得豐富有極具挑戰性。
關鍵詞:中職;班級管理;學生自主管理
班級組織是中職學校的基本教學組織,是整個中職學校充分發揮學生教育活動功能最基本的組織單位。以中職教師班級為管理中心的現代傳統中職班級教學管理模式已愈加難以有效應對這個現代學校教育管理的嚴峻挑戰了。探索建立中職學校班級組織管理工作新模式在未來的幾年中職學校班級組織管理工作中尤為重要。
一、學生自主管理的提出
學生自主管理強調在德育建構活動中把教育對象看作具有自主觀念的獨立個人,具備自主性、主觀能動性與創設能力。2001年,浙江省東陽市中天高級中職首次提出課題研究"班級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重點課題。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是:在一所學校內部實施一個學生管理班級民主自治,讓我校學生能適當"班主任",自主獨立管理學生班級,以此方式促進我校學生民主自治管理深化進程,提高我校學生班級自主管理能力,實現全面自主發展。
二、學生自主管理視角下班級管理的特點
學生自主管理管理視角下的現代班級自主管理模式與我國傳統學校班級自主管理模式不同,它指的是一種在明確界定受教育者的班級主體組織地位、尊重保護受教育者學生主體性的理念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鼓勵學生民主自愿參與班級管理的現代班級自主管理模式,是現今義務教育中別具一格的高等中職學校班級自主管理模式。
(一)尊重和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主體教育意識可用于促進在校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主體教育意識強的在于學生是否求知欲強,關鍵在于他們在科學教育實踐活動中是否感受到自己是否得到了誰的尊重。尤其特別是中職生,主體參與意識逐步得到增強,要求在自身無法參與的社會活動中和實踐中逐步獲得對自身參與行為的完全操縱自主權。而傳統的小學班級組織管理模式中班級部主任自己包辦一切的班級管理模式,不僅不會直接收到學生預期的管理效果,往往還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了對學生的強烈排斥。
相比較于傳統的中職班級德育管理模式,學生自主管理管理視角下的創新中職學生班級德育管理模式把如何尊重和引導喚醒中職學生的社會主體責任意識一并作為核心價值觀的追求,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一個組成環節部分。
(二)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力
學生的教育主體活動能力主要還是表現在培養學生在開展教育活動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上,而且在傳統化的班級教學管理模式下自從培養選拔出的優秀學生往往缺乏獨立主體行動能力,依賴他人心理嚴重,缺乏單獨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管理能力。學生自主管理創新視角下的發展中職學生班級教學管理,尊重發展中學生的社會主體作用地位。
(三)維護和保障學生的主體權利
學生的社會主體合法權利主要集中表現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傳統化的德育和學校班級教學管理經常把德育教材內容完全當做知識是唯一的利用知識對教育學生心理進行機械化的灌輸,未能充分認識重視教育學生主動、自由地參與發展,剝奪了教育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實踐中的各種主體參與權利。學生自主管理管理視角下的各個班級學生管理模式,強調了要突出維護學生的社會主體利益地位,力求依法維護和切實保障全體學生的社會主體合法權利。
三、學生自主管理視角下的中職班級管理模式
(一)有章法—制定民主班級制度
班級規章制度管理是一種指為了給每個學生家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學習和心理成長生活環境,讓我們學校的各個班級教學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地進行的一種規章制度。但是在制定小學班級管理制度的整個過程,必須做到讓全體學生自主參與,采用的是教師、學生"群體決策"的操作方式。比如,對每項管理制度的具體制定,班主任老師需要把整個學校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管理目標要求和優秀學生的實際需求相互地結合,盡可能多地使每一位優秀學生都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
(二)提能力—實施自主層次管理
層次統一管理、分工明確、各司其責。比如:年級班長主要負責組織班級各項活動的日常組織,安排各年級部門的各項工作。進行層次組織管理、層層監督追責。在學校班級自主管理工作過程中結合實施每班有不同層次的優秀學生理論自主學習管理,可以有效鍛煉每班中一位積極參與學校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優秀學生的理論實踐管理能力。
(三)增動力—落實自我多元評價
每天早上晚自習之前要利用20分鐘在一個班級周圍展開一次學生自我檢查評價。制定多種班級評價、鼓勵的工作機制,及時地鼓勵讓每個學生班級得到評價鼓勵,既能充分讓班級學生在學校自主組織管理學生班級的整個過程中能夠獲得巨大成就感,更重要能充分激發班級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班級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四、結論
教育是中華民族文化振興和經濟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基石,班級心理是高等學校充分發揮學生教育功能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教育學生最重要的心理成長活動環境之一,因此,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完善與否,對于有效實施學生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等都具有很大的深遠影響。在當下經濟價值結構多元化、信息資源海量多樣化、社會迅速發生變化的實際情況下,傳統的普通中職教育班級教學管理模式仍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如何有效給中職生班級創造一個推動成長培育成才的學習環境,成為當前國內普通中職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發展任務。總而言之,推進高校中職生社會主體應用能力的有效培養、班級組織管理教學方式的創新變革,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成玉華.學生自主管理——小學德育創新培養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66.
[2]葉志紅.在主題班會中構建小學生學生自主管理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4):55-56.
[3]傅壽松.學生自主管理——讓學生成為德育主體[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8):22.
[4]李敏.讓學生做“主演”——解讀蘇州工業園區學生自主管理模式[J].中國德育,2016(1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