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雪
【摘要】本文基于近年來高校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結合加納德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以二者為基礎研究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同時希望高校教師群體能夠重視多元智能理論,在結合自身實際的情況下將二者有機融合在一起,作出適時的改變,讓高校學生重新煥發學習英語知識的生機和活力,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應用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增加老師的自信心,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中。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分析
近十年來,隨著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不斷變化與革新,逐漸完成了從傳統英語課堂教學向以多媒體手段為主的創新型英語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提高了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與此同時,在高校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強、英語輸出能力不足、缺乏英語主題實踐活動等。
一、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效率低,實際應用差。隨著我國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英語已成為大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在目前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對學習英語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對如何學好英語感到很困惑。基本上就是要考試了,趕緊拿出來學習學習,不到考試,輕易不會自己去學習。這樣一來,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以至于難以完成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
2.單一化的教育教學模式。當前,我國許多大學的英語課程通常分為舊的課程和內容復習、新的課程和內容講授、新的課程和內容與舊的課程和內容串聯學習和留家庭作業。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重視知識的引入,學生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沒有得到創新性發展和提高。
3.教師的理論儲備不夠翔實。我們都知道高校英語教師身上的教學擔子非常重,因此難以抽出時間開展與教學模式相關的科研任務,自身普遍缺乏創新性的英語教學理論基礎,普遍會依據和延續自己以前的經驗和做法,為了謹慎起見,不會去冒險進行新的嘗試,往往會忽略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和輸出能力,從而影響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4.高校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相對落后。當前,我國通常有兩種形式的大學英語考試:一種是每所學校組織地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估,另一種是國家有關部門設置的四級和六級英語考試。我國許多大學生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四級和六級英語考試。大多數學習英語的學生都是以此為目的進行英語學習的。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每天都在想著做怎么的題目可以通過四級和六級英語考試。許多學生不愿聽和學老師在課堂上的解釋,因為講課內容與考試內容無關。一旦學生通過了四級和六級英語考試,他們也就不再學習和過問英語的任何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就更加無法保障。
二、多元智能理論的分析與對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1. 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理論,它是加德納教授基于多年來的心理研究以及教學實驗成果而總結的。多元智能理論自問世以來,就對世界各地的教育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逐漸成為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美國學者蓋立安基于加納德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作出了以下總結:第一,對于高校學生群體而言,這八種智能要素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二,即使每一個方面的智能因素同等重要,但就學生個人而言,每種智能要素都是相對獨立的,并共同受社會、環境的多重要素影響。
多元智能理論與高校英語教學的結合。多元智能理論與高校英語教學的結合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學生信息篩查能力,發展語言智能。高校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尤其是在“聽”的過程中抓住教學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信息篩查和判斷的能力。第二,指引學生進行英文擴展閱讀訓練,發散數理智能。高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英文過程中提出開放式問題,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根據語篇已知的各種信息推斷下文的情節發展,推斷作者的態度和文章思想用意。第三,采用多媒體手段為依托,鍛煉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高效教師可以在課上播放英文電影片段等視覺性信息,激發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第四,開發學生音樂智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手段,將音樂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種方式在開發學生音樂智能的同時擴大了英文閱讀量,一舉兩得。第五,鼓勵參與課外英語實踐活動,加強肢體-運動智能。第六,積極推進學習小組之間的英語交流與合作,塑造學生人際交往智能要素。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輕松愉快的合作氛圍還會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外英語主題實踐活動的合作開展,同樣也會培養學生還這一智能要素。例如, 英語舞臺劇的合作開展需要戲劇角色、幕后策劃等人員進行分工明確的合作。這樣的英語主題課外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理解力和輸出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實現寓教于樂。
2.多元智能理論指明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英語科目的學習需要學習者在腦海中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框架,涉及英語語法以及詞匯的學習、理解、記憶、運用等一系列過程。而使得這種外部信息輸入活動不再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是當下語言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群體的變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使語言教學推陳出新。這就需要教師在多元智能理論和當下高校英語教學之間建立橋梁和紐帶,把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這個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怎樣高效便捷地學習好英語。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以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1. 充分掌握高校學生群體間英語學習情況差異,努力營造全面學習的氛圍。近幾年來,高校將學生期末測評成績作為學生群體學習層次劃分的重要參照物。這是一把“雙刃劍”,對一些學生的內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會削弱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高校教師應當充分掌握并且正確看待學生群體英語學習能力的差異,并結合高校英語學科教育教學實際,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不同類別的劃分。對教師而言,應當努力為學生群體營造全面學習的良好氛圍,因勢利導,使用多種手段確保高校學生在完成英語的學習各項任務時更積極上進。
2.綜合考量學生的智能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以我國大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為例,約定俗成的模式是圍繞著教師的“獨角戲”展開。在學期開始時,高校英語教師往往會根據大綱制訂統一的教學規劃,這種傳統的英語教學思路有很多缺陷和短板。根據加納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大學教師應在設定教學目標和制訂教學計劃時,及時補充豐富更新英語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弄清學生的智力類型。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指標。如今高校大多采用卷面成績作為英語教師的評價標準。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已經很難適用于當今的高校學生群體, 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教學評價指標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動力為主旨。以前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過多停留在學習成績上,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的比較少,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變化,要為學生制訂具有個性化的評價標準。老師的“吾日三省吾身”和學生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與此同時,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也很重要,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間的互相評價都要經常開展。例如,對平時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期末測評達標情況進行總結,這樣就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又能夠對自己和他人有一個清醒完整的認識,可以起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作用。采用多元化、多角度的評價方式也有利于學生在自己的優勢領域繼續發揮優勢,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
四、結語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高校英語教師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進一步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高校英語教師應當明確高校英語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高校教師應當明確自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努力引導學生接受英語教育的同時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主動接納認知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需要對信息進行重建和再加工以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了解這一過程并進行教學思維的創新,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自我消化和自我吸收。
2.借助多媒體背景下的優質環境,在學生的發展性學力上多下功夫。高校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多媒體環境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并借助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各種學習資源信息,為學生建立豐富多元化的教學環境,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枯燥程度。活躍、開放的學習環境會促進學生的思維跳躍,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力。
3.重視探究活動中學生的自主度和參與度,引導學生主動創造。高校教師應當增加學生參與英語主題實踐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總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論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也明確了進一步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視野。高校教師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并結合自身的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必定能推進高校英語教學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睿,李秀娟.多元智能理論下高校英語教學應用與改革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3):185-188.
[2]譚莉,劉宏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4):109-111.
[3]程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以“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多元智能”理論為視角[J].英語廣場,2020 (4):62-66.
[4]李可貞.多元智能型理論在高校英語專業英文影視教學的應用——以《愛寵大機密》為例[J].大連大學學報,2019(4):122-126.
[5]石翀.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個人品牌競爭力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0):43-44,50.
[6]蔣洪新,簡功友.全人教育與個性學習——英語專業《國標》課程體系的研制與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6):87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