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新時代背景下,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分析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困境及英語教育面臨的形勢,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選擇進行深入探討,供高職高專院校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師執教能力;途徑;發展方向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的今天,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的作用更為凸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社會發展需求產生變化,高等教育國際化又帶來學科發展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要求我們對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出相應調整。然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學面臨很多問題,如教師的專業能力未得到充分培養、執教能力不能與時俱進,外出培訓機會較少,知識結構單一,不能很好地滿足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要。信息化時代的慕課、微課等新興學習方式對傳統的、單一的英語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對此,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入改革與教師應對新形勢的執教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新形勢下的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策略、優化教學評估、革新教學模式來尋求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我國高職教育雖然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其不足之處也較為明顯。目前突出的問題是:各大職業院校擴招,生源質量逐年下降,教學難度增加。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改變舊有教學觀念,創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新時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因此,高職英語教育必須注重教師執教能力的提升,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探尋科學合理的英語教師發展有效途徑。
二、高職英語教育面臨的形勢及教師現狀
1.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的困境。首先,信息化教學時代背景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面臨來自社會的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要應對諸多因素的挑戰。如今英語教育線上線下無處不在,英語學習資源無處不有。就同行人才挑戰而言,每年有大批外請外聘的外籍英語教師、海歸專業人才、高級英語譯員等。加上高職高專公共課英語教師工作量普遍過大,不僅承擔本專業教學,還要承擔行政事務、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科研時間基本擠不出來,長期如此致使知識結構單一,科研能力薄弱。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而言,很少有專門的英語國培與省培專班培訓,經費有限,派出培訓機會少,培訓對象一般偏重專業實訓課教師。
其次,高職英語教師短時間內觀念還沒有轉變,難以適應“工學結合“項目任務教學”“ PBL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等高職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難以適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往往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應試教育仍然盛行,沒有把英語作為一門人文性+實用性的學科來進行教學。另一原因是高職英語課時嚴重縮減。通過自主招生、中職單報高職等途徑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起分低、基礎差,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大,期望值就是考試過關,對這門學科談不上積極研究、主動學習。教師成就感降低,慢慢滋生職業倦怠感。
再次,現行高職英語教材存在諸多弊端。現行高職英語教材的弊端體現在內容缺乏多元性,各大出版社在教材編排結構和實用性方面考慮欠缺。教材編寫跟不上時代要求,順應不了職業教育時代發展與改革要求;教材的課程內容設置過于單一,職場交際實操性不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挫。另一方面,由于職業院校的英語課時被嚴重壓縮,導致教材的課程內容設置往往多于高職院校的英語實授課時,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生吃不飽的問題常出現。
最后,構建雙師型英語教師隊伍面臨困難。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但是公共課教師自主發展意識不強,依賴于相應的政策支撐和外生動力,缺乏雙師型素質教師。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職院校應當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和教學規律與要求,針對高職高專公共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制訂發展規劃,有步驟、分批次地培養、培訓適應高職高專教學需求的實踐教學水平高、綜合能力強的教師。
2.高職英語教育的最新發展研判。自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戰略部署至2019年《國這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進入蓬勃發展的歷史新階段,提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出“雙高計劃”,大力培養國際化技能人才,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發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強調“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重要性,要求所有職業院校的教師都要具備除了專業知識以外的職業技能,公共英語課教師在這樣的高職教育發展趨勢中應立即響應行動,做好高職英語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選擇。當前,高職英語教育已進入教育信息化時代,英語教育實踐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依據筆者的考察,主要體現在英語教學途徑與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英語教育的市場化與社會化、英語人才培養的應試化與雙語化等特征。
三、高職英語教師執教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選擇
1.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頂崗鍛煉,采用專業+行業緊密結合方式開展教學。21世紀是知識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這就要求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掌握信息化時代前沿的知識和技能。注重高職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與特殊性,高職英語教師需要與行業緊密接軌,既能在講臺上駕馭理論講解,又能利用寒暑假下沉企業學習相關的實踐操作知識,這樣給學生講解時才不至于紙上談兵。比如酒店英語、護理英語、飯店英語、會計英語,這些專業都需要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來教授課程,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以致用。高職高專英語教師要與專業教師結對合作學習來拓展專業知識領域。就課程而言,可以根據市場行業需求,與專業院系和行業合作共同開發,經過企業行業實踐之后,聯系行業需求,選擇合適教學內容、教學設施,設計出一門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夠融語言技能與職業能力為一體化的課程,從而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提升為企業服務能力。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應當主動進行行業英語教學改革,結合實際多開發英語精品課程, 爭取校領導的支持,一旦課程教學改革效果明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英語課時不但不會被壓縮,反而會有所增加。
2.實現英語語言實訓+職業技能訓練有效結合的實踐教學。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課,不應當被視為是一門普通的課程,而是要把它與職業技術教育緊密聯系起來。摒棄“只有專業學得好,才能找到好工作”和“英語學習并不重要”的錯誤論調。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每個人都想學英語都愿意學英語。在生活中,英語口語的作用無處不在。留學、推廣、旅游、購物,都需要考察英語的實用技能。只有學好和使用英語,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要求。比如筆者所在的院校開設有商務英語、旅游酒店英語、計算機英語、園林英語等專業英語,如果不結合專業實際來進行情景模擬或實訓教學,學生畢業以后就很難就業與適應行業需求,這將不利于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針對這些要求,教師要在授課計劃、課堂教學設計上作出相應調整。對于將要從事某一行業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要對該專業能夠用上的英語知識進行專門訓導。譬如,對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時,在授課過程中,就要加強學生從業后與客戶溝通時能用得上的口語和書面語的實操訓練,重點學習一些專業的商務英語詞匯表達與商務信件信函寫作。
3.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信息化教育教學手段即現代科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體現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學習任務的布置上。教師在制訂學習計劃和當堂課程的任務時,可以采用電子信息技術,讓學生用電腦來完成一定的任務,處理一些前期的資料、信息篩選問題,給學生提供對應的學習網站或App,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平臺資源進行慕課與微課學習或者給出對應的學習搜索范圍,讓學生自主搜索,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4.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實行轉型發展。專業素質是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應具備的工作能力,教師的專業綜合素養是以個體素質為基礎形成的。基礎性、通識性、職業性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必備的職業素養和專業品質。
在高職院校任職的大部分教師都畢業于師范院校的英語專業,其自身具備較高的英語素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發展意識和執教能力,在所從事的英語教學工作中不是只傳授英語專業知識,而是結合學生所選的專業,注重崗位實際需要,爭取實現用英語知識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從這一層面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實現全面型人才的培養。從教學技能方面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即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技能與信息化課程開發設計能力已迫在眉睫。必要時,高職英語教師可以依托企業進行業務轉型或進行其他學科的繼續深造,由高職英語教師身份轉變為其他學科教師身份,不拘泥于單一學科的教學與科研,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
四、結語
高職英語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拓展專業英語+行業英語執教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教能力、科研能力與自主發展意識能力,增強“雙師”素質,這是高職高專英語教育改革的要求, 也是高職英語教師執教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肖禮全.論高職教育的最新發展趨勢[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6:):3-10.
[2]劉黛琳,盧麗虹.論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師發展[J].外語界,2012 (4):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