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紅
【摘要】小學英語教材是文化內容的載體,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需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筆者選取人教版和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對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提出建議,為英語文化教學提供策略,以期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英語文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比較分析
高質量的小學英語教材對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材文化內容的設置與文化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現行小學英語教材版本很多,有接力版、人教版、外研版、冀教版等,不同版本教材在文化內容的編排和設置上各不相同,供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學生使用。隨著小學英語教材版本的不斷增加,分析不同版本教材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教材的文化內容,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了解,從而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通過對人教版和外研版教材文化內容的分析,挖掘其文化內容的編寫特點,并對小學英語文教材化內容的編寫提供建議,以期為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文化教學提供借鑒。
一、小學英語文化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此外,“英語學習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英語文化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闊文化視野,加深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選擇要引起重視,以更好地發揮教材對學生的文化教育和價值觀引導功能。
二、人教版和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文化內容分析
1.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分析。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設計精美,圖文并茂,安排了主題內容豐富的文化教學內容,具有強烈的趣味性,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其內容大都貼近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使學生更愿意學習英語。該教材圍繞美國男孩Mike、美國女孩Sarah、中國女孩Chen Jie、中國男孩Wu Yifan 等人物展開敘述,為我們展現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機器人Robin的加盟,使教材中的文化內容更加豐富有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包含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世界各地時間的不同、世界主要城市天氣的差異、各種節日的風俗習慣等主題。如介紹了西方的圣誕節、萬圣節、感恩節等,中國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們是小學生日常生活能接觸和親身體驗的節日,他們便樂于去學習這些節日的相關習俗。
此外,該教材增設了Story time 閱讀板塊,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例如五年級下冊Unit2 “My favorite season”一課中的Story time 部分講到了小松鼠Zip和大熊Zoom去機場迎接來自澳大利亞的Koala,Koala說它在圣誕節的時候去沙灘游泳, Zip和Zoom才知道澳大利亞的圣誕節是在夏天。這個故事講述了兩個國家之間同一個節日的不同氣候,讓學生了解到全球氣候存在差異,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
2.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分析。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設計獨特,圖文結合,講述大明、玲玲、Sam、Amy四個主要人物的日常生活,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和節日習俗等,通俗易懂,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該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遞進原則,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發展水平,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英語學科的性質,凸顯英語教材生活化的特點。
該教材文化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介紹英語國家的日常生活、中外重要節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景點,涉及個人、家庭、學校、旅游、飲食等。例如,第五冊學習英國著名的建筑物、中英兩國學校上課時間的差異等;第六冊學習英國的飲食習慣;第七冊學習中國的長城、唐人街、春節以及美國的感恩節等。教材中的這些文化內容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贏得學生的青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該教材文化內容的難度會隨著學生認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體現出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的發展變化,逐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五年級上冊Module10 Unit2 “Don't shout, please”初步培養了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六年級上冊Unit2 “Go straight on”展現了交通標志、交通路線等內容,在“規則”的基礎上豐富文化內容,旨在培養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的提升,更注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品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兩版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編寫的共同點
兩版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都與學生熟悉的家庭和學校密切相關,把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入教材中,圍繞學生喜聞樂見的日常生活主題展開,對傳統節日、飲食文化、風俗習慣等進行介紹,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基本的了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兩版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都比較科學合理,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來安排英語文化內容的學習。教材不僅介紹了英美等主要國家的文化,也介紹了中國的優秀文化,不僅開拓了學生的國際文化視野,也加深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四、編寫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建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 在滿足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應盡可能靈活多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應充分考慮地區差異性、時代變遷性等。
1.文化內容的選取要體現均衡性。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選取要體現均衡性,做到中外文化內容結合,不僅注重外國文化內容的設置,還應增添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如增設中國著名的山川河流、古代書院、名人故居等文化內容,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認識文化的差異性。
2.文化內容設置要體現區域性。小學英語教材應注重在學習初始階段培養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興趣,讓學生體驗不同文化的獨特韻味,培養文化意識。如在介紹中國的標志性景點時,可以增加西藏布達拉宮、云南大理等眾多中西部旅游景點;除了介紹北京、上海等繁華都市以外,還可以增加重慶、四川、山西等中西部地區的特色景點和風俗習慣的介紹,使英語文化內容更加全面,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3.文化內容選取要體現時代性和典型性。小學英語教材作為文化內容的載體,應該引進更多文化內容,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應遵循多元文化和諧并存的原則,打破以英美文化內容為主的格局,增加國際文化內容,增進學生對世界主要國家文化的理解,體現新時代教育的理念。在介紹中國的重要建筑物時,除了萬里長城、故宮、頤和園之外,還應加上其他現代著名景點,如北京鳥巢、杭州西湖等,使教材文化內容形式更加多樣,體現英語文化內容的時代性和典型性。
五、 小學英語文化內容教學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明確小學英語文化教學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滲透跨文化教學內容,明確小學英語文化教學目標,構建學生的文化品格。課堂教學是滲透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教師應認真研讀教材,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受文化差異,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靈活使用教材,激發學生的英語文化學習興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加以適當的取舍和調整。”教材文化內容的選擇應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不斷發生變化。小學低年級教材內容應多呈現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高年級應更注重精神文化。“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靈活,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組合,教材的使用更為方便。”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采用多樣教學方法,豐富學生英語文化知識。教師應采用豐富的英語教學方法,通過聽、說、讀、寫、看等形式將不同文化內容展現給學生,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英語課堂氛圍。教師可創設真實情景,使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感受英語文化的魅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促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
總而言之,兩版小學英語教材文化內容的編寫基本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和認知發展水平。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化內容,培養學生的國際文化意識,促進小學英語文化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倩.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教科書中文化內容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0.
[3]紀銀頔.人教版與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對比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