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此次研究以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結合相關參考文獻,為本文提供理論基礎,文中指出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從閱讀教學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情境,并指出要科學地背單詞,通過寫日記和積累的方法學習英語,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水平,做到讀寫結合,從而推進初中英語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在當前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環境下,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提出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推進義務教育的發展。
一、 當前初中英語讀寫教學的現狀
1. 從學生角度分析。(1)學生錯誤認知。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而學生在臺下被動地接受,對于教師講述的知識只是進行了短暫記憶,沒有做到深度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記憶,這就是教師常說的“把知識又還給了老師”。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教師,而沒有意識到學習是為了個人自身的發展,認為學習英語知識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只要試卷上的成績足夠好就可以了。再者,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是用母語進行交流,很少會使用英語,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
(2)學生基礎不一。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基礎也不一樣,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很少會去針對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安排教學計劃,這讓一部分學生落后于班級的平均水平,這樣會使班級的英語水平呈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一部分學生成績越來越低,另一部分學生為了趕上教師的進度,在課上要集中注意力,容易產生疲勞,在課下還有占用大量的時間,不利于學生自行安排課外時間。
(3)學生興趣降低。部分成績不優秀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英語教師的重視,認為自己是被放棄的一份子,干脆就“破罐破摔”,不重視英語學習,課后作業和考試都是消極應對。而另一部分學生還有可能受到他們的影響,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也很容易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十分不利于開展英語教學。
2. 從教師的角度。教師過于看重學生的英語成績,以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學生進行分類排名,這樣的教學理念很明顯是錯誤的,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依舊存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課堂上知識的傳授,想著一定要在考試之前把這一部分的知識點講完,忽略了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感受,沒有得到學生的及時反饋,調整好教學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效果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調整好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英語讀寫,做到以讀促寫,做到能寫會讀,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課后作業要合理科學安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在學習中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另外,由于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雖然專業能力已經能夠勝任初中英語的教學,但是實際上,很多英語教師沒有達到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習的水平,從小到大一直用漢語作為母語,英語學習的時間有限,水平也有限,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很有可能因為漢語遷移的影響,導致發音不正確。對英語的掌握水平有限,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給學生進行拓展和知識的延伸。
二、 閱讀階段的教學策略
1.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的學習將會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甚至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在這條漫漫長路中,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學生就可能很難堅持下去,可以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而教師的正確引導是外部影響的關鍵因素。初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活躍的時期,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會一直引領學生在學習道路上不斷進步。閱讀教學在英語學習中十分重要,只有看得懂課文,還能進行答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原有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在剛接觸閱讀的內容時,教師不宜采用長文或者過于冗長的句子,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一些短小的文章。選取的文章要跟教材內容一致,還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太難或者太容易的文章都不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在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在學習到“Let's play sports!”時,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英文文章進行球類介紹,在激發同學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使學生得到知識的延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有在學習“School Life”時,可以通過收集國外其他國家校園的學習方式與中國學習方式進行對比,了解其他國家的學習生活,這樣能夠激勵學生進行不斷學習,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因為獲得一點小的成就就洋洋得意,目中無人,要學會虛心學習,才能不落于人后。
2. 創設情境教學。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應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堂成了學生唯一的交流場所。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創設英語教學環境。可以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播放英文視頻、音頻、圖片以及電影等,通過畫面和聲音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課堂的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初中生思維比較活躍,接觸的信息也比較多,如果采用的視頻是很久以前的影像也許就沒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的時候,也要了解學生近期的喜愛,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能夠更快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視頻的方式教學,學生能夠聽到最純正的發音。
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播放一些演講的視頻,例如TED演講,關于教育的主題:《如果改變不了環境,就要改變自己!》,講者在年少時因為被學校區別對待,包括在一次作文中,教師給了一句“Good as can be expected.(意料之中的良好)”,影響了他的整個童年時期,這一句限定性的評語限制了他的發展。在學習生活當中,還有許多人有類似的經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向人生更高峰攀登,而不是打壓學生。學生在聽到這一篇演講時,十分貼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也會對演講內容很感興趣,所以為學生播放與學生心理特點相符的視頻,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英文歌曲,為學生創建英語情境。許多喜歡英語的學生都表示,是英文歌曲給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分析歌詞,這樣學生在聽英文歌時,就不再只是聽一個旋律,也會對英文知識有更深的了解。例如:披頭士樂隊的Hey,Jude,歌詞:“Hey Jude, don't be afraid .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The minute You let her under your skin.Then you'll begin to make it better.And anytime you feel the pain, ...”可以嘗試著讓學生翻譯這一小段,歌詞大意是:“嘿!Jude,別害怕,你天生就要勇于克服恐懼,當你將它埋于心底那一刻,世界就開始好轉。當你感受痛苦的滋味時,要忍耐……”學生們能夠在英文歌曲中找到許多固定短語搭配,因為英文歌曲的創作者都是以英語為母語,能夠靈活掌握英語中的各種詞匯,歌曲中還有國家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學生通過了解歌詞的意思,能夠對英語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在考場上通過回憶歌詞,可以將其運用到作文中。
三、 以讀促寫教學方法
1. 科學地背單詞。單詞無疑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很多學生表示在考場上即使有了很好的想法和觀點,但是苦于不會表達,使得作文成績偏低,寫出來的和想的不一樣,這正是因為缺乏詞匯積累。背單詞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正確引導。采用正確的背單詞方法能夠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許多學生在背單詞時,都是將新的單詞和意思一起背,這樣的方法并不是最高效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要記住單詞的讀音和用法,結合到句子上進行記憶,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記住單詞,還能應用到寫作上。
例如:學習“friend”,用作名詞的意思可以是朋友、支持者、同伙、同志等,用作動詞時表示把……加為好友;與……為友;幫助等,復數形式是“friends”
第三人稱單數是“friends” ,現在分詞是“friending” ,過去式“friended” ,過去分詞:“friended”。短語有“be (make) friend with”。還有諺語“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表示患難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同樣的例子還有許多,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只會讓學生讀一遍單詞,讀一遍意思就帶過了,這樣十分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在寫作中運用的單詞來來回回都是簡單的詞語,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單詞本,把平時積累的單詞和單詞的語法和拓展知識都記錄下來,在早晚讀的時候,大聲朗讀自己積累的單詞,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詞匯量。
2. 用英文寫日記。日記就是記錄自己每天干的事情,這樣學生不用絞盡腦汁去想提綱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每天的積累能夠鞏固所學過的單詞,不斷加深記憶,還可以學習新的詞匯,例如,學生還沒學到“物理”這個單詞,就可以去翻閱英漢-漢英字典查找單詞,從而學習到新的詞匯。學生還能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提高邏輯性,每天不斷練習,“早上做了什么,中午做了什么……”即使是像流水賬一樣,但是經過反復練習,可以幫助積累許多詞匯,“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等月份的單詞,“Monday,Tuesday,Wednesday...”等表示周幾的單詞,還有季節、天氣、心情等各種單詞,還有一些承接的詞匯:“afterwards, furthermore, likewise, consequently...”。
在自己的單詞量不斷增加之后,可以嘗試著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想法,闡述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觀點對自己產生的影響,這樣有利于積累素材。
3. 在閱讀中積累。有時候學生會認為自己寫得很好了,運用了許多別出心裁的寫作技巧,還有許多優美的長句子,但是分并不是很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去閱讀范文,對范文進行積累。
那么在閱讀范文時怎樣進行積累呢?首先就是要了解文章的結構,要了解作文的開頭、中間、結尾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在開頭部分運用了幾個句子,闡述了哪些內容,在中間部分是怎樣對自己的論點進行論述,結尾部分怎樣總結。其次就是要看范文的論點,范文的論點大都是經得起推敲,還運用到了部分的例子來加強論點,這也是十分值得借鑒的。然后就是積累詞匯,許多優秀的文章運用的單詞都是用同義詞替代,將一些舊詞替換成新學的單詞,例如:“實際上……”有in fact,in reality,in practi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可以靈活運用在不同的文章當中,還有許多的固定搭配,這就需要在平時的閱讀中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教育環境下,為了考試而學習不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尤其是英語學習,英語伴隨著學生一整個學習生涯,甚至有可能會陪伴學生的一生,所以在初中英語學習時,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文中指出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從閱讀教學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情境,并指出要科學地背單詞,通過寫日記和積累的方法學習英語,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水平,做到讀寫結合,從而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彭永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結合寫作教學的實踐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9(8):26.
[2]武順芝,張濤.初探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開展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3):55.
[3]鄭志燕.讀寫結合策略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