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昨天收到父親從家鄉寄來的一桶山茶油,晚上我便迫不及待地拌了一碗茶油線面。聞著山茶油那股獨特的馨香,吃著那可口的茶油線面,我的思緒一下子飄回到兒時,想到那關于山茶油的好家風。
在我還未記事前,勤勞的父親便已開墾出一片荒地,在那里種下一片山茶樹。當我六七歲時,有一次父母帶我去茶樹林除草。走了半天,連個茶樹林的影子都不見。我不高興了,嘟起嘴問父母:“為什么你們要把山茶樹種到那么偏那么遠的地方去?”父親摸摸我的頭說:“因為茶樹林所在的山是咱們村里最高的、土壤最肥沃的山,只有那里才能種出最好的茶果、榨出最好的茶油!”
一般寒露或霜降過后,山茶果就能收獲了。山茶果呈球形、桃形,摘下后曬上一段時間,它的外殼就會自動裂開,就像花兒綻放一樣。我們再用手輕輕一掰,就得到了可提煉出珍貴山茶油的山茶籽。一般來說,父母會挑一個晴天來剝離山茶殼和山茶籽。那時我們全家都會一人搬一把小凳子,坐到屋前曬山茶果的竹匾旁,一邊悠閑地聊天,一邊剝離山茶籽。
在剝山茶籽的過程中,父親的一個舉動讓我印象深刻。只要是哥哥姐姐和我剝過的山茶果,他都會重新再過一下篩,仔細檢查每一個山茶籽是不是都被剝離出來了。記得有一次哥哥問父親:“一個山茶籽榨不出幾滴油,您檢查那么仔細干什么?”父親一臉嚴肅地說:“你要知道,每一個果子得來都是不容易的,我們可不敢浪費一絲一毫。”
因為村里有不少人栽種山茶樹,所以村中特地開設了一個油行,專供大家榨油使用。一般來說,五斤山茶籽能榨出一斤左右的油。人們首先將山茶籽碾碎成粉,然后裝進桶里放到鍋上蒸。蒸熟后,將山茶籽粉倒入一個四周編有干凈稻草的模子里,做成一個個外邊匝上鐵匝的茶油餅。然后,將茶油餅放入人力木榨槽,人們靠擠壓木頭的土辦法來榨油。隨著壓力的增大,榨油槽里開始滲出金黃色的液體,那就是被稱為“液體黃金”的山茶油了。
父親常說,山茶樹渾身都是寶——山茶樹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子濃綠、花朵艷麗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山茶果剝離下來的殼經過暴曬是絕佳的可燃物;榨取完山茶油后得到的茶油餅則具有洗發、護發、烏發及去頭屑、防脫發等功效。父親告誡我們,做人就應該像山茶樹一樣,成為處處都能發揮作用的人。
近年來,由于山茶油市場的擴大,很多人開始種植山茶樹。規模種植的山茶樹產量高,含油量也高。即使這樣,父親仍然堅持種植山茶樹,而且無論收成好壞,父母都會留一小半山茶油,或自己食用,或贈送親友。父親說,收了好東西只知道售賣賺錢,那叫“鉆到錢眼兒里”;懂得與家人、親戚朋友分享自己的勞動所得,才是“美好人生”。
通過山茶油這個載體,父親教會了我許多人生道理,比如最好的山才能養出最好的樹,要珍惜點滴勞動所得,要做個處處有用的人,要懂得分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