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朝
摘 要:目前,我國很多民營企業正在通過不同層次的創新來驅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聲望,比如像華為、Tiktok等大型公司。在民營企業中開啟黨建工作變得尤為重要,不僅能夠引導民營企業,而且拉近黨與人民的關系,增加群眾對黨的支持。因此,本文探究黨如何在民營企業中開展黨建工作,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黨的政治建設;民營企業;問題
1 民營企業發展歷程
民營企業已涌現了一大批高精端企業,如華為、大疆、吉利汽車等。這些企業在所處的行業中都是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已經逐漸發展成具有國際性的跨國大型企業,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的重要作用,這無疑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大體現。
第一個時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開始時期,在第七屆三中全會上,為了能讓經濟從戰后快速恢復起來,中央政府制訂了三年經濟恢復計劃,提出了必須更加力度的扶持有利于祖國建設和民生民計的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綱領,眾多的扶持政策下,我國民營企業也得到了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
第二個時期是1953年過渡時期,隨著私有制變為公有制,我國經濟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民營企業由此退出了主體地位,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反右派反資本主義等思潮運動,我國民營企業階段性地退出了大舞臺。
第三個時期是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民經濟得以恢復,民營企業又再次復蘇,隨著法律上明確了個體經濟的法律地位,我國民營企業在1997年如雨后春筍一樣不斷冒出,我國經濟由此走向了發展的快車道,也標志了我國的民營企業走向了時代發展的前列。
2 黨建工作在民營企業各階層的特點
(1)新富階層,這一類型的人普遍都是改革開放初期,順應時代的潮流,他們來自于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從事的不同的行業,但是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生產資料的占有者,掌握大量的財富,他們在民營企業中在經濟上占有統治地位,并且往往是擁有決策權和控制圈。這一類認識在政治與經濟思想方面很容易達成共識。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個因素是人群已經形成或者在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經濟基礎,他們非常愿意在維護自身經濟利益上達成一定的共識。第二個因素是這類人權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以及交流方式大抵相同,在很多方面有著共同的語言。第三個因素是這類人群已經形成了較為獨立的階層意識,并且享受到了上流階層的紅利,因此他們往往利用各種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政治和經濟的利益,由于已經擁有了較為良好的經濟基礎,因此在他們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時候,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運用經濟上的理論,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尋找政治上的合作伙伴,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官商勾結貪污腐敗案件,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大批領導成了商家利益的代言人,大搞權前交易或者地方保護主義,收受賄賂、貪污,擾亂了正常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人民群眾也怨聲載道。
因此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我黨不能忽視其存在,也不能把他們推向黨的對立面,只有尊重現實,承認這一社會群體的自身利益,采取科學化的政策與手段,把他們納入黨建工作中,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教育,讓其加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這對于完善民營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2)受雇于民營企業的員工和一般性質的股東,這類人群人口數量龐大,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其中主要是以農村剩余勞動力、下崗工人、社會閑雜分子、部分知識分子等;在這類人群中他們極度渴望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在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中來回奔波,尋找出自己的人生坐標。這類人群流動性比較大,身份也不是固定的,他們會隨著自己的個人理想,職業的規劃以及企業經營狀來不斷變化。這一類人群來自于全國各地,形成了打工階層,與國有企業正式職工所不同的是,他們工作目的簡單明了,即以最大限度的勞動形式來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因此,這一類人群要求相對較低并且更接近物質生活,在他們的基本生活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證下,他們十分關心企業是否能夠平穩健康的發展,并且與企業管理層相處是否融洽。而當這兩大類人群發生利益的沖突之時,由于他們處于雇工地位,因此常常處于不利地位,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因此經濟上的不平等造成了政治地位的上不平等,這也是政府采取如何的措施與辦法來保證這類人群政治上的平等的權利,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民營企業中中層領導或者技術人員以及科研人員等知識分子,他們有第一類型的有特殊聯系的家族成員,或者有著一定管理經營和有著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這類人群我們稱呼為白領階層,他們有著非常穩定的收入,有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在民營企業中,這類人群往往會被特殊對待,介于這樣的特殊身份與地位,往往這類人群能夠對民營企業的決策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因此研究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中,要把不同群體給區分開來,加以分析,以便更為準確地把握不同的群體的政治背景、思想狀態和政治主張,否則,就會忽視他們各自的利益要求和行為特征,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難以切實有效地得到貫徹執行。
3 黨建工作在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黨建工作是引領民營企業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力量,是企業文化以及經營理念的思想源泉,黨建工作是基于中國共產黨對民營企業領導者開展的,關系到民營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員工的向心力,對提高民營企業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實現有者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地位。
3.1 黨建保證了民營企業的基礎生產要素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尤其在現階段,企業、行業間的激烈競爭,更像是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就本質而言,企業的發展與運行都離不開人,專業技術人才、科學管理人才、財務精英人才等都是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隨著企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企業的人才管理已經發展為人才戰略,是推動企業適應市場環境、深化改革的關鍵所在。民營企業的發展除了自身的經營管理,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在未來規劃中遵循黨的指導方針。基于此,在民營企業的發展中應著重強調企業黨建的構建,切實發揮企業黨建的關鍵作用,在人才培養戰略中,將黨員培養提綱上線,比如挖掘企業中的高管人才,將其培養成共產黨員,或將企業內現有的高品質黨員培養為企業高管,在這樣雙管齊下的培養道路上,能夠在塑造員工的同時推進企業的健康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