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火 羅金華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而落實“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課程思政是關鍵。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研究對象,并以邵陽學院管理科學專業為例進行實踐,探討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與策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實現高效“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眾所周知,在社會各群體中,學生是最為活躍的群體,也是影響社會意識形態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學生聚集地的高校,不僅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高地,更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毋庸諱言,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優劣、學識水平的高低及其實踐技能的強弱是衡量高校、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尺度。地方本科院校作為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高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地方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更是關系到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前,許多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在推進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其推進的方式和方法基本相同,存在模式單一、缺乏特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效果甚微。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研究對象,并以邵陽學院管理科學專業為例進行實踐,探討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與策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實現高效“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1 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緊迫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西方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及社會非主流言論也在不斷涌入我國,影響和沖擊著學生價值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及奢靡之風等西方價值觀也在悄然在少數學生中形成。因此,學會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觀批判、審慎地吸取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同時,摒棄其制度、價值觀中不良一面,并引導在大學生群體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是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懂經濟、會管理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將主要從事制造、流通、金融、貿易、服務等企業基層管理和經濟決策分析工作,他們處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中的基礎核心地位,承擔著特殊的崗位責任,他們的價值觀正確與否、職業道德具備與否、敬業精神擁有與否等將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必須重視、加強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積極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培養出思想境界高、愛國、愛崗、理想信念堅定、專業技能強的復合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 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明確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工作來抓,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此后,“課程思政”已引起高校高度重視,地方本科院校也不例外。近年來,地方本科院校矢志不渝、不折不扣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講話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中心工作來抓,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學生專業知識技能與思想道德品質實現雙提升。盡管如此,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各專業、特別是經管類專業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課導入的思政元素較多,實踐課導入的思政元素偏少,甚至有些實踐環節課程沒有課程思政這個概念,思政內容缺乏設計。二是重形式、輕實質。課程思政強調的較多,落到實處的較少,課程思政缺乏考評和評價。三是重傳統、輕創新。經管類多數專業課程采取滿堂灌傳統教學模式,講授法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案例分析法、啟發引導法、任務驅動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較少采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接收狀態,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習興趣不濃,盡管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導入了課程思政內容,但由于學生參與度不高,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3 邵陽學院管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
3.1 管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
管理科學專業堅持以“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路徑與策略”為核心,整合地方政府、學校、中小企業三方資源,成立校企聯合黨支部,構建三方協同的思政育人機制,以學生和教師為主體,建立經管類專業思政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精神、責任意識和創新人格,增強學生的愛國、愛崗和民族自信心,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見圖1。
3.2 管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舉措
3.2.1 改革專業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策略
課程思政教學主陣地在課堂,為使管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專業教師積極探討和改革課堂教學策略,摒棄傳統、舊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等新的教學方法,建立課程小組制度,明確課程主講人責任,發揮教師的價值觀引領作用,以身作則,加強課堂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2.2 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協同思政育人理念
以建設課程思政為契機,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基于已有的跨部門校企聯合黨支部,地方政府部門、管理科學教研室和中小企業共同探討構建管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理念,整合三方思政資源,構建三方協同的思政育人機制,合理分工,協同開發思政教學資源、協同實施思政教育過程、協同監督思政教學質量。地方政府基于政府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側重于愛國主義和民族自信心;管理科學專業教研室基于課堂大講臺側重于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和精神;中小企業基于經濟發展和創新責任。
3.2.3 打造“企業思政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