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蘭穎
太原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八段錦是中國傳統的保健功法,也是中國非常寶貴的文化,八段錦在十二世紀正式形成,后來經過慢慢的演變,形成了不同的練法以及風格特色不同的流派,它動作簡單易行,沒有場地限制,效果顯著。
在進行體育運動中,當運動員或參與運動的人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腰背肌肉的主動收縮和被動拉伸兩種情況是交替發生的,并且由于出汗當風寒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縮,某一部分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性滲出,最后變成纖維織炎。慢性勞損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腰背部的肌肉,筋膜受傷以后發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結果會形成很小的撕裂損傷,最終纖維樣組織增加和收縮,局部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疼痛。其他因素,例如,經常以一種姿勢坐著,缺乏一定活動,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病毒感染以及風濕病引起的肌肉變態反應等都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重點在于保護和預防以及合理的培訓,減少超負荷運動是徹底治療運動型腰肌筋膜炎的先決條件,注意生活上的保暖,局部進行熱敷,避免受涼。在急性期應注意休息,使用消炎鎮痛藥、維生素,草藥等可用于口服治療,也可通過在患處貼服外用膏藥,可修復筋膜病變組織,以完全閉合肌肉和筋膜組織,并將其從外向內清除病灶。如果癥狀明顯,也可考慮物理因素療法、針灸療法、封閉療法、針刀療法等。[1]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由于慢性勞損,急性損傷沒有及時治療或寒冷而引起的局部肌筋膜和組織出現水腫,滲出和纖維樣變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肌肉酸漲痛是患者會出現的一種現象,而且反復發作有可能引起焦慮、抑郁和其他心理問題。腰背肌筋膜炎在運動員的平常體育鍛煉中非常普遍。體檢時,在腰部可感覺到顆粒狀或條索狀的結節。按壓痛點固定且又廣泛。二至四腰椎橫突及髂嵴肌附著部可觸及壓痛點,棘突會有排列不齊的情況。按壓棘突旁及臀部等部位的痛點時疼痛可向臀及下肢放射,有比較高的發病率,容易反復發作治愈困難,且病程很長。八段錦是中國傳統的健身運動之一,利用八段錦治療腰背肌筋膜炎,對改善患者癥狀和功能的恢復都有突出的效果。因此,八段錦可以作為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新思路和新的方法。
如果力量不足或者是訓練時計劃不合理,都會引起腰背肌筋膜炎發作。會使腰背部的負擔太重和漸漸勞損引發,以及在遭受急性損傷后,沒有完全康復,過早接受訓煉發展成為慢性損傷。還有受涼、維生素E缺乏癥和脊柱結構的先天性畸形易患此病。其病理變化有很多種,主要有引發的肌肉和肌腱附著部、筋膜、神經、血管和脂肪等一些組織的慢性炎癥變化。腰背肌筋膜炎一些臨床表現是腰背部彌漫性鈍痛,特別是在兩側腰肌及髂嵴上方尤為明顯。部分出現疼痛,發涼、皮膚麻痹、肌肉痙攣和運動障礙。疼痛存在以下特點:早晨疼痛,午間較輕,傍晚又重復,如果很長時間不活動以及運動時間過長都會引起疼痛,整個病程時間段比較長,勞累和氣候變化也會引發病癥的出現。[2]
選擇患有腰背肌筋膜炎的學生運動員 80 人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和就診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4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都沒有明顯的不同(P>0.05)。
診斷標準:(1)腰背局部肌肉感到酸痛和僵硬,感覺沉重。天氣變化時可能對癥狀的表現有影響,如果過度勞累或是陰雨的天氣難以忍受的疼痛;(2)腰背部壓痛點分散且相對固定,且局部肌肉僵硬,腰部被動功能活動基本正常;(3)X線檢查沒有陽性特征。
采用標準:(1)符合腰背肌筋膜炎的診斷標準;(2)病程在3個月以上,年齡在13歲和30歲之間;(3)臟器器官沒有嚴重的損傷;(4)愿意配合實驗研究和積極配合治療方案。
排除標準:婦科疾病和內科疾病引起的腰部疼痛,結核病,惡性腫瘤和骨折患者,不希望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都不歸入研究對象范圍。
兩組患者治療前 3d 都必須停止以前在服用的有關藥物和治療方案
(1)對照組:實施針灸治療,使用無菌針灸針,規格為40mm×0.30m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針灸治療學》為參考,在患者的雙側腎俞、委中、腰陽關、大腸俞、脊中和阿是穴等穴位,實施針灸治療,施針25min*次/日,六天為 1 療程,總共有四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間隔一天。
(2)治療組:患者練習八段錦導引術并對其進行指導,以國家體育總局氣功管理中心編制的,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氣功—八段錦》作為患者動作練習的標準,每天早晚飯前都要練習1次,做完全套動作的時間規定在 30分鐘以內,1個療程為六天,共分為4 個療程,每一個療程之間間隔時間為1天。
(3)評價指標:疼痛標準:視覺模擬評分(VAS)和疼痛指數(PPI)。功能指標:中文版 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CODI)量表評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及療效標準》作為觀察和評價治療效果的標準;治愈標準;腰背痛和其它患病處疼痛的癥狀都有好轉并且消失,可以正常進行活動和工作。治療痊愈后三個月內沒有重復發作的可能,顯效標準:腰背部痛感基本消除,活動功能已正常。在一些特殊狀況下,例如陰雨天氣,對平常活動和工作沒有明顯影響。有效的標準是:腰部疼痛的情況或體征有減輕和改善,但是患者的癥狀不是很穩定,通過治療后癥狀有復發的跡象,不能進行勞動力大的活動。未愈標準:癥狀沒有明顯好轉或病情進一步加重。[3]
此次實驗利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實施研究,計算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校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對比采取 t 校驗。如果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在兩組患者治療前VAS、PPI和CODI評分無明顯差異(P> 0.05)。經過一個療程后,兩組運動員的腰背肌筋膜炎疼痛癥狀都得到明顯好轉。VAS、PPI和CODI評分均顯著低于以前(P <0.01)。每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2.7%(治療組)和94.9%(對照組),差異不是很大(P> 0.05)。實驗證明八段錦和針灸治療動力性腰背肌筋膜炎都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兩組療效比較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 0.05)。

表1 治療前后兩組 VAS、PPI、CODI 評分比較[ χ ± s ][4]
根據計劃方案進行治療后,大部分運動員的癥狀和活動功能得到了明顯好轉,提高了生活質量,所有參加實驗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在兩組之間沒有明顯不同(P> 0.05)。首次治療完成后,全部患者的VAS、PPI和CODI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其疼痛表現明顯減輕,全部患者的疼痛評分和患處功能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治療療程完成后兩組患者的總有效治療率分別為94.9%和92.7%,沒有明顯的不同(P> 0.05),這表明八段錦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療效不比傳統針灸療法低。
因為中國競技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競爭,運動員的平常生活和訓練強度的變化引起了許多運動性腰背肌筋膜炎,給中國的財力和人力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運動員自己和他們的家庭以及教練員。近年來,中國各地的運動員遭受高強度訓練引起的傷害并不少見。在奮力追求成績的前提下,經常還沒有痊愈就再次加入到訓練中。筋膜組織還沒有完全恢復,損傷再次惡化并加重,導致局部出血、水腫最后形成纖維粘連。再是由于持續的運動,訓練中腰部長時間受力或發力的作用,引起腰部肌肉和筋膜發生慢性疲勞損傷。反復輕傷累積形成腰椎筋膜炎。
八段錦包含8套動作,每步動作都是由全身的肌肉協調共同完成。長期運動可改善神經系統和肌肉筋膜之間的協調性,使運動員的肌肉控制更容易,避免損傷,并降低腰背肌筋膜炎反復發作的頻率。每組動作對腰背肌筋膜都有一定的刺激效果。第一式、第二式、第三式以及第七式的所有運動不僅可以刺激上肢肌肉,還可以充分伸展背部肌肉筋膜,從而使局部粘連的肌肉在運動中連續平穩地牽引下分離粘合部分。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和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的運動中包含復雜的腰部運動,例如腰部左右側屈,前屈后伸和扭腰轉胯等動作。這些動作充分拉伸背部肌肉筋膜。通過拉動原來粘連和蜷縮的肌肉,可以有效轉變痙攣現象。還可以增強背部肌肉的力量和促進血液供應,從體內清除匯聚在患處的炎癥因子、代謝廢物和體內的毒素。在最后一動作“背后七顛百病消”中,身體由足掌的前部支撐,因此可以很好地鍛煉個人的平衡能力。而運動員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身體關節的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協調性進行調節。背部深層的小肌肉群在這些運動中可以被刺激到。最后,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和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三套動作中,所有動作都必須站馬步而且要平穩,脊柱要直。這對脊椎關節的平衡有調節能力,同時訓練整個脊柱周圍的肌群、韌帶和筋膜,增強腰腹部和下肢肌肉的力量,并使整個脊柱系統更加穩定。經常鍛煉八段錦可以有效改善腰背肌筋膜炎的狀況,這對提高運動員腰椎的穩定性和柔韌性以及改善運動功能有很大幫助。[5]
經過以上實驗研究證明,經常鍛煉八段錦可以有效治療運動性腰背肌筋膜炎,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堅持練八段錦可以增強背部肌肉的力量和穩定性,有效改善運動員腰椎的柔韌性和穩定性。因此應當加大對八段錦的推廣,廣泛應用到運動性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療中,已達到治愈患者病癥的目的。